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21:57:30来源:法律常识
就民事诉讼纠纷而言,打官司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包括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精力消耗、人情往来和各项经济支出。”因为支出不是定量而是变量,所以就有了本次关于讨论“如何降低诉讼成本”话题的意义。关于这个话题,笔者很早之前就有了摆弄键盘的想法,但是因为牵连很多关联问题,若一次性铺开叙述,内容过于庞杂, 直到今天,法律服务的知识体系已搭建完成,才具备以下完整叙述“如何降低诉讼成本”的条件。故在本文中的个别处插入引申文章,以便于更详细的说明该部分内容。
延续上一篇《如何降低诉讼成本之诉讼费篇》 的内容。
诉讼代理业务的律师费是指律师为委托人代理法律事务而收取的报酬,如无特别约定,这个费用不包含办案经费,例如为处理受托事务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通讯费等支出。笔者曾构建有《为“指引您如何购买法律服务”而构建的知识体系》,介绍过“如何签署法律服务合同及如何支付律师费”, 标题节选如下:
1、律师费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律师的报价是各不相同。可以将不同地区的当地司法及物价部门颁布的律师收费指导价文件(计算规则表附后)作为律师费计算的参考,按标的查询:《比较不同地区的律师收费差异/如何购买法律服务系列谈(4)》 2、“普通代理收费”和“风险代理收费”两种计费方式,该如何选择?《如何购买法律服务系列谈(1)哪种计费方式更有利?》 《购买法律服务可能踩到哪些坑系列(4)关于风险代理收费》 3、有关律师费的增加及不能退还的风险:《遭遇反诉时,律师费增加的风险/购买法律服务系列谈(9) 》 《购买法律服务可能踩到哪些坑系列(1)律师费为何总超支?》 《购买法律服务的退费风险 》 《购买法律服务后的退费风险/案例篇 》 4、成为“被告”或者“反诉被告”时的律师费难题:《做被告时,如何约定律师费最有利?/购买法律服务系列谈(8)》 《遭遇反诉时,律师费增加的风险/购买法律服务系列谈(9)》 5、法律服务合同不足以保护委托人的利益:《找律师的难点(2)能靠法律服务合同保护自身权益吗?》 《购买法律服务可能踩到哪些坑系列(2)法律服务合同的解约风险 》 …… ……
因为律师代理费没有统一标准,都是协商完成的,所以存在弹性空间。过往文章有关律师费的思考更多关注于“律师费的增加风险”及“律师费的返还风险”,本文聚焦于如何节省律师费做相关思考性指引,以下十种方法,请关注原理,具体以什么方式来实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智慧与方法。
单就个案合作,很难争取得比较优惠的价格。因为诉讼服务需求是低频的,很多人一辈子进不了一次法院大门,由此决定了大部分自然人客户与律师之间的单次博弈关系。所以,常年有法律需求的公司企业会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笔者在2021年12月4日所写的文章《公司企业该如何就具体案件选聘代理律师》中曾有过介绍。
笔者在2022年3月21日所写的文章《如何区分律师:律师的不同画像/购买法律服务系列谈(6)》中有提及:律师是存在阶层等级、有不同的专业分类和社会分类,身上标签越多,定价越高。看标签是否有利于案件,基于案件特性匹配律师,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专业化程度高的案件,在专业细分领域寻找有同类办案经验的律师。常规民事案件,不排斥万金油式的老律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可以考虑性价比高、服务态度好的年轻律师。
即便是生意场上的老江湖,也吃过这样的亏:通过身边熟悉的A介绍B,最终跟C或D商谈付费,签署的委托代理合同由E律师执行。虽然老板们自认为付了很高的律师费,但办案律师实际到手多少,永远是一个迷,但这决定了律师的重视程度和后续投入。湖南方言里,把"空手套白狼"的中间商形象称之为"提篮子的”,我们不能主观认定所有介绍人都从中牟利,但通过熟人介绍律师本身是基于信任的传递,而人际关系链越长,信任链就越脆弱。否则,在律师眼中,你基本等同于一个普通的陌生客户。
因此,对于律师的选择,背后关系网越简单越好。然而,律师行业对没有资源的客户,不怎么友好。大部分的普通人在法律服务的获取途径上存在困难,其实,通过人际信任背书并不靠谱,这里不再展开,欢迎翻看笔者在2022年5月12日发表的文章,系统了解《购买法律服务会有哪些“烦恼”?》。
律师的办案成本是自己的时间付出,以管辖法院为轴心,办理本市案件和办理跨市跨省案件,律师所消耗的路途时间差别极大。时间成本直接决定律师费的高低。有时候,异地律师的报价表面上看起来与当地律师报价一致,但增加部分会隐含在差旅费条款中。例如出差办案,按照2000元/天/人的标准另行支付差旅费。因此,尽量在管辖法院所在城市选择律师。有一种情况除外,委托不发达地区的律师办理发达地区的案件,扣除差旅成本仍然很划算,在前文《2021年全国律师人均创收排名以及数据价值分析》中有相关分析。
律师事务所跟其它服务行业(例如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很不一样,组织关系偏弱、员工地位更独立。了解行业特定有助于您与律师之间的沟通及合作。在前文《如何购买法律服务系列谈(2)怎样选择诉讼律师?》中曾介绍过:律师会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在案件中的分工合作:有老板带队,也有临时搭伙。也不是所有案件都需要依靠所谓团队力量才能办得更好。某些情况下,一个案件委托两名代理律师,可能并非因为工作量太大及内部专业分工,更可能是基于“分账”的原因。委托两名律师来代理案件,也会成为报价贵一些的理由。如果是师傅带徒弟(实习律师)的情况则应排除在外。法定情形,必须同时委托两名律师,例如刑事案件的律师会见,必须有两名律师在场。
本文开头有提及:“诉讼成本”中的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之间存在关联,想少付钱就多出力。可以尝试与律师沟通,把自己定位为“客户+律师助理”,大量分担在诉讼中的事务性工作、杂务,例如打印复印装订、标准文书的制作、同法院往来文书传送,甚至当事人在律师指导下去法院办理立案手续。方便于律师将时间集中在专业化程度高的工作上,以节省律师宝贵时间来换取收费上的优惠。
民事案件会经过几个程序,一审程序、二审程序、执行程序等,但实际上,不是所有案件都会走到最后。因此,提醒您关注律师费报价的构成,有些律师为了提前收到更高的律师费,故意采用总包的方式报价,即一口价包含所有程序。例如开庭前收取十万元律师费,案件一审、二审和执行程序都不再另行收费,有些狡猾的律师,在代理被告方的民事案件时,甚至把执行程序写入委托代理合同中。基于多个程序来合并报价,收费自然高一些,如果案件在一审结案(调解或不上诉),没有后续程序,律师就省事了。
因此,请律师重新按程序分开定价,双方在合同中提前约定每个程序的律师费金额,若后面的程序未实际发生,则不支付律师费。或者约定在以下情况退还部分律师费。示例如下:
双方约定合同签署后,委托人预付十万元律师费,发生以下情形时,按比例退还部分费用:(1)通过寄送律师函、庭前沟通谈判等方式,达到诉讼目的,退还80%;(2)对方收到传票后,庭前双方和解,达成诉讼目的,退还60%;(3)一审庭上调解,达成诉讼目的,退还30%;
按诉讼标的额计付律师费,分普通代理和风险代理。如何适用?可详见笔者2022年2月14日发表的《如何购买法律服务系列谈(1)哪种计费方式更有利?》,2021年12月26日发表的《购买法律服务可能踩到哪些坑系列(4)关于风险代理收费》。在此补充三个要点:
(1)【半包法】风险代理收费模式分全风险(与回款结果挂钩)和半风险(与判决结果挂钩);全包的收费自然更贵,请原告基于被告未来是否具备偿债能力作为选择标准。
(2)【组合法】普通代理收费和风险代理收费的组合设计。示例,原告主张100万合同款及100万违约金。将其中100万按普通代理收费模式计算律师费,在开庭前支付;剩余100万违约金采用风险代理收费模式,根据判决结果,在审判终结后支付。
(3)【比例法】风险代理的比例,基于诉讼请求金额的难易程度来设计。
示例,按利益最大化原则计算的诉求金额为1000万元,再基于法律分析及相关证据,1000万中包含:大概率能被支持的500万、有可能被支持的200万元以及较难获得支持的300万元。可据此这样设计风险代理模式的律师费:终审判决支持的诉求金额在500万以内部分按5%计付律师费,500万至700万之间按10%计付律师费,超过700万以上部分按15%计付律师费。
法律服务过程中,供需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在2021年12月1日所写的文章《为何说法律服务行业属于供求双方信息高度不对称?》中有过介绍。客户只有对律师的个人信息掌握较多,才可能占据谈判优势。尤其需要获取律师过往的执业数据,这非常重要!具体详见2022年5月30日所写的文章《如何用大数据判断律师是否靠谱?》及有关法律服务信息的视频输出,学习解读律师执业数据,再基于个人智慧及经验灵活运用。
示例A:不缺案件的马律师对案件和客户比较挑剔,反之,与时间比较空闲的孙律师洽谈时,更容易讲价。因此,这需要通过从律师近些年的办案数量及其它线索来判断。
示例B:执业数据显示梁律师过往没有办理过类似案件,但你又比较信任梁律师。因此,愿意将案件交由梁律师代理。梁律师通过办理该类案件获得新的办案经验,甚至会认真办理案件以便于获得成功案例,将来容易承接同类案件。基于信息对称,梁律师才愿意在价格上给予你适当优惠,双方互惠互利。
例如:在2022年5月24日所写的文章《为“指引您如何购买法律服务”而构建的知识体系》中提及的团购模式和成本转移模式。基于话题热度,后续会考虑就此部分内容再做一篇更详尽的专题。
本文以上内容是购买法律服务知识体系中有关如何降低律师费的研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笔者开启[购买法律服务说媒体号]是本着客户方的立场出发,专注于法律服务领域,输出与法律服务有关的文章,包括但不限于:
如何看待律师行业及法律服务市场中的问题?
如何选择律师及评价律师工作?
如何与律师事务所签署更有利于客户方的委托代理合同?
如何对律师费条款进行更公平更合理的设计?
如何转移或降低诉讼成本,尤其是避免律师费的不合理增加?
如何解决因行业信息不对称给法律服务消费者带来的困惑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