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00:20:19来源:法律常识
作者:康晨远 李精洹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增江上游,全县总面积 2295 平方千米,粮食作物种植30.42万亩,以水稻、水果、蔬菜为支柱,拥有龙门大米、龙门年桔等特色优势农产品。30.42万亩,以水稻、水果、蔬菜为支柱,拥有龙门大米、龙门年桔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得益于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龙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快,现拥有农民合作社516家,其中县级及以上示范社64家,经营范围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机等领域。
为推动全县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2020年8月20日,龙门县粤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受龙门县农业农村局委托,挂牌成立龙门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以市场化经营为主、政府购买服务为辅,为当地合作社提供包括注册登记、代理记账、档案管理、代办咨询、涉农项目申报、农业产业发展等服务,助力合作社在带动小农户发展生产、衔接产销、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夯实团队基础,建立标准化服务队伍
服务中心的承接主体龙门县粤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公司以“诚信、责任、卓越”为核心价值观,以“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为合作社提供专业服务与指导。服务中心建立专业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分为项目组、财务组、调研组三支队伍开展工作。其中,项目组负责合作社项目申报与实施辅导服务,财务组负责服务中心内部财务和合作社财务辅导服务,调研组负责村级调研、宣传走访、活动策划、信息收集等。遇到重大项目,成立临时专项小组,一事一议,紧密配合,推动项目实施。服务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每周开展一次例会,每月组织一次团建活动,以增强团队凝聚力,总结经验,提升服务水平。
开展摸底调研,为政策制定、宣贯提供依据和支持
服务中心积极开展辖区内合作社摸底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问、微信交流等方式,宣传农民合作社相关政策法规,了解村“两委”和合作社发展情况、面临痛点难点和业务需求,积极形成合作社发展报告,先后与龙门县156个行政村“两委”建立联系,为服务中心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县农业农村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服务中心还协助县农业农村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疫情防控、动态监管等各项工作,开展了合作社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疫情防控各类数据摸排、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等具体工作。
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为农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
服务中心广泛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先后与科研院校、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农机服务公司、品牌策划公司等专业服务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围绕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功能齐全、组织能力强、运营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农业服务平台。一是推动合作社由“户户合作”转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社社联合”。指导合作社建立优势互补、互帮互助的良好发展机制,由“单个打拼”变“抱团发展”,有效解决单体合作社发展规模小、产业链短、经营层次低、竞争能力弱等问题。二是推动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高效落《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工作规程》要求,结合各镇(街道)、拟推荐人的能力情况,组建覆盖全县范围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结合生产托管项目,发展镇、村两级托管员,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夯实县、镇、村三级社会化服务协办体系。
二是做好“规范”文。以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为契机,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着重在发展壮大单体合作社、培育发展联合社、提升县域指导服务能力、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四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依托省级丝苗米地。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队伍、服务资源、服务网络的共建共享,健全县、镇、村三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协助县农业农村局完成6万亩生产托管任务指标。目前,服务中心组织当地7家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组成社会化服务联盟,整合当地各类农机手163名,各类农机150台,打造2个水稻全程托管示范基地,统一调配服务资源,统一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推动龙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发展。
开展项目指导服务,促进合作社规范提升、发展壮大
服务中心为合作社提供注册登记、代办咨询、记账报税、涉农项目申报规划与验收指导等服务,帮助合作社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财务、制度等方面规范水平,实现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目前,服务中心已为110家以上合作社进行规范化建设和代理记账服务,帮助20多家合作社申报省、市、县级示范社,为10家以上合作社策划项目,开展了龙门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全程策划,协助进行产业园项目实施,完成跟踪服务;开展了兰花出口产业的规划和项目运营,协助合作社打造惠州市首个自主出口兰花基地;配合合作社打造“一村一品”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市级农业公园,发展三产融合。
制定未来发展计划,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组建“好”队伍。服务中心组织各镇(街道)开展农民合作社辅导员推荐工作,依据产业园、“一村一品”等项目,发展本地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三是下好“培”字功。按照合作社发展需求,对合作社产业规划、品牌营销、产品推广、技术服务等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补齐短板,实现全面发展。组织各镇(乡)辅导员外出实地参观学习,以培训为抓手,提高合作社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对合作社的指导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康晨远,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李精洹,广东省龙门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