找律师看什么书好,找律师看什么书好一点

时间:2022-12-20 22:27:17来源:法律常识

我想五月份北京的这波疫情是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休完了五一假期,直接在家里居家办公了整整一个月。上次我这么长时间的居家还是2020年春节,疫情第一次在这个国家肆虐的时候。像我这样一个不爱闲着的人,关在家里的日子倒也充实。

床头上一直放着艾伦·德肖维茨的这本《一辩到底-我的法律人生》,是去年生日附近买给自己的。刚入律师行业的时候曾拜读过艾伦·德肖维茨的《致年轻律师的信》,读来大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确实能给年轻律师解惑。去年听闻老爷子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总结陈词”,出版了一本《一辩到底》,立马下单购入,但是放在床头,一直没来得及翻阅。趁着五月居家办公的日子,把这本书读完了,内心略微有些遗憾,五百多页,太短了!意犹未尽!

好书推荐:艾伦·德肖维茨《一辩到底-我的法律人生》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布鲁克林到坎布里奇,讲述了作者的出生及其接受教育的过程,包括其宗教教育、世俗教育进而到专业领域的法学教育;

第二部分:言论自由的变调,作者以多个案件为例讲述了言论自由,包括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变迁以及通过为色情作品、恐怖主义分子言论的辩护等来讲述言论自由的变化;

第三部分:刑事司法,在这一部分,作者讲述了其关于死刑案件的工作、强奸罪政策的转变、媒体对法律影响的变化以及其受爱泼斯坦案件牵连被人指控成为被告的经历;

第四部分:追求平等与公正:永不止步,这一部分是关于作者在种族问题、政教分离、人权等方面做的斗争。

最后,在本书的末尾“总结陈词”部分,作者还对法律的发展趋势、美国最高院的地位、联合国的权威、以色列的未来等问题做了预测。

好书推荐:艾伦·德肖维茨《一辩到底-我的法律人生》

好书推荐:艾伦·德肖维茨《一辩到底-我的法律人生》

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本书的主题是变化,即自由表达的变化,谋杀和强奸案起诉和辩护方式的变化,媒体对高曝光率案件报道性质的变化,人们对种族问题所持态度的变化,宗教和政府间关系的变化,”人权”概念的使用和误用的变化,以及讲授和学习法律方式的变化,等等。”作者作为一位传奇律师,不仅是这些变化的亲历者,也是记录者,甚至还促成了其中一些变化,凡此种种都让我们对艾伦·德肖维茨这位法律人产生更高的敬意。

好书推荐:艾伦·德肖维茨《一辩到底-我的法律人生》

书中有多处描写都让我对作者肃然起敬,其为了言论自由代理自己根本不会看的色情作品,“我建议法官不要观看该片,不管内容如何,他发出禁令禁止放映该片均违宪。法官则坚持要求观看《深喉》。我告诉他,我不愿意看……我会告诉陪审员,我从未看过《深喉》,因为我选择不看。……我会表述这样一个观点:选择不看某部影片的权利和选择看某部影片的权利同为重要。”“表达的自由应包括接受他人的误解,但并不包括免受言词反击的权利”。作者虽然代理了非常多的被告,但是其承认“观念与现实存在差距的一大原因是,被控犯罪的美国人中绝大多数确实有罪”,但“就算是为被告中最为人唾弃的罪犯辩护,律师们也应竭尽所能”。

作为一名全球知名的律师,艾伦·德肖维茨始终伴随着争议,尤其是关于其在以色列问题上的辩护,他写道“我的一些朋友和同事理解我的立场,但很不多人不理解——或者有意误读”,“在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因坚持我的公民自由原则而失去了朋友,疏远了同事,惹恼了亲戚,还让我过去的支持者困惑不已,无论这些原则的受益者是纳粹分子、色情分子、有罪的罪犯还是共和党政客。几十年的批评和个人诽谤使我变成了”厚脸皮””。我常常跟朋友说做我们这一行需要一颗“强心脏”,这与艾伦·德肖维茨的“厚脸皮”如出一辙,但区别在于作为后辈,我的心脏还不够强,脸皮还不够厚。

学生时代,老师跟我们说,法学界没有天才,我想确实是的,但偶有天才来到法学界。中美法律体制不同,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各有其生存环境,无需评价各自好坏优劣,超脱于国界之外,艾伦·德肖维茨作为律师,法律学者的存在确实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给后辈一些新的思考。

回想多年法学学习的道路,有多次在前辈身上得到启发的经历,在学校时候这种感觉最为明显,有的是因为拜读过作品,有的是因为参与过其教授的课程,例如王轶教授、朱庆育教授等。一旦脱离了法学院,没有了学校导师的指导,难免陷入迷茫,艾伦·德肖维茨的书确实颇有解惑之感,对于后辈律师来说实属难得!

关注我们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刑事案件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打官司 债权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找律师可靠吗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