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11:43:51来源:法律常识
齐河村庄历史概述
村名,是村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既有平平淡淡的姓氏名,又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名;既有以地形地貌、建筑命名,又有以种养经商务工起名,既有图吉利,避忌讳,盼太平,又有团结义和互助美名扬;既有美丽的传说,又有纪念建村立庄作贡献等等,五颜六色,繁花似锦。
据《齐河县农村简志》一书和各乡镇上报的有关材料统计,齐河县有自然村1016个。根据各村庄历史记忆(包括族谱、碑刻)和村民祖先认同,这些村庄绝大多数是外地迁徙而来,长期居住在齐河县境内的村民并不多。齐河县民众来源上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来自山西省的共293个村子,其中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最多,达261个村庄,其余来自大同、代州等;来自河北省的共102个村庄,其中枣强县最多,89个村庄,其余还有来自河间、清河、保定、曲县、衡水、唐山、邢台等县市;来自山东省其他县市地区的,共有243个村庄,其中来自今诸城市的(古诸城县包括今诸城市、胶南市全部及日照部分乡镇)最多,达156个村庄,其余来自青州、平度、章丘、长清、即墨、曲阜、平原、德州、济南、滨州等23个县市;来自河南省的共21个村庄,其中开封府8个,其余分别来自驻马店、方城、颍州、平顶山等;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陕西省、安徽省等省市的共有23个村庄。此外,还有官庄类共63个村庄,晚期由别的村庄分拆出来的共有33个村庄,村庄来历不明者,共195个。
从时间而言,根据村民的叙述,这些村庄的迁移个别为宋元时期,多数为明代早中期,部分在清代,部分村庄迁徙时间上也不太清楚。村民来源上(迁徙)存在着严重的失忆、错忆和附会问题。比如从山西洪洞县或河北枣强移民传说一般是指明代初期大移民,在齐河村庄来源叙述上,早者在宋代、元代就从那里移民了,甚至到了明代末年、清一代也不断从那里移民。
齐河县有三分之一的村自认为从山西洪洞县或河北枣强县迁来。据社会学家最近研究,有明一代,朝廷从未组织过由洪洞或枣强大规模移民活动。所谓的“洪洞或枣强移民”记忆在明代中期以后才出现。部分民众来自北方、西北的游牧民族,金元时期他们由外地迁来,经济生活由放牧改为农耕、定居。明代,由于当时社会已由汉族控制,外来游牧或农耕民族受到歧视。为了与当地民众融为一体,在追溯祖先来源时,刻意回避了原来身份,不仅认同为汉族,而且把来源也追溯到明初大移民时迁来。当然,也有村庄出现了集体失忆,在来源叙述上也附和“洪洞或枣强移民”这一历史记忆。而齐河有身份的文化世家、名门望族都能清楚地说出从何处迁徙而来,比如青州、诸城、河南开封等等。
其次,齐河村民来源多认同诸城,但文献中没有记载明清时期诸城村民大规模外迁的史实,其间原因值得探索。
齐河带有“官庄”或“官屯”名称的村庄至少有63个。据学者研究,兴办官庄始于明代,针对严重的地荒人逃问题,由地方政府出面招抚组织流民,以田庄为单位对荒芜土地进行开垦,官府资助以居室、耕牛、农具、种子等生活和生产资料,所开垦地永归垦荒个人所有,待若干年后正式按民田起课征税。这样的村庄多自名或被称之为某某官庄。这类村庄内一般杂姓较多。当然,这种类型的村庄不一定全冠以“官庄”,也可能根据民众和地方官员美好愿望来起名,如兴隆村(庄)、康庄、义合村、任里村、义和村、太平王村等等。
此外,齐河县内回族多为元代东迁的中亚、西亚人,在此屯垦定居。更多的是回族居住县城和商业发达的乡镇内,这与回族擅长经商贸易活动有关。
齐河村庄起名比较复杂,因村内居民姓氏得名者最多,共513个村庄;因地理环境、物产及建筑特色得名,共116个村庄;由姓氏加周边环境得名者共有113个村庄;因民间传说加上村内居民姓氏而得名者共有55个村庄;因历史记载或历史故事等得名者共有51个村庄;因村内寺庙、牌坊等加上村民姓氏得名者共有33个村庄;因村内特色物产加上村民姓氏得名者共有17个村庄;因村民期望平安、幸福、富裕等得名者共有12个村庄;解释不清者共21个村庄。
以上内容摘自《齐河历史文化》
齐河部分村庄详细历史
找找有你村不?
1、齐河城关:古临济水,水上有梁,名朝阳桥。东汉初年,耿弇(yǎn ),讨张步由此济师,首拨祝阿以定国基而得名耿济。唐朝设耿济镇,宋朝改为济河镇,继称齐河镇。1130年升镇为县,始筑城池(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县城迁往晏城)。分北关(含王庄,马家园,东北街),西关,西北街,西南街4个行政村。
北关住马,王,刘,孙,赵,鞠,李,米,左,张,康,曹,周,戈,谢15姓。
西关住有张,李,房,周,官,陈,颜,刘,尚,明,顾,尹12姓。
西北街住有董,房,郭,袁,仁,路,金,郑,孙,耿,谢,周,倪,马14姓。
西南街:房,黄,刘,孙,周,袁,马,徐,朱,邵,曹,张,石,李,魏,颜,路,常,葛,傅20姓。
2、郑家庄:包括现在东郑和西郑。明朝中期,郑氏立村郑庄,由于黄河发水,部分居民搬到金大堤,以东为东郑,以西称西郑。东郑有房,王,赵,骆,杨,刘6姓。西郑有房,邓,范,韩,寇,骆,杜,杨,8姓。
3、东宋村:元朝末年,因居民多数姓张,称张庄,燕王扫碑时,大部分居民外逃,到明朝永乐年间,宋氏由洪洞县迁来,曾喂大牛,改名大牛宋庄,简称宋庄。1958年因附近宋氏村庄太多而改名东宋。宋,张,官,沈,崔,曹,许8姓。
4、晏城村:春秋时,齐之国相晏婴食于此地,后修晏子庙,故取名晏城。有张,王,赵,李,杨,孙,景,刘,吴,广,骆,孔,昝,卞,葛,和,安,高,贺,代,贾,周,姜,戚,胡,魏,石27姓。
5、北郭:明朝燕王扫碑时,葛氏自诸城迁来立村,取名葛庄。后来为区别齐河附近的南葛,习惯成北葛。解放后,改名北郭。有卫,李,范,郭,张,刘,许,王,赵,9姓。
6、大夫营:宋朝末年,本村出过一位有名的大夫,故定名大夫营。后为管理方便,划分为前营,后营两个行政村。有张,王,李,齐,单,房,刘,吴,陈,高,魏,杨,段,孙,赵,贾,姜,焦,甄,柴,倪21姓 。
7、颜家坊:包括现在东颜,西颜,前颜,后颜。明末颜茂,秋兄弟迁来建村,取名颜家坊,后因人口增多,分为东、西,后颜西部称西颜。主要有颜,房等姓。
8、东宝、西宝:明初,王、郭两姓迁此立村,建王庄和郭楼,后两村合并改名王斗宝村,黄河决口,部分户西迁,建村西王宝,原村东王斗宝,简称东宝。主要有郭,翟,王,房,侯,支等姓。
9、南北:闫,王,温3姓氏元朝(后)至元五年,从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建村,取名辛庄,后因村呈南北形状,改名南北庄。后,南,北半部独立成行政村,取名南街,北街。有:赵,杨,郎,王,刘,李,尹,尚,秦,孟,孙,谭,聂,姜,庞,贺,唐,魏18姓。
10、甄庄:包括现在的前甄,后甄,明末,甄氏迁来立村,取名甄庄,过了百余年,分出一支在别处立村,也叫甄庄,为区别两村,在前的称前甄。主要有甄,房等姓。
11、八里庄:村距旧齐河西门整8里,故取名八里庄,有潘,骆,张,徐,赵,王,于,陈,刘,范,杨,毛,李,郑,葛,朱16姓。
12、小八里:明初,官氏迁来建村,取名小官庄,因距齐河旧县城8华里,到康熙年间,改名小八里庄,有官,聂,马,朱,徐,李,石7姓。
13、王小尼:(含小左自然村)明正德年间,王氏由诸城迁来定居,种菜园10亩为生,建村十亩园,村名没叫起来,改名王孝仁庄,后演变为王小尼村。有王,左,米,黑,杨,郭,范7姓。
14、尹屯:明朝万历年间,住有夏氏,后尹天章从山西迁来,尹氏一子做官,一子当将军,曾几度起兵南下在此屯兵,故改名尹屯。有尹,房,张,丁,董,黄,徐,高,李,乔,顾,刘,郭,孙,赵,曹17姓。
15、红庙朱:明朝嘉靖年间,朱氏迁此立村,取名小朱庄。后因一场瘟疫,幸存者不多,为求免祸建一庙,外涂红颜色,故改名红庙朱。有朱,王,刘,张,杨,姜,李7姓。
16、焦斌:明朝万历年间,焦文,焦武二人,从山东诸城来此安家,由文,武合成一字“斌”,定名为焦斌。有李,马,董,杭,翟,庄,王7姓。
17、贾市:明初,贾氏迁来建村,贾氏家大业大,家中除雇有长工外,还雇用许多短工,穷人为养家糊口,天天到其村卖工,随之贾市变由此得名,有陈,贾,李,宰,刘,赵,杨,张8姓。
18、黄家铺:明朝嘉靖年间,黄氏由河南迁来,开酒铺取名黄草铺,后改名黄家铺,有刘,宋,杨,赵,安,胡,张,吴,路,王10姓。
19、小李:明朝万历年间,李氏自诸城迁此立村,因人少村小,取名“小李庄”,有李,赵,张,叶,周5姓。
20、小安:清朝中后期,村内庙碑刻有安家所修字样,故称。因村小,习惯叫小安。有安,王,魏,胡,赵,汪6姓。
21、狮子王:明朝嘉靖年间,王氏由诸城迁来立村,因村中有一对石狮,故称。有王,郭,刘,侯,于,段6姓
22、丁庄:明朝末年,丁氏来此立村,取名丁庄,沿用至今,有孙,耿,李,王,张,程,温,徐,马9姓。
23、杨士安:明朝嘉靖年间,杨氏,安氏在此立村,故称。有杨,刘,张,徐,谷,魏,王7姓。
24、北宋:明初,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宋家楼,成化年间,因村前有两座庙,又叫双庙宋,1958年化公社时,因在晏城以北,改名北宋,有张,宋,王,赵4姓。
25、朱楼:元末,朱氏由诸城迁此立村,取名朱家庄。清朝中期,朱春登在朝为官,修串花楼养蜂,改名朱家楼 ,有朱,于,马,战,徐5姓。
26、马官屯:明朝永乐二年,马氏从诸城迁来建村,取名马官屯。后宋荣从诸城迁来在村北建村,取名宋荣村。到宋氏二世时,两村合并,尊马氏为兄长,定名马官屯。有宋,韩,潘,刘,邢,李,丁,徐,张,王,葛,石12姓。
27、官寨:明朝嘉靖年间,村住有官姓,官家门前有一颗大杨树,成为过路商旅歇脚之地,故得名管家寨,土改后分西官寨,中官寨和东关寨。有王,侯,贾,张,官,李,郑,孙,于9姓。
28、乔庄:乔氏于明朝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来,全村都姓曹。
29、凌庄:宋朝初,凌氏从河南当昌县迁来建村凌庄,有徐,邵,姜,胡,鲁,刘,苑,李8姓。
30、火把张:明初,燕王扫碑后,张氏兄弟二人由诸城迁张辛村定居,后来不和,弟夜带火把过河出走,立村取名火把张。有张,陈,董,李,徐5姓。
31、张辛:明永乐年间,张氏由诸城迁来,兄弟二人定居,取名香房,1937年改名辛庄,解放后因张姓居多又改名张辛庄,有张,李,苗,赵,姚,杨6姓。
32、大蒋:万历年间,从河南迁来蒋氏兄弟二人,住处低洼,村名蒋三沟,后改村名大蒋村,有蒋,张,石,蔡,徐,郭,邵7姓。
33、苑庄:明初,苑氏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来,立村取名苑庄,随后迁入李氏等,有苑,李,王,张,史,庞,刘7姓。
34、石拐:清朝乾隆年间,石氏住在北方寺,因石姓人少,被迫迁到北方寺村西北处建村,从北方寺到该村路途中有个拐弯,故取名为石拐,有石,李2姓
35、东辛:明朝末年,王,郝二姓,迁此立村,取名王辛,又名小郝庄,解放后,改为辛庄,原属华店公社,因位于华店以东,故称东辛,有王,李,郝,孟,张,沈6姓。
36、大魏村:明朝永乐年间 魏氏自顺天府宛平县魏家胡同迁祝阿西北,名大魏村。
37、新马村:原名大尹庄,建于明初年间,解放后该村名为新马,有马,张2姓。
38、仁里:明朝万历年间,叫野鸡店。到清乾隆年间,该村榆树,白杨树多而高大,引来很多喜鹊,当地人识为吉祥之鸟,改名野鹊窝。后因设立了集市,又改名仁里集,为管理方便,划为仁东,仁西,仁南3个行政村。有李,王,宋,张,龚,尹,苗,周,徐9姓。
39、小黄:明万历年间,黄姓自外地迁来,故称黄庄。解放后,为与大黄庄区别,改名为小黄庄。有李,魏,王3姓
40、雷庄:明末,雷得济从恩县雷集迁往现刘桥贾寺村定居。后重孙雷明显,雷明贵兄弟二人看到此地土质肥沃,便由贾寺迁来建村雷庄。有刘,雷,路,李4姓。
41、小彭家寺:由彭家寺迁来,因村小,叫小彭家寺。有宋,杜二姓
42、大彭家寺:明初,宋曾兄弟3人从诸城迁来,因当时这里有龙泉寺,取名龙泉寺村。后寺院失修,彭氏出钱重修,改名彭家寺,因村大称大彭寺,有宋,李二姓。
43、大杨:明正德年间,杨生厚从北关迁此立村坡杨庄,到情顺治年间,人口众多,又因村址洼低,屡受水涝之苦,大部分户到村南建放,原村多数姓杨,故改名为大杨庄。有杨,路,赵,朱,吴,王,李,陈,门,刘,邢,魏12姓。
44、流洪:唐代时称洪州城。城北有九江河。状元陈光蕊带妻尹凤英(小说中唐玄奘的父母,尹凤英为尹天关的女儿)去南方任职。渡河时水贼刘宏看中尹凤英相貌出众,就将陈光蕊推入河中,霸占尹凤英,并坐镇洪州,把洪州改成刘宏,后人又改为流洪,1958年后分为流北,流中,流南三个行政村。有赵,孙,王,张,刘,焦,李。裴,范,董,陈,泮,骆,孟,廉,吕,沈,钟,周19姓。
45、务头:西汉末年,刘秀与王莽军队作战逃至此地时,天下起了大雾,刘秀乘大雾向西北逃去,抛开了追兵。因大雾从此地开始,故起名“雾头”,后改名为务头。有王,高,刘3姓。
46、田西:唐朝称许家洼。明朝中期,田氏由山西迁来定居,称大田庄,为便于管理后划分为田东,田西。有李,陈,张,焦,冯,巨,田,颜,路,程10姓。
47、南北芦庄:清朝道光年间,原名小李庄,后来黄河决口淹没,芦继才带领村民重建家园,改为芦庄,有李,聂,张,王,姜,郭,芦,秽,刘9姓。
48、韩庄:明朝嘉靖年间,韩氏由诸城迁此立村,故称。有韩,刘,章3姓。
49、缑庄:明末,曾取名车王赵庄,缑氏从山西逃荒来此定居后,人口兴旺,户数增多,故改名缑庄。有缑,刘,李,赵,孙5姓。
50、明机寨:元朝末年,张姓在此居住,取名寨子。寨子地形奇特,周围树林和芦苇较多,外地人经过这里易迷路,人们自然起名迷糊寨子。
1947年土改时,解放军的一位首长建议,改为明机寨。有张,李,司,王,席,傅,刘,杨8姓。
51、贾庄:明朝嘉靖年间,贾氏从诸城迁此,故称贾庄。有李,贾,滕,周,田,王,张,赵8姓。
52、杏树村:该村原名河北庄,包括小王庄,小许庄,小娄庄,小徐庄4个小自然村。明朝洪武年间,因村东有一棵稀少的银杏树,故改名银杏树村。有李,许,娄,王,张5姓。
53、唐庄:唐司忠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迁来建村,取名唐庄。有刘,杨,汤,唐,康,韩,姜,薛8姓。
54、十槐:原称小王庄,始建于明朝。后来在村外大道两旁长着十棵大槐树,一县官路过此地,说“这村可叫十槐村”,随即将小王庄改名为十槐村,有王,李2姓。
55、十甲王:明朝洪武年间,有王姓10户人家由诸城县相王庄迁来建村十家王。为吉祥之意,改“家”为“甲”字,称十甲王。有王,李,郭,陈,刘,赵6姓。
56、双庙宋:明初,宋姓自山西洪洞迁来,因村前并立两座庙,故称。有李,宋,张,王,辛,刘6姓。
57、十里:张氏于清朝顺治年间有本县狮子张迁来定居,因村距县城10里路,村名十里庄。有侯,王,张,陈,刘,李,宋,郭,段9姓
58、宗吴:明朝万历年间,宗氏由诸城迁来建村,取名宗庄,吴氏由诸城迁此,取名吴庄。后于宗庄合并,改名宗吴。有宗,吴,王,郭4姓。
59、刘明:明朝永乐四年,刘明兄弟二人,从诸城迁来立村,取名刘明庄。有刘,宗,汪,杨,李,贾,张,7姓。
60、花朱:明永乐年间,李氏自诸城迁来立村取名小李庄,到宣德年间,朱氏从平房朱迁来,改村名为朱李庄。朱氏有大花园,得到七品官的赞扬,故又改名花园朱李庄。后简称花朱庄,有朱,李,谢,侯,王,牛,魏7姓。
61、大费:明初,费姓迁此建村,定名费庄,后人多村大,故改名大费。有费,王,李,杨,朱,马6姓。
62、辛店:元朝末年,辛,马,徐,王4姓从诸城县西南桥头庙陆续迁入此地,因辛姓迁入最早,以开药店为业,故名辛店。村住有王,张,席,马,周,李,吴,吕8姓。
63、鲍西:明初,鲍氏由山西洪洞迁来定居,故称。1985年分成鲍东,鲍西两村。有杨,王,李,闫,董,张,朱,刘,郭,范,纪11姓。
64、小费:费氏于明朝永乐二十年由诸城迁来建村,取名小费庄。有宋,刘,费3姓。
65、狮子刘:明朝永乐12年(公元1415年),刘氏自郓城迁来,来时带来一对石狮子,故取名狮子刘。有刘,王,常,谭,李5姓。
66、吴庄:光绪年间闹水灾,人们都搬到土岗上来避水,幸免于难,村名取为“吴岗”,后改成:吴庄,村有吴、张、沙三姓。
67、柳官屯:明朝永乐三年,柳氏自诸城迁来建村,因柳氏家族有官职,故取名柳官屯。1961年分为柳东,柳西两村。有姜,于,宋,张,魏,刘,李,贾,王,郑,潘,秦,周13姓。
68、福王:明朝嘉靖年间,王清福迁此立村。王姓居多,故取名福王村。有张,王,李,赵,安5姓。
69、吕官屯:元朝,姓吕的和姓官的在此立居,取名吕官屯。明朝永乐年间,陈,郑,郭,刘,汪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陈氏后代在朝里为官(律师),故改名为律官屯。后为管理方便,分为律北,律东,律西3个行政村。有陈,郑,刘,郭,汪,阮,王,李,娄,蔺,吕11姓。
70、杨珍:王氏于明朝万历年间,从邱家岸迁来,先前,有一杨氏在此居住,又因“珍”是珍宝的意思,而取名杨珍,有王,凌,潘,徐,吕5姓。
71、李茂吾:明朝洪武年间,李茂吾带数人自山东诸城迁居此地建村李茂吾,有李,刘,韩,武,曹,董,吴,崔8姓。
72、朱官屯:明朝末年,该村是屯兵之寨,寨头领姓朱,定村名为朱官屯。有陈,王,曹,马,谢,祁,范,张8姓。
73、老徐:原名曹家村,住有曹,冯,关3姓,到元朝泰定年间,徐丑与其母有诸城迁此后,因徐氏人多户繁,曹氏人渐少,冯,关两姓已绝,故改名老徐,有徐,顾,刘,李,曹,王6姓。
74、栗庄:明朝万历年间,曲氏由山东诸城迁此建村,因门前有一颗栗子树,故取名栗庄。有曲,杜,李,曹,徐,轩,韩7姓。
75、孟孙:明末孙氏迁此立村,取名孙庄,因后在晏城西,改名晏城西村庄,到1958年,孟氏居多,又改名孟孙庄。有孟,孙,李,韩,邢,张,范,石,王9姓。
76、桑园赵:明永乐年间。赵林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原名小邵庄,多以中桑养蚕为业,后赵兴邵绝,改名桑园赵。有赵,魏,王,李,邵,刘,石,吴,康,姜,徐,于,闫,秦,郑,孟,胡,杨,孙20姓。
77、赵庄:赵胜荣于明朝永乐十六年由诸城迁来建村,取名赵庄。有王,郭,徐,李,杨,宰6姓。
78、王辛:清朝中期,黄河决口,此处一片沙荒,最先搬来翟氏一户定居,取名新庄。后来从河头五庄搬来12户姓王的,改名王新庄。后演变为王辛庄。有崔,王,史,翟,高,范,肖,李,董,申,魏,刘,荆,赵,常,吕,沈,贾,倪,姜,杜,杨,裴,宋,颜,齐,房27姓。
79、十二里阁:明初,李氏迁此立村,并在村东修玉皇阁。从阁到齐河县老城北门12华里,故取名十二里阁。有黄,葛,李,张,温,徐,梁,赵,王9姓。
80、刘王:明朝泰景年间,此地有一土岭,似龙形,王氏由诸城迁此立村,定名龙王庄。到清康熙年间,刘氏家族迁来,人口兴旺,经两姓商定,改名刘王庄,有傅,赵,徐,怀,王5姓。
81、朱君:明末,原名锅铁朱庄,因老百姓曾打过官司,后人忌锅铁二字,故改名朱君。有朱,张,李,王,包,赵,邵,潘,陈,刘10姓。
82、圣人杨:明朝万历年间,徐,杨两姓从诸城迁此立村,取名“杨庄”,徐姓不服,两家经常闹事,邻杨庄有一老人经常劝解两家,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老人,故改村名圣人杨。有杨,徐,王3姓。
83、瓦屋店:明朝永乐八年,韩氏由诸城迁来建村,取名韩家楼,后有李姓从山西洪洞扁担李迁来,建了瓦屋店房,故改名瓦屋店。有李,董,韩,王,石5姓。
84、蒋屯:明朝年间,滕氏迁此立村,因屯过兵,取名滕官屯。清道光年间,滕氏失传,刘,王诸姓迁来后,又迁入蒋姓,至咸丰年间蒋氏财广人少,拿钱买来改村名权,故改名蒋屯,有王,刘,于,尹,石,侯,戴,苗,陈,李,葛,张,管,宋,邢,颜,吴,牛,黄,崔,费21姓。
85、小赵:明朝万历年间,赵氏家族由诸城迁此,在村西修了两座庙,定名双庙赵,后李姓成了大族,改名李赵。民国时期,姓沈的当了村长,又改名沈赵。因庄小,习惯叫小赵,1916年改名小赵庄。有赵,李,沈3姓。
86、武庄:明朝弘治年间,武氏从山西洪洞迁来建村武庄。有孙,武2姓。
87、胡官屯:胡,尹2姓于明朝永乐17年由诸城迁来,因胡姓多又有官职,定名胡官屯。后以村中大湾为界,湾南为南胡官屯,湾北为北胡官屯。村住有王,田,胡,马,李,尹,赵7姓。
88、白草林:始建于清朝。张氏家族自河北雄县迁来,因白草甚多,建村白草林,有张,王,李,赵,陈,诸,崔,孙,田,谢,刘,董,傅13姓。
89、小马:清朝雍正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马氏兄弟二人在此立村,取名马庄,后来兄弟分家,老大住马庄,称大马庄。老二迁出立村取名小马庄。有马,孙,王,张,曹,官,刘,赵,魏傅,姜,李12姓。
90、葛李:元朝末年,葛,李两姓由诸城迁此立村,取名葛李庄,简称葛李。有李,王,张,孙,刘,赵,崔,牛8姓。
91、边庄:原名叫新开口边庄。因清朝初年在此修筑河道而得名。以后改叫边庄。有边,耿22姓。
92、王官屯:明嘉靖年间,王振义由诸城迁此,曾任千户官职,故取名王振义本屯,后演变为王官屯。有李,刘,王,石,徐,张,胡7姓。
93、吉王:清初,王氏出了一名进士,后来做了大官,王氏的佃户种地时,挖出了一石质形似喜鹊又似鸡的鸟,村名便称金鹊王庄,又称鸡王。后写成“吉王”。有马,刘,徐,范,郭,王,李,崔,高,车10姓。
94、老刘:明朝永乐二年,刘得新由平度州柳杭头迁此建村,取名刘家庄,后演变为老刘庄。有刘,宋,徐,焦4姓。
95、齐庄:明朝万历年间,有姓齐的人,从山西迁来,立村起名齐庄。有周,王,郑,龚,张,马,孙7姓。
96、西代:明朝中期,代氏流落此地后,在村东修了一座庙,故取名代家庙,简称代庙,村中有个大水坑。把村分为坑东,坑西两个自然村。坑西为西代村,坑东为东代村。西代有杨,王,罗,张,刘,傅6姓;东代有侯,葛,苏3姓。
97、大马张:明初,张盖忠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后有一官吏骑马经本村,马惊激怒了官吏,命人痛打惊马,故取名打马张,后演变为大马张。有张,葛,韩,赵4姓。
98、大瓜张:明朝永乐年间,张震从诸城迁来,种的稍瓜有一丈余长,故取名大瓜张。有张,郑,李3姓。
99、义合庄:明初,从诸城迁来张氏三兄弟在此定居,三兄弟团结义合,定村名义合庄。有张,顾,田,孙,周,杨6姓。
100、靖庄:明朝末年,靖氏迁此定居,建村靖庄。有张,王,武,郭,毛,闫,赵7姓。
101、毛官屯:明朝嘉靖年间,毛氏有人朝中为官,出钱买村名毛官屯,有李,杨,赵,魏,王,姜6姓。
102、刘善:明朝永乐二年,刘氏和善氏从诸城迁来定居立村,取名刘善庄。后由邓金河西迁到河东,未迁户称小刘善庄。有董,朱,赵,张,林,刘,马,范,魏,高,王,鲁,李,杨,孙15姓。
103、老李:明朝永乐年间,李坤由诸城迁来建村李庄,后人在李庄外建村称小李庄,原李庄改为老李庄。有朱,司,邴,刘,李,张6姓。
104、王老实:南宋年间,王吉胜由枣强迁来,此地靠河,取名河沟王,后宋朝皇臣路过歇凉,马驼两袋白银,匆忙中丢失,王氏老人捡到后,如数奉还。皇臣特封本村为王老实。有王,董,李,张,黄5姓。
105、岔河杨:明朝永乐年间,杨氏迁此立村,取名杨庄,有一大河在村前分岔,故改名岔河杨。有杨,孟,王,张,赵,位6姓。
106、孟庄:明初,徐氏迁来定居是,西有孟家林,村取名孟庄。有孟,徐,张,孙,韩,景,高,王8姓。
107、彭庄:明朝初期,彭氏一家从平原县大彭庄迁来定居,故得名彭庄。有彭,华,司,张,马5姓。
108、南北王庄:明朝永乐二年,王继春由诸城县迁来建村,取名王庄。有刘,窦,程,李4姓。
109、小李:明朝永乐年间,始祖李坤由诸城迁来建村李庄。后人在李庄外建村称小李庄。原李庄为老李庄。有李,郭,焦,王4姓。
110、肖屯:元末,周氏最早迁来建村,起名周玉小屯。后肖氏迁来住村东首,逐成一小村。后两村合并,改名肖屯。有肖,袁,张,周,马,冯,王,杨,骆,李,华,贾,郑,孙,阴,刘,姬,梁,吴,宁,武,白,焦,赵,孟,申,史,高,石,宋30姓。
111、冯庄:清朝中期,徐寺的冯氏赶回娘家肖屯,在该村南立村,取名冯庄。全村皆姓冯。
112、范庄:明朝初期,范氏一家因荒灾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建村,得名范庄。有范,郝,司3姓。
113、老吕:明初,燕王扫碑时,吕氏兄弟二人由黄河南吕家秦村迁来立村取名吕家庄。到明末吕氏后代迁出一部分另立一村,起名小吕,原吕家庄改名老吕。有吕,鲁,李,芦,吴,刘,宋,高,王,张,丁,齐,万,周14姓。
114、大周:明朝中期,周氏迁来立村,取名大周庄,简称大周。有李,徐,赵,谢,王,刘,吴,杨,倪,程,宋,周,金,高,曹,闫,董,甄,葛19姓。
115、富足店:明朝年间,村住有姬,韩两姓,村名“姬韩店”。民国年间,长清县官巡查,说姬韩店这个村名不好听。便改名为富足店。村住有张,韩,姬,刘,马,焦,李,谯8姓。
116、胡官屯:汉末晋除,有个姓胡的军人,由黄河东的有屯分配此地安家立业,建村胡官屯,有袁,李,曹,张,孔,万,季,程,王,徐,白,吴,赵,高,辛,魏,周,朱,傅,秦,宋,乔,汪23姓。
117、孙黄:清中期,孙氏和黄氏分别在外地迁来建孙庄与黄庄。解放后,两村相距较近,合并称孙黄村。有孙,黄,邱,张,刘,贾,孙,武8姓。
118、大林郭:郭氏兄弟四人,于明朝正德年间,由枣强迁此立村,取名郭家庄。因村西南有一丘岭,后改村名大岭郭。解放后,村梨树多,故改名大林郭。有郭,李,邢,王,田5姓。
119、王厅:元朝初期,村名土山头。后王家出了将军,在土山头修了三座大厅,故改名为王厅。有张,王,李,吕,梁5姓。
120、曹庄:明朝末年,杜氏由长清县翟家庄迁来,建杜家庄。后因曹姓多,改名为曹庄。有曹,杜,潘,李,尹,彭,苏,吴8姓。
121、 娄集:明朝末年,娄氏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在大堤西建村并立了集,故起名娄集村。有娄,李,宋,杨,安,董,路,孙8姓。
122、狮子张:明末,村内张仙庙前,有石狮一对,故称,有张,赵,朱,肖,宋5姓。
123、小王:明朝万历年间,王氏由山东诸城迁此立村,故取名王庄。有崔,孟,王3姓。
124、顾道口:明朝永乐年间,始祖顾子春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居住在济水坝东的河岸边,为行人方便,便造船渡人,时间一长便成了渡口。故取名顾家道口,后改为顾道口。全村皆姓顾。
125、姜楼:宋末,祁氏在此立村,以开店为业,取名祁家铺。明朝永乐年间,姜氏从平度县迁此,姜家一财主,在村中修楼一座,改名姜楼。由于村较大,1965年,分为南北两个行政村。南面的称姜南,北面的称姜北。有姜,张,阮,崔,翟,景,泮,颜,杨,孙,王,马,蔡13姓。
126、石围子:明朝成化年间,石佩从今长清县石庄迁来,沿用原村名。1938年为防备曰本侵略军骚扰,人们修筑了土围子,村更名为石围子。有石,叶,赵,张4姓。
127、西赵:祖先赵氏建小赵庄,后经营盐业,改村名盐店赵,为区别大赵,1943年改称西赵。有赵,王2姓。
128、团枣园:明朝雍正年间,张氏由现在富足店一带迁来定居,起名张庄。清嘉靖年间,枣树成林,枣呈圆形,四方闻名,改名团枣园。有张,鞠,赵3姓。
129、马集:明永乐年间,始祖马阐由山西洪洞迁来定居,后人丁兴旺,并在此立集市,故取名马家集村。后叫马集村。有马,李,陈,周,王,郭,霍,刘8姓。
130、三王:村原名向阳村,三国时,刘,关,张到演马庙演马,路过此村,后改村名问三王城。有张,孟,陈,倪,赵,宋,杨,路,王9姓。
131、孔老:明初,孔思盛,孔思盎从曲阜县城迁来居住,建孔庄。后因村大人多,孔宏昌等人迁出另立新居,本村改为孔家老庄。有孔,吕,魏,张,傅,芦,赵,李,乔,于,孟,昌,席,位,阮,袁,黄17姓。
132、苏塘子:明朝景泰年间,苏祥由山东诸城县苏庄迁来居住,因地势低洼,积水,建村取名苏塘子。都姓苏。
133、东高:明朝永乐四年,高氏从诸城迁来建村,取名高庄,后因村中有湾,分成东西两段,东段称东高庄。有李,张,王,朱,奚,高,徐,袁,耿,赵,刘,姜12姓。
134、大魏:明永乐年间,由北京魏家胡同迁此,取名魏庄,后因村大人多称大魏。有魏,孔,王,朱,李,庞,陈,石,周,路,郑,张,白,任,芦,赵,燕17姓。
135、大王:明朝建文元年,王进由河南开封城南花牛店迁此立村,取名大王家庄。到清朝咸丰十一年,修了王氏祠堂,建国后改名大王庄。四街现分四个行政村,即王西,王东,王南,王北。有刘,王,张3姓。
136、菜园:明朝嘉靖年间,王进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在村南中了一片菜园,因离村较远,搬到园地建房,以后人越来越多,取村名菜园。有王,刘,孙,杨4姓。
137、荣庄:荣尚宏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取名荣庄。有荣,王,张3姓。
138、曼庄:明朝嘉靖年间,曼氏由山西洪洞迁来此地,因地势低洼,易于被水淹没,取名曼家庄,后改名曼庄。有马,张,李,刘4姓。
139、小张:明朝,该村有一张员外,故取名张庄,后因村小称小张。有王,程,贾3姓。
140、牛王:清初年间,邓佳祥由山西洪洞迁来定居,喂牛百头,村有一庙,起村名为牛王庙。后演变为牛王庄。有尹,田,孔,董,朱,袁,王,田,郝,林,司,傅12姓。
141、纯李:清朝光绪年间,李氏由芜湖迁来建村,李氏兄弟二人都是厨师,故取名厨李庄。后改名纯李庄。有李,葛,康,周4姓。
142、杨道口:原名叫刘家庄,一百多年前,黄河涨水,在庄南姓杨的门前开了个大口子。从此,村易名杨道口,村住有刘,谯,杨,于,张,王6姓。
143、郑官:明朝嘉靖年间,郑氏从山东诸城迁此立村,后因郑氏家族中,在军中出一大官,故取名郑官庄至今。有张,吴,黄,宋,陈,尹,谯,李,杨,孔10姓。
144、店子:明朝初期,张才由山西洪洞移民到此定居,后修建了马车店一处,号称辛兴店,简称店子。有孔,张,肖,胡,云,常,刘7姓。
145、楼子张:明朝永乐年间,张英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建村,取名张庄,后修楼,改名楼子张。有张,刘等姓。
146、焦庙杜庄:明末,杜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此地有玉皇庙,便取村名为玉皇庙,1947年改名杜庄村,有杜,王,庞,耿,许,孙,张7姓。
147、安福屯:该村原是刘善庄的一部分,民国四年,东部另起名安福屯。有王,杨,赵,刘,邹,董,马,陈8姓。
148、后刘:明末,刘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人丁兴旺,后来部分人在村北建村,故取名后刘村。有姚,李,刘,张,傅5姓。
149、前河 后河:明朝宣德年间,孙氏从历城迁来立村,村处于椅子圆形的黄河大堤内,故取名河圈孙庄。后因汛期需搬迁,迁往南部的改名前河,迁往北部的称后河。前河有杨,单,刘3姓;后河有孙,杨,徐,陈,魏5姓。
150、梯门:明朝万历年间,张氏三兄弟自诸城迁此建村,取名“张庄”。后来三兄弟分家,老大,老二迁往别处,老三(张子平)留此地,分家时得梯门,故取名梯门张庄,简称梯门。有张,李,唐3姓。
151、左三里:清末。左氏从小寨村迁来定居,因这里离齐河城北门3里路,起名左三里。这里又住有王姓汉族,村又名王三里,后终改为左三里,有左,佐,杨,王,陈,齐,张7姓。
152、潘店沈庄:明朝末年,沈氏迁来最早,建村名沈庄。有沈,曲,马,段,潘,李,侯7姓。
153、东袁:元朝末年,袁氏兄弟二人逃荒到此,兄袁贵在贾市西建村,取名西袁庄,弟在贾市东建村,取名东袁庄。有袁,李,王,马4姓。
154、孙家楼:明朝年间,孙宏道一家由本县二郎庙的孙庄迁来,盖了两间砖楼定居,取村名孙家楼。全村皆姓孙。
155、姜庄:原名小赵庄,1958年本村迁建后,称姜庄。有姜,赵,李,卢4姓。
156、谭策屯:明朝万历年间,谭氏由山东诸城迁此定居,随后5姓相继而来,因当时谭氏族大,定名谭屯,后来处理村中姓氏关系上,谭氏讲策略,以求和睦,改名谭策屯。村住有张,王,李,孟,崔,刘6姓。
157、坟台:明朝中期,孔宏昌因兄弟不和,由孔老庄迁到此地居住,因这里地势较高,又是一片坟墓地,故起名坟台。有孔,马,刘,张,李,段,傅,魏8姓。
158、中焦:明洪武年间,焦氏由洪洞县迁来立村,取名焦村,后分成老焦,中焦、小焦三个大队。有焦,张,刘3姓
159、大杨:明朝万历年间,始祖杨氏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立村大杨庄。为区别大杨更名为后大杨。有杨,高,吴,赵,于,李,王,张8姓。
160、南段:明朝,段姓由朱沙迁来定居,取名段庄,解放后,更名南段。有周,王,李,孙,张,郭,吴,程,林(于,齐,万,董)9姓。
161、后郑:明朝洪武年间,韩,孙两姓在此立村韩孙庄,清朝,村南郑庄的郑决成来本村岳父家落户,后郑姓人丁兴旺,改称郑庄,为区别村南“南郑”,后改称“后郑”。村住有郑,孙,张,韩,马5姓。
162、金马:金马村原与井王村是前后村,村后有一个海子(水池),据传说晚上能看见金马驹来喝水,人们故取村名为金马村。有张,程,朱,吴,石,李,秦。高,陈,胡,芦,位,孟13姓。
163、李营村:清顺治年间,李氏由三化城迁来建村,因村北曾有过军营,故取名李营。有李,段,孟,张4姓。
164、甄庄:明朝从河北枣强县迁来的,有甄,李2姓
165、瓦屋店:明朝永乐八年,韩氏由诸城迁来建村,取名韩家楼,后有李姓从山西洪洞扁担李迁来,建了瓦屋店房,故改名瓦屋店。有李,董,韩,王,石5姓。
166、东侯:明永乐年间,侯林由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建村,取名侯庄,后因有同村名改为东侯,有侯,王,李3姓。
167、毛官周:明万历年间,由诸城迁入的周氏家族在此建村,起名周庄,由于别村在集上用斗量粮食,而本村用毛罐量,别村人叫该村毛罐周,后该“罐”为“官”。故定村名为毛官周。有周,宗,李,闫,徐5姓。
168、大冀:明皇朱棣部下冀姓大将,平此地时,有冀姓定居,取名冀庄。弘治年间,部分人迁出,另建一小庄,起名小冀庄,因此冀庄改名大冀庄。有郑,李,张,王,陈,于,葛,宋赵9姓。
169、胡店:是明朝永乐年间,胡姓由山西洪洞迁来,定名胡店,有李,胡,张,杨,刘,王,赵,石,费9姓。
170、瓦宋:明末,宋氏迁此定居,因地势较低,取名“洼宋”,后演变为瓦宋村。有王,李,宋,徐4姓
171、马庄:是明朝嘉靖年间有马氏在诸城迁此,故称。有马,刘,姜,张,齐,解,崔7姓。
172、有粮:明末,该村有座大殿堂,系无梁建筑,故得名无梁殿,解放后因忌“无粮”二字,后改名有粮庄。有吴,赵,石,称,董,周,娄,郑,路,张,徐11姓。
173、大高:明朝万历年间,高复礼由山西大明府南直隶开州迁来建村,取名大高庄。有高,傅两姓。
174、钟庄:建于明初,钟氏在此建村,故得名。有钟,王,张3姓。
175、小魏:明永乐末年,魏氏由北京魏家胡同迁此,取名魏庄。因东有大魏庄,而称小魏。有蔡,张,刘,魏,位,李,陈,朱8姓。
176、前郑:清朝初期,郑氏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取名郑楼,分南北两村,因距离较近,故人们把南村叫前郑。有郑,形,马3姓。
177、鲍官屯:清初,陈刚小从安头迁来建村,取名陈刚小屯,在陈氏三世时,改名鲍官屯,有刘,曹,宋,张,胡,仇,程,韩,丁,姬10姓
178、义和庄:明初,以姓氏取名小徐庄,1944年日寇在此修飞机场时强迫于牛角河北岸建村,取名义和庄。有沈,王,徐,梁,赵5姓。
179、后屯:明朝,燕王扫碑后,吕氏迁此,因屯粮草,起名吕兴屯,属后方屯粮草基地,而改名后屯。有颜,王,杨,阮,高,李,刘,姚,赵,杜,姜,张12姓。
180、缑庄:明末,曾取名车王赵村,缑氏从山西逃荒来此定居后,人口兴旺,户数增多,故改名缑庄,有缑,刘,李,赵,孙5姓
181、解庄:明弘治年间,解氏由山东诸城迁来建村,取名解庄。有解,潘,李3姓。
182、北魏:魏芳在明朝永乐五年由诸城县迁来建村,取名魏庄,1958年公社化后,为了区别晏城镇的大魏庄,改名北魏。有魏,张,安,杨,滕,聂,李,刘8姓。
183、胡楼:明朝中期,建村人胡万仓,胡万粮弟兄二人,并修楼一座,故取名为胡楼。村住有王,张,李,赵,吕,朱,邢,宗,刘9姓。
石围子:明朝成化年间,石佩从今长清县石庄迁来,沿用原村名。1938年为防备日本侵略者骚扰,人们修筑了土围子,村更名为石围子。有石,叶,赵,张4姓。
184、小杨:明洪武13年,杨安道由益都县九户庄迁至城北吕庄,至六世,杨生厚定居现址。这里原是一片野坡,村名坡杨庄,后在村南建房,原村人口减少,改名小杨庄。有杨,姜,杜3姓。
185、全玉屯:明朝永乐年间,尚氏从诸城迁来建村,取名尚屯,尚姓早绝,后因村小姓多改名全玉屯。有张,车,于,许,乔,李,赵,王,韩9姓。
186、刘三里:刘三里,官三里两村发展为一个村,又距齐河县城(老齐河城)3公里,刘氏人多,村名刘三里。有刘,官,姜3姓。
187、徐弓匠:明朝,村原名叫冯庄。后来,一徐氏来这里安家,此人制造的弹棉花弓,远近闻名,人称徐弓匠。解放后,改称徐弓匠村。有徐,吴,姜,李,王,肖,马,张,高9姓。
188、三王:村原名向阳村,三国时,刘,关,张到演马庙演马,路过此村,后改名为三王城。有张,孟,陈,倪,赵,宋,杨,路,王9姓。
189、白庄:清朝初年,有白路章,白路梁,白路贵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取名白庄。有白,徐,周,陈,朱,张,官,胡,焦,李,王,刘,曹,陈14姓。
190、仁里大王村:明朝建文元年,王进由河南开封城南花牛店迁此立村,取名大王家庄。到清朝咸丰十一年,修了王氏祠堂。建国后改名大王庄。四街现分四个行政村,即:王西,王东,王南,王北。有王,刘,张3姓。
191、柳杭店:明朝永乐年间,宋刚福由青州府诸城县宋家营迁来建村,因柳树成行,并设客店有名,取名柳行店。后“行”演变为“杭”。有刘,宋,滕,魏,贾,焦,裴,任,孙,王10姓。
192、訾庄:明朝万历年间,柳氏从诸城迁居此地,取名訾庄,有李,赵,杨,池,刘,孙6姓。
193、红庙:明朝万历年间,王氏由河北枣强迁来定居,因村西头的庙是红色的,取名红庙。有王,张,李,田,刘,郭,袁7姓。
蛮子营:明朝建文年间,此地是燕王扫北后兵之所,江南兵在此定居,北方人称南人为南蛮子,故取蛮子营至今。
194、后刘:明末,刘氏迁来定居,建村在前刘之后称后刘,一九七二年,黄河决口,迁到大堤外称新后刘。
195、翟寺:明朝景泰年间,翟仲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当时村西有永安寺,借寺取名翟寺。
196、河口闫:明末,闫氏来到伦河西岸立村,取名闫庄,后为区别七里闫,改名河口闫
197、老聂村:老聂村历史悠久,抗日战争时期出过一个。土匪头子叫聂宜增,老百姓叫他聂胡子,这家伙残暴凶恨,杀人不眨眼。在当地网罗了一帮匪徒,打家劫舍,欺压百姓,专门以活埋人取乐。
198、李官屯:明朝万历年间,该村一正义屯,到清朝嘉庆年间,由诸城迁来武举人李化斌,改名李官屯 (晏城镇的);焦庙镇的李官屯是明初,村叫李家庄,后李氏在县城做官,为炫门迕,改村名为李官屯。
199、刘安:刘、安两村于明朝永乐十八年,由诸城迁建村,取名刘安庄。
来源:内容摘自《齐河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