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1:13:48来源:法律常识
刘亚斌放在办公室的那把折叠床,再也不会打开了。
那是今年3月9日,他从家里搬来的。当天,沧州市发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之后的二十天里,刘亚斌一头扎进工作,吃、住都在办公室,和同事研判涉疫信息20万条。
刘亚斌曾是河北沧州市公安局运河分局合成作战中心(以下简称“合成作战中心”)和网安大队负责人,是三级警长,也是同事们口中的“刘队长”。他“半路出家”,辞去教师一职、加入公安后,从基层派出所干起,十六年的从警生涯里,刘亚斌在大街上抓过小偷,从商场里排除过炸弹,还侦破了沧州第一起电诈案。
沧州市公安局运河分局民警刘亚斌。 沧州市公安局供图
在邻居眼里,他是热心的人,曾自费给小区里的树打药治虫,连续五年给单元楼挂门帘。今年2月,作为全国优秀民警代表,刘亚斌还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仪式和开幕式国旗传递活动。
5月7日,刘亚斌因连续加班突发疾病不幸殉职,年仅42岁。5月18日,沧州市公安局党委做出决定,号召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辅警向刘亚斌同志学习。
核查20万条数据
刘亚斌生前的工位仍保持着原样。
电脑前,一本警用蓝色封面的笔记本敞开着,笔迹止于5月6日。那天上午8点45五分,合成作战中心召开全体会议,刘亚斌在会上强调,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追逃(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考核目标为每月抓捕两个逃犯。队伍管理方面,他要求大家按时上下班、值班备勤。
同事记得,那天下班前,刘亚斌往电脑里导入了一些数据,还特意叮嘱同办公室的民警张泽丰,“你先看看这些,看不懂没事,明天我教你。”
笔记本右侧,一板七片装的厄贝沙坦片降压药,少了一片。工位后侧墙角处,一张折叠床已收起。这是3月9日,刘亚斌从家里带来的。
刘亚斌的工位旁,未来得及带回家的折叠床立在角落里。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摄
那天,沧州市青县疫情防控办公室发布公告称,3月8日,该县一居民确诊新冠肺炎。流调数据显示,该居民曾11次到沧州运河区活动。此后,沧州市主城区开始了全员核酸筛查,合成作战中心也承担起了辖区内疫情大数据的核查工作。
对梳理出的每条流调信息,民警都要通过电话查找第一密接人员,询问受访人所在具体位置、是否已做核酸、是否已被隔离等,逐一登记。对未被隔离的,要提醒对方不要走动。最后,将数据整理好,上报运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数据信息的下发,一般在晚上十点左右。作为数据核心研判组成员之一,刘亚斌常带领团队核查数据到凌晨三四点,早晨七点又起床,进行汇总上报,几乎没有多少睡觉时间。有一天,刘亚斌正眯着眼、躺在床上,伸出床边的一只手里还握着手机。突然,“啪”的一声,手机滑落在地,他一下子被惊醒。
运河公安分局副局长胡伟记得,3月11日凌晨3点,上级发来紧急通知,需要一张运河区流调溯源图。从4点到早上6点半,他和刘亚斌等几位同事在办公室,边讨论、边向图里填信息,脚还得来回走,“当时那个困劲儿,一不走动就能睡着。”
那天早上,刘亚斌把溯源图打印好,送往上级单位,又半路返回,修改了一遍。整整24小时,大家都没有合眼。
截至3月28日,沧州中心城区解除临时性交通管制措施、恢复正常通行秩序,疫情下的二十天里,据运河公安分局统计,刘亚斌带领团队共核查数据20万条,准确研判第一密接人员128人,撰写10份流调报告。核查过程中,他们还抓捕了10名在逃嫌疑人。
民警刘亚斌。 沧州市公安局供图
越用越厚的笔记本
做警察,刘亚斌并非科班出身。
他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曾在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当了三年教师。在好友和同事眼里,他过着稳定又优越的生活。
高中校友栗向华回忆称,上学时,刘亚斌是班里的团支书。因为父亲、哥哥都是军人,从那时起,他就有一个制服梦。为了考军校,刘亚斌还做了近视眼手术,但最终因高考分数不理想,与军校失之交臂。
栗向华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司法警察。一次,刘亚斌来他单位玩,一定要借一副手套看看。拿在手里后,来回倒腾,舍不得放下。还不过瘾,刘亚斌又借他的警服穿,对着镜子照来照去。
2005年,刘亚斌迎来了人生的转折。他辞去了教师一职,通过四级联考,加入运河公安分局,终于圆了制服梦。他从基层派出所干起,四年后,调入该局刑警大队。时任刑警大队教导员胡伟曾问他,“是什么原因让你放弃教师岗位,选择当警察?”他回答说,“已当了三年教师,不想再安于平静的生活,就想到公安来侦查破案。”
胡伟印象里,在办公室,刘亚斌能坐得住,总在电脑前专注地盯着屏幕,一双眼睛看得通红。一旦攻破一个技术难题,或发现一个线索,他会激动地拍着桌子跳起来。
在办案现场,他又有股子冲劲儿。刘亚斌刚到责任区刑警队时,负责带着几名辅警,巡逻辖区,打击路面违法犯罪活动。他的辖区是运河区市场街——一个商业集中、人员密集的地带,“那一带常活动的小偷、老贼,少说也得有几十个。”胡伟说道。
有一次,胡伟和局领导一同乘车到上级单位汇报案情,路过沧州解放桥头,透过车窗发现,刘亚斌正飞奔着追赶一个年轻人。他向局领导说,“看,那是新调来的民警刘亚斌,应该正追嫌疑人呢。”领导看了一眼,“这小子行啊。”于是,两人下车,增援堵截,嫌疑人被顺利抓捕归案。
胡伟觉得,刘亚斌办案让人放心。对每一起案子,刘亚斌都会尽力调取现场及附近的监控视频,从中寻找线索,还会截取嫌疑人的图像,打印出来,贴到笔记本上。嫌疑人的特征、相关信息,还有受害人的情况,他都写得清清楚楚。所以,刘亚斌的笔记本有个特点,“越用越厚。”
刘亚斌的笔记本,内容停更于5月6日。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摄
除了治安案件,刘亚斌也曾多次侦办大案、要案。这也意味着,他时常面对危险。不仅车被嫌疑人撞击过,刘亚斌还当过一回“排爆手”。
那是2013年,沧州渤海商厦发现了一枚绑着汽油桶的炸弹。刘亚斌和同事用防爆毯裹着炸弹,将它从商场移到皮卡车上,然后迅速驾车,将其转运到空旷的安全地带。他和同事刚退到安全区,“轰”的一声,防爆毯被炸开一个大洞。
他和同事吓出一身冷汗,不禁后怕:如果爆炸发生在商场,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过了一会儿,他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离死亡有多近。
做信息化办案的“破冰者”
爱琢磨,是同事对刘亚斌公认的评价。
刘亚斌生前撰写的一份汇报材料显示,2008年,他研究追逃系统时发现,很多嫌疑人被多地上网追逃,有些是取保候审期间被其他办案单位上网追逃。若原办案单位不进行比对,不一定知情。
发现此漏洞后,他与同事们连续多日进行比对,一次性筛查出全国3000多名已羁押、取保逃犯。这个结果引起了河北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在逃人员比对专项行动也由此开展,后来成了一项常态化工作。
刘亚斌生前工作单位。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摄
胡伟记得,2009年,国内电信诈骗案初发,刘亚斌参与侦办了沧州第一起电诈案。当时,有些外地犯罪嫌疑人流窜到沧州,在街头发放“特价卖车”小卡片作“诱饵”,购车人一旦“上钩”、交款,便发现已经无法联系到犯罪嫌疑人,买的车更是没有着落。
案发后,刘亚斌对辖区旅馆住宿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后来又扩大线索范围,终于锁定了该团伙的五名主犯。由于五人作案后已返回湖南,专案组立即南下,进行抓捕。
时值南方梅雨季节,湿度大、气温高。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刘亚斌租了一辆摩托车,穿着雨衣、戴着头盔,每天穿梭于山间小路,在嫌犯所在的村庄里化装侦查。每天回到宾馆后,脱下雨衣,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一拧就出水。
其间,刘亚斌多次与嫌犯正面相逢。经过26天的侦查,他把嫌犯的活动规律、家庭位置及家庭成员信息全部侦查清楚,并绘出了五名主要嫌犯的组织架构图,将该家族式诈骗团伙一网打尽,受害人被骗的资金也被全额追回。
刘亚斌生前参加警务培训。 沧州市公安局供图
结案材料中,刘亚斌这样写道,“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能更改手机号的网络软件,信息化作战已经成为摆在面前、不容回避的任务。”
刘亚斌的确富有预见性。没多久,信息和数据在办案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出来。2012年,运河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发现,近两年,有不少来自汽车租赁公司的报案,犯罪嫌疑人租车后,失联、不归还车辆,有的还将车转卖、抵押。刘亚斌想到,这些车都有GPS定位,行车轨迹汇集起来,可以建成一个实用的数据库。
数据库建成不久,运河公安分局就收到了来自廊坊大城县公安局的协查通报:犯罪嫌疑人租赁了一辆商务车,运载着偷盗来的红木家具,从大城县开进沧州。由于路面监控系统并不完善,线索不多。刘亚斌便调用自己的数据库进行定位,发现该车曾去过沧州一个小区,没费多少劲,他便在小区一个地下室找到了被盗家具。
没多久,他又收到汽车租赁公司的消息,犯罪嫌疑人当天又租了一辆车。刘亚斌通过数据库查看轨迹发现,该车在晚上12点抵达了另一个家具店。
他紧盯嫌疑人藏赃小区。凌晨两点,两名嫌疑人终于驾车现身。打开车门后,他发现了满车家具,事后经鉴定,被盗家具价值25万元。到了早上,他给家具店老板打去电话,对方还不知店中被盗。
2020年9月,刘亚斌带队成立合成作战中心,旨在为各类案情的研判提供技术、信息支持。今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在沧州市公安局举办的“我做的群众最满意的一件事”演讲活动中,刘亚斌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说——
“在海量的信息化碎片里,埋藏了大量能够被我们所用的有效证据,也提供了能够迅速打开案件侦办局面的突破口……我愿意成为一名信息化办案的‘破冰者’,冰层再厚,也别有畏难心理,只要我们勇敢地敲下第一下,凝神聚力不断地敲击下去,再厚的冰层,也会产生裂缝,也会露出下面清澈泉水的本来面目。”
刘亚斌生前使用的法律工具书。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摄
“我想多陪陪他”
在同事们眼里,刘亚斌是贴心的队长。
一次,同事李荣等5名民警去西安押解嫌犯回沧州。顺利完成任务后,“刘队长还专门开车去车站迎我回家,同行的4名民警羡慕地说,‘还是你们队长好。’后来,刘队长把大家一起送回了家。”
但他似乎对家人亏欠太多。疫情期间,刘亚斌一天24小时在单位。张泽丰记得,一天晚上,刘亚斌接到了妻子赵晨光打来的视频电话,4岁的儿子因为牙疼,没法吃饭,脸也肿,正哭闹个不停。刘亚斌说,“医院不接诊了,也没法看病,就先吃点消炎药吧。”妻子无奈,对孩子说,“你看,这还是你亲爹吗?”
但刘亚斌尽可能地呵护着这个家庭。读高一的女儿因数学成绩不理想,被妈妈责怪了几句,委屈地找爸爸诉苦。他安慰女儿,“妈妈对你取得的进步很高兴,只是帮你分析数学没考好的原因,这样以后才能考得更好。”挂了女儿的电话,他又给妻子拨过去,提醒她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法,要多鼓励,少批评。
3月2日,刘亚斌受邀为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课。 沧州市公安局供图
虽然工作忙,除了自己的“小家”,他还关心着“大家”。他居住的小区里栽了不少梧桐,每到夏季,树上就往下落虫子。居民记得,刘亚斌自费买来高压喷雾器,给树打药治虫。他还会给自己所在的单元楼挂门帘,家住一层的王大妈印象很深,“连续五年了,刘亚斌都自费给大伙买门帘。尽管跟他说过很多次,住户可以平摊钱,但他都不让。”
今年夏天,新的门帘买好了,还没来得及挂上去,5月7日,刘亚斌因连续加班突发疾病不幸殉职,年仅42岁。
从警十六载,刘亚斌四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河北省特等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还参与了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冬奥会开幕式上,他还作为176名国旗传递者之一,站在了“鸟巢”(国家体育场)中央。
今年2月,刘亚斌参与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 沧州市公安局供图
“亚斌生前的工作已得到组织认可,该有的荣誉都有了。”他的父亲要求,丧事从简,谢绝一切捐款。
5月7日、8日,沧州连续两天下着小雨。依照当地风俗,人去世后,要搭建灵棚。妻子赵晨光觉得天气不好,不愿前来送别的人在灵棚下受罪,便也不讲老规矩了。“他平时忙,没时间,现在我想多陪陪他,再说会儿话。”
同事们一起,在单元楼门口,挂上了那片崭新的门帘。眼见着,小区里的梧桐,也生出一把把嫩绿的枝叶。民警杨艳昭说,刘队长生前还带大家锁定了一个在逃人员,他走后的第四天,该逃犯被抓捕归案。
“可惜,队长没能等到这一天。”
刘亚斌生前买的门帘,同事们帮他安装好。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摄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编辑 彭冲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