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6 09:47:27来源:法律常识
◎文/图 新法制报记者刘尊爱 刘占明
中国江西网讯 赣州是江西省的南大门,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纠纷纷至沓来,但近年来赣州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连续六届评为“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市”,连续四届荣获中央综治“长安杯”,是江西唯一连续四届获得“长安杯”的城市,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我们的秘诀之一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发动和依靠群众,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了以‘首问负责、一站服务、三治并举、就地解决’为核心内涵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赣州模式’,将大量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近日,赣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马玉福表示。
南康区劳动争议服务中心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仲裁
涌现一批接地气的调解团体
“何师傅,彭某的儿子撞到我母亲不承担责任。”一阵急促的言语打破了社区居委会的宁静。
面对洪城巷住户曾某,何敬英递了把椅子,端来了一杯白开水给他。
“别急,什么情况你慢慢说……”调解就此展开,这是一起交通肇事,肇事者谢某是洪城巷居民,去年4月驾车撞倒黄某,导致黄某住院治疗,双方经协商解决,但肇事方一直没有兑现医疗费。
何敬英马上把几方约到社区调解室,通过正确引导,换位思考,三方最终达成协议。
为居民调解纠纷的何敬英是章贡区解放街道洪城巷社区“老师傅调解室”调解员。从事基层调解工作以来,何敬英共调处矛盾纠纷30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8%,实现了辖区“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在赣南的客家风俗里,‘老师傅’是对道德高尚、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老者的尊称。”章贡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张小东表示,“目前已选聘了279位‘老师傅’调解员,确保镇(街道)至少两名‘老师傅’,村(社区)、行政调解单位至少1名‘老师傅’,实现了‘老师傅’在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及调解职能单位的全覆盖。”
同样,在瑞金市壬田镇,有一支由19名热心、公道、正派的“五老”组成的特殊队伍,他们踩着自行车,穿着红马甲,在田间地头、在厅堂灶前奔走,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这群老人便是“夕阳红”服务团成员,组建一年多来,化解了300余件矛盾纠纷。
如今在赣州,像“老师傅”调解室、“夕阳红”服务团等群众自治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百姓话有处说、理有处讲、矛盾有人解。
“我们紧紧抓住‘枫桥经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核心要义,全市着力转变社会治理模式,探索建立了具有赣南苏区本地特色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举的新路径,让社会治理扎根于深厚的群众土壤之中。”赣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肖福云表示。
打造一批品牌调解工作室
寻乌县文峰乡叔伯兄弟黄某锦与黄某会因祖屋产权一事引发纠纷。
“你们不该因为钱财而影响兄弟情!”在廖建强的反复劝说下,兄弟俩重归于好。
廖建强是寻乌县文峰乡司法所所长,“廖建强工作室”创始人。30多年来,廖建强调处的案件达3000余起,调解成功率及履约率达100%。他也获得省、市、县优秀人民调解员、全省“十佳先锋”、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崇义县横水镇,“邱联钧调解工作室”深受当地群众信任。工作室负责人邱联钧现年57岁,从事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30余年。自工作室成立两年来,已调解矛盾纠纷2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6.8%,实现了辖区内“矛盾不上交”。
像这样“叫得响、做得好、信得过”的品牌调解工作室在赣州还有很多。如“朱秀英工作室”、“五井工作室”……
“通过打造品牌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扎实的调解功底、亲和的个人魅力和群众信赖等优势,提升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肖福云说。
成立一批专业调处组织
南康区是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各类劳动争议案件也逐年增多。
为此,南康区委政法委牵头在区人社局高标准组建了全省首家集“三调联动、劳动仲裁、法庭速裁”于一体的区劳动争议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破解劳动争议案件处置难题。
“仅2017年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纠纷1898起,通过调解方式化解1422件,仲裁326起,诉讼147起,劳动争议年信访量大幅下降。”南康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钟春莲说。
同样在章贡区,针对中心城区人、车、路及交通事故增长的现实,章贡区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章贡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处中心,实现道路交通事故首问负责、一站服务、就地解决。中心成立以来,调解结案13456件,调解成功率98.9%。同时,为提高道交纠纷治理的智能化水平,由法院与交警、保险监管机构以及调解组织、鉴定机构、保险机构共同配合,在全省率先试点启用“道交一体化”处理平台,促进纠纷的全程在线高效化解。
劳资、交通、医患、征地拆迁、环保等,既是矛盾纠纷的多发地,也是风险高、极难啃的硬骨头。为此,赣州组建了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资纠纷等专业调解组织,建立了“一站式”纠纷调解中心,并选派“行家里手”充实调解队伍,实现了“一个平台统一受理、各种手段综合调解”的多元治理模式,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也迎刃而解。
强力推进四级综治中心建设
2017年10月上旬,数十名外地农户来到定南县综治中心,反映某粮油公司长期拖欠稻谷款不支付。定南县综治中心立即调度相关职能单位,并委派调解人员对纠纷进行调查核实,即时通知公司法人代表与农户代表座谈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2016年以来,赣州按照“实体、实战、实用、实效”的要求,强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建成四级综治中心4192个,并把各级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指挥中心、调度平台和中转枢纽。
在组建综治中心的过程中,赣州还把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扶贫、司法鉴定、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一并进行了整合,“一站式”首问制为群众提供服务。
记者采访时注意到,赣州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不论是各级综治中心,还是各行业、专业调解中心,心理咨询室是其中的一项“标配”,很多调解员同时又是心理咨询师,调解专家库中也必然有几位是心理专家,“攻心之举,事半功倍”更是成了当地调解组织的广泛共识。
“通过搭建工作平台,创新运行机制,转变治理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赣州市综治办副主任说。近3年来,赣州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5万件,调处成功10.76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3.56%。
今年6月,中央政法委综治二室主任陈显辉在赣州调研时说:“赣州的做法有创新、有特色、成体系,接地气、顺心气、聚人气,充实和丰富了‘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是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一个举措,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