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03:33:51来源:法律常识
文丨东杭州城市研究院 雷哥
01
前几天,一位家住下沙、一直在城西某旺地工作的朋友小曹跟雷哥说,他被失业了。原因很简单,公司裁员。时间点非常刁钻,春节前。而他,春节后才满35周岁。
“裁员的消息早就在传了,只是没想到连春节都不等。”小曹感慨。公司要开源节流,开源困难,只能节约成本。21世纪什么最贵?人。节约成本,自然从人开始。
什么骨干、岗级,多少年的贡献。只要到了35岁的红线,还没晋升到安全区的,统统都是“选帝侯”。当然,不是说不到35岁就绝对安全,很多部门,甚至业务线,营收和利润率不好的,都是整个被砍掉。
为什么要说被?
因为他的劳动合同还没到期,又没有明显过错,公司要裁,是要赔偿的。
但是跟拿点儿赔偿相比,他压根儿就不想走。毕竟,在他这个年纪,每天通勤3小时,就是为了多赚点钱,让家人过得更好,给孩子更好的成长条件。
两轮谈下来,结果却是公司宁可支付一笔赔偿,也要让他走人。
对公司来说,长痛不如短痛。
农历虎年还没到,小曹离开了通勤了几千个早晚高峰的大城西。
赔偿金到账的一刻,他觉得这个冬天,特别冷。
02
早在被人力约谈期间,他就把各个招聘网站的状态改为“在职,但可以考虑新的机会”,顺手把多年没更新的简历改了改,但是没有主动出击。
十多年工作经验告诉他,倒贴的不香,离职的不香;状态改了,期望薪资稍有上调,毕竟,谁不想借跳槽涨薪?保持一个矜持的姿态,静待邀约。
他没有对家人隐瞒,没必要。老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跟他算账。算固定资产、算存款理财、算收入支出。
目前的状态最多维持半年,半年后,日常生活就会因为入不敷出而受到影响。
他本以为,半年,怎么都能重新找到一份好工作了;他更以为,像他这样从互联网上市公司出来的骨干精英,会跟电视里演的那样,一旦离职,猎头就会蜂拥而来,争相力邀。
可是等了一周,居然没有一次主动邀约。他以为春节假期外加期望薪资填高了,就把略有上调的范围恢复到现有水平。
春节假期,因为环境原因,小曹一家哪里都没去。
假期后,陆续有了几次在线沟通,有HR,也有猎头。对方对他的经历十分认可,但也仅限于此。小曹敏锐地感觉到,自己被嫌弃了。原因隐藏在坦诚的沟通中——有家有口,年过35。
他最庆幸的是当初听了老婆的话,把房子买在下沙。原因很简单,老婆在大创小镇上班,为了方便照顾孩子,总要有人离家近,所以咬咬牙买了靠近新加坡科技园的文海学区房。
本想儿子上小学就出手,谁知国家政策变化,学籍一占就是9年;再加上去年下半年的楼市降温,就算出手也赚不到什么钱。
雷哥心说就算挂出来也未必有人接,想想还是没落井下石。
“下沙有下沙的好处,就算是文海学区房,还贷压力跟城西、滨江比起来也还能承受。”小曹这样安慰自己。
跟他同一批被裁员的同事当中,就有把房子买在城西“宇宙中心”的,除了房贷,还有老婆是全职妈妈,敞开了生二胎、计划要三胎的。最狠的一个,当初一咬牙买了两套,一套自住,另一套还舍不得出租,坐等升值。
现在工作没了,想卖一套还另一套的贷款。算了算进出,只是勉强抵掉税钱。关键是风向变了,从前是追涨,现在变成了买方市场,耗了一个月,居然连带看都没有。
两套房子的压力,老婆没有工作,两个孩子要养,生活品质要维持,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连房事都提不起兴致。
所谓的互联网精英,当初对未来有多憧憬,此刻的人生就有多灰暗。
03
雷哥在《集体“下岗”后,下沙一位男老师,不顾家人反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一文中讲了几位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的境遇。老蒙在深圳呼吸新鲜空气,老王依旧在钓鱼,小黄继续做他的全职奶爸,年轻的晓飞则考研成功。
考公、考研、考教师、律师、会计等资格证,在职场内卷的大潮下,仿佛成了很多人的救命稻草。但一条35岁的红线,却将小曹这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拒挡在了考公的大门外。
这条红线是谁提出的?为什么要划在35岁?在当今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程度加深、退休推迟的大环境下,把红线划在35岁是否合理?
人到了35岁,体力精力是不是一定会走下坡路……网上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作家蒋胜男就连续两年提出“建议公务员考试取消35岁限制”的建议。她表示:35岁正处在做事业最好的黄金年华,若仅用年龄限制“一刀切”,既不科学也不公平,更是人才的极大浪费。
无独有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有用吗?
蒋胜男是雷哥非常尊敬的女作家,有担当、有温度,她的提议非常好。
但是从现实角度看,只要人们还抢着去端公务员的铁饭碗,这根红线就很难废除——这么多人来考,总要设置门槛;年龄,是最简单直接的。
当然,废除红线并不现实,但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尤其是某些需要社会经验、阅历的岗位,把年龄红线调整为45岁,40岁,是不是更科学合理?
再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职场一样,都需要年轻活力,都需要没有负担、吃苦耐劳、性价比高的新鲜血液。
考公之外,其它用人单位也经常会以35岁为红线。当然,这条红线不会堂堂正正地写出来。同等条件,哪怕你条件占优,也会优先录用年轻人。
年轻,就意味着可塑性与高性价比。说白了,就是年轻人负担少,愿意用身体和时间去拼未来,能够被更多的压榨和使唤。
换个30多岁的老油条试试?
除非你是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或自带资源。否则,35岁以上不要,30岁左右没生过孩子的女性不要,生了一个的还是不敢要。
久而久之,是不是会变成只有35岁以下的男性和25岁以下的女性能找到工作?
即便你声称不婚、丁克……对不起,黎小田和霍连凯都在一起了。
一切,仿佛进入了死循环。
04
现在我们讲的35周岁,放在从前就是虚岁。很多牛逼的人物也都倒在了这道坎上:
周瑜36岁被气死,庞统36岁被射死;曹操麾下文武双全的大将李典、魏明帝曹叡、荆州马氏五常中的白眉马良,都只活到36岁。
当然有人会说,古人成亲早,医疗条件不发达,36岁就有孙辈的比比皆是,那个年纪死算正常寿命。
可很多过来人都觉得,36岁这个本命年,好像特别难,是人生中最大的一道坎儿。
挺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挺不过去,虽不至于像古人那样一命呜呼,但后面的生活事业都会不顺。
受35岁影响最大的是哪个群体?
正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就被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77-88这一肖人。他们普遍听话、服从、任劳任怨、顾全大局,辛辛苦苦扛过了所有,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被舍弃。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习惯了被安排,习惯了按部就班,脑袋里既没有搏一把的胆量,又缺少危机意识,想尽办法来延续安稳。
可人,拧得过大势吗?
怎样才能安然度过35岁这宿命一击呢?
一句话:早做准备。
有本书雷哥很喜欢,叫《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
人生,一定要尽可能早的规划。你是什么性格,有什么能力和特长,适合怎样的角色,选择哪个赛道。在你刚毕业时,不,上学时就要想清楚。
《我们的婚姻》里的全职妈妈蒋静、全职爸爸李宇文,到最后都走上了内容创业这条路。
全职妈妈蒋静
当然,内容创业绝不像电视里讲的那么容易,扑街更多。但至少给出一个方向:如果没办法去朝九晚六上班,你靠什么赚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换句话说,由兴趣爱好升级而来的副业,真的有可能救你一命。
当你不需要上班也能靠投资、副业来保持生活品质。那么恭喜,你迈过了中产的门槛。至于那些年薪百万,一旦失业就面临断供的精英,对不起,那不过是高级点的社畜。
普职分流,换个角度看,是不是提前在为那些没法靠家庭背书、资质普通、学习能力一般、没有特长的孩子们准备一门即便进不了办公室也能养活自己的技能?
这些没有太多读书天分和才艺特长、又不是坏孩子的年轻人,寒窗苦读十几年后,到最后会不会变成倒在35岁门槛上的主力军?
05
生活永远不缺意外。
就在一周前,小曹的老婆确认再度怀孕。小曹很郁闷,怎么就会发生这种意外呢,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发生这种意外呢?这不是添乱吗?
问题是,留不留?
如果留下,孕期产假加起来一年多,期间小曹的老婆是不是会被裁员,可付出的,却是多养一个孩子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如果不留,成本倒是不会增加,但小曹老婆的公司也在精简人员,30出头的她,同样有风险。
怎么办?
命运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另一扇门。
小曹说,就在确认怀孕的第二天,他收到了两份邀约。
来自两个他从未想到的方向——一份来自上海的一家公司,规模不小,薪酬待遇与在城西时基本持平,跟之前的工作内容完全一致,驾轻就熟,非常匹配,但是要去上海工作,只有周末能回来;
一份来自钱塘区的一家智造企业,工作地点在大江东,地铁可达,薪酬只有之前的六成,但未来看好。
本文人物及故事为半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雷哥:80后,生活在钱塘的老杭州人;杭州市作协会员,东杭州城市研究院首席勘测员。仗义执言,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