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找刑事诉讼律师,非诉纠纷解决的7种方式

时间:2022-12-24 21:24:31来源:法律常识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用调解的办法解决纠纷,避免了漫长的诉讼过程,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近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工商联主席赵其法作为调解员,成功调解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5500万元的商事纠纷,当事双方对此十分满意。

纠纷解决,源头根治方显成效。上世纪60年代由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实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效解决基层各类矛盾,取得良好效果。步入新时代,浙江进一步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让城乡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

作为经济大省,近年来浙江民商事案件及执行案件总量居高不下。2015年立案登记制实施后,浙江各级法院收案总量长期居全国前三位。与此同时,专项编制有限、案多人少等现实问题,让浙江政法干警超负荷工作成常态,既影响案件办理质量与效率,也不利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纠纷解决的一般规律是越往后端风险越多、难度越大、程序越繁、成本越高。”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沈智深说,考虑现实情况,浙江决定探索实践诉源治理,建立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引导当事人选择最合乎实际、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方式解决矛盾,提升纠纷解决效率,更好保障当事人权益。

经多方调研,浙江于2019年上半年出台《关于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开展诉源治理工作。《意见》明确,浙江诉源治理的特色是由党政领导、政法主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并把治理领域从民事诉讼扩大到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领域,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化解在源头。为进一步控制诉讼增量,浙江通过加大虚假诉讼打击力度、严格规制滥诉行为、深化民间借贷协同治理等举措,推动诉讼纠纷得到切实化解。

诉源治理难点在基层,如何将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考验着基层治理者的智慧。不久前,绍兴市上虞区梁湖街道的陈女士前往区法院起诉离婚。根据区法院与街道达成的诉源治理方案,这起离婚诉讼由法院前置分流至梁湖街道矛盾调解中心。仅用48小时,调解员便圆满化解纠纷,陈女士心里的“疙瘩”迎刃而解。

“老百姓借助司法途径,不仅希望得到法律上的结果,更注重纠纷快速有效化解。”梁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凯介绍,街道探索的诉源治理模式,将多元解纷融入在线平台,借助“法官+调解员+律师+网格员”的调解团队,让一些因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闹上法院的案件,可以不出村、不出街道就能调解完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柳 文)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刑事案件 最低工资标准 打官司 交通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找律师可靠吗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