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14:44:07来源:法律常识
在华阳路街道华一居民区,有一个创立了26年的志愿者品牌——“法官信箱”,它的创始人是原长宁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孟祥芝。26年来,孟祥芝锲而不舍地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排忧解难。如今的“法官信箱”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法律志愿者,让基层成为法治之花绽放的沃土。
那一年,长宁区委组织部号召广大在职党员参与基层建设,孟祥芝想到自己有法律特长,就来到自己居住的华一居民区报到,当时的居民区书记热情地接待了她。
华一居民区1994年刚刚完成原拆原还,各类纠纷矛盾真不少,居委会正是需要法律援助的时候。于是,孟祥芝一头扎进社区,为因夫妻感情不和、家暴、出轨等问题导致婚姻亮起红灯的居民进行调解;为遭遇赡养、抚养、继承、财产等复杂纠纷的居民出谋划策;为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的居民进行维权。
为让法律服务更加及时有效,1996年年底,她提出设立“法官信箱”的建议,固定在周六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自此,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风吹日晒,每个周六她都如约而至,有时候,居委会或者居民临时有需求,孟祥芝也没有一次推脱过,即使10年前,她已经搬离了华一居民区,依然在有需要的周六上午,来为居民答疑解惑。
退休前已经是长宁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的孟祥芝,面对居民的难题也有一套自己的“心法”。这些好办法,与孟祥芝年轻时的工作经历息息相关。
据孟祥芝回忆,她在安徽省石台县法院工作时,常常要到老百姓家里去解决纠纷,路远时,还要自己带干粮,和老百姓们同吃同住。虽然苦,但是这样的经历,让孟祥芝积累了大量的调解纠纷的经验,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案例,为老百姓着想,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逐渐在孟祥芝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居民来找她咨询,孟祥芝都让老人慢慢讲,在完全了解了居民诉求时,她会帮助居民梳理重点,寻找“解题”思路,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帮助居民们少走弯路。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老人赡养、子女抚养、房屋买卖等纠纷都是居民实际面临的一个个难题。”孟祥芝说道,“特别是很多纠纷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疑难复杂程度远高出一般的案件。”
面对棘手难题,孟祥芝从不退缩,也不敷衍。她经常说:“我有着几十年的民商事审判经验,审理过各种各样的案件,深知当事人的无助、无奈。无论案情有多复杂,案件有多棘手,我都不会放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居民提出的很多诉求也并非都是合理的。此时,她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并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
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孟祥芝也极其注意兼顾情理法,她一直强调:“法官判案不能冷冰冰的,法律志愿服务也不能只限于法律。在解决具体的案件时,要兼顾‘情理法’,三者不可偏废。要让案件的处理既符合法律的规定,又要传递出法律的温情。”
居民区八十多岁高龄的谢阿婆最近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令她烦心的事情是不知在自己百年之后,该如何向儿女们分配自己的财产。她听说法律规定可以在生前按照自己的意愿立下遗嘱,等到百年之后儿女们便能按照遗嘱来分配财产,这样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但是阿婆又发愁了,该如何分配自己的财产呢?谢阿婆找上了孟祥芝,诉说了自己的烦心事。
孟祥芝听后耐心地和谢阿婆讲解了法律的规定,并就遗嘱的形式、内容、效力等进行了解释说明。最后孟祥芝却对谢阿婆说:“鉴于您的这种情况,我不建议您立遗嘱。现在子女们都对您很孝顺,您家庭也很和睦,为什么还要操心这些事情呢?如果真的立下遗嘱,能让大家都满意吗?会不会因此而让儿女们心存芥蒂呢?至于您担心的遗产分配问题,法律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到时候他们自己会做好分配的。您现在就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就行了!”
她的一席话不但从法律层面打消了阿婆的顾虑,还设身处地的考虑到人事情理,避免了家庭纠纷的出现,让老人能安享晚年。
孟祥芝(第一排中间)
除了善于解决纠纷,孟祥芝也发动身边的法律界人士来华一居民区做“法官信箱”的志愿者,一起为基层的老百姓排忧解难。在华一居委会的支持下,“法官信箱”的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法律人士加入到这个优秀的团体中,现在这个团队已经有了8位志愿者,他们是不同领域的法律专家,除了提供咨询服务之外,他们还常常结合热点为居民们普及法律知识。
采访中,孟祥芝一再强调,她只是普通人,做了一件普通事。可是,坚持了26年,搬家、退休都没有中断她的志愿服务,她并不普通。
同样不普通的还有居委会的干部们,他们支持“法官信箱”创立,呵护“法官信箱”成长,为的就是在居民有需要的时候,能有专业人士,及时伸出援手,及时解决居民区内的法律难题,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图片由华一居民区提供
文字:李媛媛
编辑:李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