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5 16:59:00来源:法律常识
2008年6月24日上午,一位七旬老汉拿着诉状来到了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法院,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原来,老汉的家中竟然曾藏有9道清代皇帝敕封的圣旨,可就在他将圣旨放到淮安清晏园博物馆进行展览时,却一天之内丢了2道。
圣旨在古代可是象征着皇恩浩荡,放到现代也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普通人有一道都会笑开了花,这一下子丢了俩,老人内心的焦急可想而知。
事发之后,老人第一时间报了警,并且向保管不力的清晏园索要赔偿,但清晏园的工作人员却坚持称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而且态度及其强硬。
索赔无果,老人一气之下干脆将他们告上了法庭,于是,一场关于圣旨索赔的案件就这样开始了……
老汉名叫张振华,家住陕西省西安长安区斗门镇中丰店新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时年75岁。
这天上午,法院收到老人经律师之手递交的供词后,随即将被告清晏园的有关人员传讯到了法庭,一场民事诉讼拉开序幕。
可官司刚一审理,法官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两道圣旨丢失的时间是在2003年,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年之久,张振华为何不在第一时间发起诉讼呢?
事情还要从这两道圣旨丢的时候开始讲起。
话说张振华老人把家中藏有的9道圣旨公诸于世之后,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一时间各地的专家、收藏爱好者以及对圣旨好奇的人纷纷前往了张振华的家中,他们都想一睹圣旨的风采。
随着前来观摩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张振华便带着圣旨到四处巡展,接到这一消息后,各地的博物馆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淮安的清晏园就是其中一个。
那是在2002年12月初的时候,清晏园的负责人得知张振华有了空闲,便邀请他带着9道圣旨来淮安参展,张振华此前已经做过几场参展活动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12月26日,双方签订了一个正式的展览协议,协议如下:
1.清晏园邀请张振华将其祖传的九道皇帝圣旨和两块御匾及相关展品、资料等来清晏园处展出,时间暂定2个月(自2002年12月28日至2003年2月28日);
2.清晏园付给张振华展览费12000元和生活费2400元;
3.展出期间双方共同负责展品的完好和安全,清晏园对此承担主要责任。
协议签订后,双方都很高兴,清晏园借助展览提升了名气,而张振华也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报酬,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意外在展览期间发生了。
起初,张振华因为不放心,便向清晏园申请暂时保管展厅的钥匙,等展览结束后再归还,负责人觉得这无可厚非,便把钥匙给了张振华父子。
到了12月28日这天,张振华父子一大早就到了展厅门口,望着排队等候入场的游客,老人家心里也很高兴,毕竟这也算是光宗耀祖,他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恭恭敬敬地打开了展厅的大门。
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游客一直络绎不绝,而张振华父子也不辞辛劳,每天按时打开、关上展厅的大门和窗户。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圣旨的万无一失,张振华父子每天晚上还专门来到展厅内值班,防止小偷的进入,就这样,时间来到了2003年的2月24日,也就是距离展览结束还有4天。
这天下午,张振华和往常一样巡查着展厅内的九道圣旨,发现完好无损,顿时放了心,等到闭馆时间到的时候,他就把展厅的大门关闭了。
然而,或许是因为多日来的高度精神集中,又或许是因为临近结束变得放松起来,在晚上值班过后离开的时候,张振华忘记把展厅一楼西侧偏门锁上了。
等到第二天下午3点多钟,张振华准备接班的时候,却发现摆在二楼展厅内的清朝嘉庆十四年赐给张廷彦夫妇及道光二年赐给张锡奎夫妇的两道圣旨竟突然不见了。
张振华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赶紧走到了楼上,揉了揉眼,又看了一下,可确实是没有了,张振华一时慌了神,几分钟后,他就让儿子报了警。
一下子丢了两道圣旨,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淮安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组建了专案组前往清晏园进行调查,而由于圣旨的失踪,原定到2月28号才结束的展览只能暂时中止。
警方从张振华和清晏园工作人员那里得知,丢失的两道圣旨宽约30厘米,长约3米,可以说是很大的物件,于是,警方判断悄无声息盗走圣旨的很有可能是清晏园的内部人员。
紧接着,警方便向清晏园的负责人询问了当天的值班人员,负责人表示白天是由内部人员值班,而晚上则交给张振华父子看管。
巧合的是,事发当天上午,清晏园工作人员因参加单位组织的植树活动没有到展厅值班,这点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也就是说,最后接触到圣旨的便只剩下了张振华父子二人。
警方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了那个没上锁的偏门,门上并没有被撬动的痕迹,周围也没有可疑人员的脚印,警方当即将目光盯在了张振华父子身上。
警方推断这很有可能是张振华父子监守自盗,准备接私藏圣旨来骗取清晏园的部分补偿,难道真的是张振华父子所为吗?若是真的想骗钱,张振华又为何等到5年之后才提起诉讼呢?
张振华得知警方怀疑自己后,欲哭无泪,深感冤屈,可他也清楚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找到失踪的圣旨,便只好忍受着委屈极力配合警方的工作。
而警方在经过持续四年的详细调查后,终于彻底洗清了张振华父子的嫌疑,也就是说盗窃圣旨者另有其人,可因为这些人实在做得滴水不漏,警方始终未能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案件陷入了僵局。
这下,张振华不乐意了,既然警方证明了自己没有监守自盗,又找不到圣旨,那难道自己的这两道圣旨就白丢了不成?
张振华经过思考,觉得是清晏园内部人员所为,便在儿子的陪同下前去找他们洽谈索赔事宜,老人家一向淳朴,他觉得只要对方能赔些钱,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可谁知清晏园工作人员的表现着实令他愤怒不已。
“我们干嘛要赔,东西是你看管弄丢的,又不是我们弄丢的,再更何况你的圣旨还不一定是真品呢!”一名工作人员强硬地表示道。
张振华顿时火冒三丈,对方非但不还钱,还公然污蔑自己祖传的圣旨是赝品,这让他无法接受,在交涉了几次无果后,他索性将清晏园告上了法庭,因为之前警方办案加上协商耽搁的时间,这才到了2008年。
清晏园的有关人员到了法庭后,看到张振华要求索赔的金额是40万以后,坚定地表示拒绝赔偿,并且一口咬定张振华的圣旨是赝品,还说他是监守自盗,双方一时僵持不下。
那问题的关键来了,张振华手里的圣旨到底是不是赝品呢?当然不是。
原来,早在1993年12月16日,张振华公布了自己家藏九道圣旨的时候,原长安县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对这些文物进行了验证,并且得出结论:这九道圣旨都是真迹。
据《长安县志》和《清河家谱》记载:张振华祖上原为陕西榆林府人,其宗祖在明代就任武官, 清初顺治年间,张家迁居长安县斗门镇。至今已多年。到长安后,其始祖张鹏程先后任江南宁国府参将,贵、安顺、安龙等处总兵,后因功绩卓越,康熙赐其轻车都尉世袭二等男,浩封荣禄大夫,6代后人相继为官,多获敕封。
事实上,张振华祖上一共有15道清代皇帝敕封的圣旨,后来,因为战乱等原因,到了改革开放后只保留下了其中的9道,其中雍正皇帝敕封2道、乾隆皇帝敕封3道、嘉庆皇帝敕封2道、道光皇帝敕封2道,这9道无一不是珍品。
正是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的圣旨,才会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而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不受损坏,在1998年4月,西安市小雁塔文物展览馆和张振华签订了一份保管协议。
即这些圣旨平时被存放在文物馆里珍藏,所有权归张振华,等张振华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意调取,这样就确保了它们的安全。
面对清晏园提出的质疑,张振华随即将这些能够证明圣旨确系真迹的证据交给了法官,而法院的工作人员经过调查也证实圣旨在进入清晏园前没有被掉包过。
而按照清晏园事先和张振华签订的协议,圣旨的失踪,清晏园是负有责任的,因而赔偿在所难免,那法院最后会判赔多少钱呢?
判定赔偿金额的依据当然是丢失的两道圣旨的具体价值,可法院的备选鉴定机构名单里没有能鉴定圣旨价值的,而当地其他的鉴定机构因需鉴定的圣旨无实物不予鉴定。
这样,就只能由张振华寻找鉴定机构,因为清晏园方面当然也清楚圣旨是真的,他们不会多此一举,经过朋友的帮忙,张振华找到了陕西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中心,可清晏园却表示张振华提前和那里的人商量好了,拒绝到那里进行鉴定。
眼看双方再次陷入了争执,法院只好亲自出手,经过寻访,2009年12月3日,法院的工作人员亲自到了徐州圣旨博物馆对丢失的两道圣旨的价值进行预估。
博物馆的专家根据圣旨颁发的时间、事件以及材质等信息,最终做出判断:张振华被盗的两道圣旨每道价值不应超过10万元。
于是,根据这一判断,法院最终在2009年12月11日,依法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清晏园赔偿张振华两道圣旨损失合计9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说每道不超过10万元吗?为什么两道加起来才赔了9万?这明显才只有一半的金额。
原来,法官这样判是有依据的,他解释道:“虽然根据双方事先签订的协议,清晏园要负主要责任,但在圣旨丢失时,张振华存在明显过错,故判定双方同等责任,因而赔偿金额为原有估价的一半。”
这一判决对于张振华来说显然无法接受,因为这距离40万的赔要求着实少了太多,而且他始终认为清晏园要为圣旨的丢失负责,为此,一审结束后,他立刻提起了上诉。
但鉴于张振华又无法拿出切实有效的证据证明清晏园的主要责任,同时清晏园又坚称己方与圣旨失踪无关,如果再争论下去肯定也没有结果。
于是,2010年3月13日,淮安中院依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做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而失踪的2道圣旨也随着判决的结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或许张振汉永远也无法找到它们了。
就这样,年过七旬的张老汉只能带着9万元的赔偿金和余下的7道圣旨返回了西安,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很是惆怅,眼神里尽是不甘和遗憾。
当然,经过这件事之后,张老汉还是选择把剩余的7道圣旨安放在西安博物院(即原来的西安市小雁塔文物博物馆)内,因为他觉得不能因为两道圣旨的丢失就把剩下的也锁在家中,让大家看到张家祖先的功绩有利于激发张家后人不断进取的士气。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既然两道圣旨的价值不超过20万,那张老汉为何要在上诉的时候直接索要高达40万的赔偿呢,这会不会是贪得无厌?当然不是。
事实上,经过此前到全国各地的多次展览,张振汉的手里已经积累了一笔十分可观的财富,但他却没有为自己多花一分钱。
作为家族的长辈,张振华在拿到第一笔展览的收入时,就召开了家族会议,明确地表示:“既然圣旨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以后展览的所有收入都归张家五十多人所共有,谁也没有权利独吞。”
那这些钱最后去了哪里呢?
原来,张家有一个老宅,因为到了张振华父亲那代,张家家道中落,当起了农民,老宅也因此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这一直是张振华的心病。
眼下有了这笔财富,张振华果断提出拿钱修缮老宅,剩下的就用来修复祖先留下来的文物,作为有着良好教育的大家族,张家的晚辈们得知张振华的决定,无不欣然应允,之后,没有一个子女打过这笔钱的主意。
而张振华作为家族的长辈,心里最大的梦想就是子孙们能够考上大学,为祖国建设做贡献,他觉得这样才是重振家邦的最好方式。
所以,圣旨展览获得的这些钱,张振华还专门留了一部分,他认真地对家族的儿女们说道:“以后咱们张家每出一个大学生,我就从展览收入中拿出1000元给他,只有孩子们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多为国家做贡献,张家才能恢复往日的声威!”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张振华向世人公布家中的圣旨及其他文物以后,家族的后人中已经有不少人陆续考上了大学,而这些考上大学的子女也时刻牢记着张振华的嘱咐,踏实学习。
不仅如此,后代们还时刻关心着家族的发展,2011年春节期间,几个读大学的孙辈还向张振华建议联合有识之士共同修缮张氏祖宅,将其开发成旅游景点,从而提高家族群体的生活收入,这让张振华很是欣慰。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良好家风的熏陶和张振华的带领下,张家会出现越来越多对社会有贡献的杰出人才,而这7道圣旨也会激励着张家的后代们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