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09:41:33来源:法律常识
8月11日上午,北京高院召开营商环境5.0版改革成效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理念、创新举措和亮点成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9月1日起,北京降低小额诉讼案件受理费标准至每件仅10元,同时支持“胜诉退费”,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申请撤诉的,收费标准降为0元。
小额诉讼每件收费10元
8月1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高院发布会上获悉,为切实抓好人民群众关注的“小问题”,北京法院在降低成本、提质增效上精准发力。
北京高院副院长刘双玉介绍了关于营商环境改革举措5.0版的新举措和亮点成效,其中包括降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受理费标准。
她表示,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暂时降低小额诉讼案件受理费标准的通知》,自2022年9月1日起至国务院暂时调整适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相关规定结束之日止,北京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受理的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按件收取受理费,每件10元;其中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收费标准降为0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通过联合发文的形式,明确降低小额诉讼案件受理费标准。严格落实“胜诉退费”。出台《北京法院诉讼费收缴及退付办理暂行规定》,明确原告根据生效裁判申请退还预交的案件受理费的,法院依法、足额退还。
涉外审判注重引入外籍调解员
在涉外审判机制方面,刘双玉介绍,北京成立了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是全国第二个在地方成立的国际商事法庭。未来将加强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建设,加强与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对接机制建设,注重引入外籍调解员。
鉴定评估制度方面,北京高院联合市司法局、行业协会,在全国率先发布两批《委托司法鉴定评估规范指南》,明确各鉴定事项的具体含义、鉴定程序、技术标准、技术材料及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指南》涵盖了北京法院95%的委托案件和常见类型,一般鉴定评估案件专业机构平均用时从2018年的109天缩短至30天。
新建机动车路侧停车查控系统
刘双玉在发布会上提到,关于财产处置力度方面,在法院执行工作的实践中,查封被执行人名下车辆不难,但想实际找到并控制车辆就不是个容易事儿了。营商环境改革举措5.0版中,新建了机动车路侧停车查控系统,推送查封车辆路侧停车动态;北京法院与市交管局(市车管所)开通司法查控专线,畅通在线办理车辆查封、解封业务渠道,平均提高效率50%。
同时北京法院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签订文件,共同推进实现对被执行人住房公积金的在线冻结和查控;同时使用上线执行案款、线上发还系统,严格管控案款认领、提存、发放等重点环节,确保具备条件的执行案款在法院收到后20日内完成发放,使胜诉当事人权益得到及时兑现。
去年网上立案同比增长57.3%
刘双玉介绍,北京法院在电子诉讼平台功能的便利度上予以优化,实现对当事人的“引导式”网上立案,实现与北京市律协智能办公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与律师办案系统的账号、身份认证的互认。
据了解,2021年,全市法院网上立案39.8万件,同比增长57.3%。2022年上半年,全市法院网上立案数占同期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量的82.9%。“北京法院集约送达一体化平台”不断优化,推行司法专递面单电子化改革。司法专递面单电子化改革已经启动,明确电子化面单归档效力,由邮政公司将法院专递面单进行电子化,通过系统对接后回传给法院,便于法官实时掌握邮寄进度,加快庭审排期。还完善了电子文书材料归档制度,制定并出台《北京法院电子诉讼档案管理规范》及配套文件,明确电子文书材料直接归档的业务流程和效率,并覆盖全市三级法院。同步深化数据互联互通,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子律师调查令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服务,便利律师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
关注
北京破产法院成立以来化解各类债务5500多亿元
刘双玉在发布会上介绍,北京法院率先出台预重整的规范文件,推动庭外债务重组和重整程序的有序衔接,通过重整价值识别审查、协商谈判、投资人引入等工作,提高重整成功率。自北京破产法庭成立以来,先后挽救46家企业,共引入投资1500多亿元,化解各类债务5500多亿元,帮助800余家企业持续运营,稳住9万余名职工工作岗位,重整功能提前发力,为企业尽早化解债务危机提供了司法保障。
同时北京法院探索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程序。针对中小企业流动性不足、融资困难、企业经营人身依附性强等不同于大型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专门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挽救程序,简化流程环节,缩短部分程序周期,抓住企业挽救的“窗口期”。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法院成功救治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34家,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资源等发展新动能。探索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制度。针对企业集团、关联企业破产重整难题,率先制定《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工作办法(试行)》,合并资产和对外负债,以集约化的司法手段提升重整效能。
发布会上刘双玉透露,今年依托府院协调机制,北京法院与相关市级政府部门,联合出台管理人履职保障文件,涉及8个方面、32项具体措施,完善破产管理人履职保障体系。推出管理人信息查询“一件事”线上集成服务。探索重整期间企业信用修复、破产案件财产解封及处置、破产企业不动产容缺处置以及土地资产有效盘活等创新性改革;制定债权人推荐管理人工作办法,落实破产费用援助资金,逐步解决管理人履职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支持管理人专业化发展。出台管理人考核工作规范,制定管理人执业行为规范和自律规则,建立管理人常态化培训机制,让更优质的专业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强审判专业化建设。在北京破产法庭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破产审判研究基地,不断完善简案快审、破产网拍等工作机制,逐步实现破产审判全流程网上办理,破产案件审理用时大大缩短。经北京破产法学会第三方评估,2021年北京破产清算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由上一年度的313天缩短为201天。北京市首例上市公司(北京华谊营销顾问公司)重整案仅用时49天,重整计划执行仅用时15天,较全国92家上市公司重整案件平均用时节省178天,打造了上市公司重整的“北京速度”。
文/本报记者 王浩雄 统筹/孙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