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有没有被监狱减刑,取保候审就一定是刑事案件

时间:2022-09-28 09:47:07来源:法律常识

作者:林律师@林林民商经济案件研究

本文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刑事案件当事人取保候审就一定代表着缓刑吗?不一定

如题所述,在刑事案件中,解除当事人的羁押状态,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并不一定意味着案件最终判处的刑期一定会适用缓刑。

首先,可以先了解一下双方的概念和含义。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公检法机关对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的法定强制方法。取保候审的当事人会被释放,需要提供保证金或者保证人担保,保证当事人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并且随传随到。强制措施除了取保候审外,还包括拘传、拘留、逮捕和监视居住。

缓刑,意为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于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可以理解为对犯罪分子设置的考验期,如在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没有违反缓刑的规定或者发现其他未判决的罪行等情况,则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取保候审的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十七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2020修正)》第72条)

从上述的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取保候审的考量因素并不包含缓刑,所以即使当事人被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也不一定意味着最终会宣告缓刑。

刑事案件当事人取保候审就一定代表着缓刑吗?不一定

在司法实务中,有部分案件的当事人在侦查阶段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就取保候审了,最终侦查机关撤销案件,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至此案件终结。

但在实践中其实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件实例,当事人虽然可能在侦查期间仅被羁押不到30天,就被采取取保候审了。但案件到了审判阶段后,最终被判处了实刑,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到看守所或者监狱等执行剩余的刑期。

当然,后面的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除了与案件事实、证据、程序、法律等多方面的案件本身自有的条件不能满足宣告缓刑外,与目前正在开展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为降低审前羁押率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也是密不可分。

因刑事案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除了个案情况的特殊性外,外部刑事政策与制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案件的走向。故在办理刑事案件时,辩护律师应当向当事人充分披露及告知案件的各种可能,以助当事人了解案件动向,也能适时调整心态应对。

注:本文整理完毕于2021年12月6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告知。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人联系。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