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08:41:39来源:法律常识
随着借贷纠纷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抱怨社会诚信度没有以前好了,甚至以为是法律偏袒、法院不公、律师出馊主意造成的,实际上,对于债权人(债主)来说,抱怨别的一点用处都没有,债主最应该反思的不是社会风气,而是应该认真反省自己,自己做的是不是很不到位,简单列举如下,请债权人自己对号入座,自己借出去的钱,自己不注意风险,埋怨别人是于事无补的:
【注:1️⃣本文有些话,可能不一定让所有人看着都心里舒服,如果对方拖欠不还款,你既想要情分,又想给对方压力还款,本文不适合;2️⃣本文适合在合理合法范围内,保障自己合法权益为主要目的的人群,不适合在乎面子超过在乎追债的人;3️⃣本文是大白话,嫌文字浅显的读者请绕行,认为自己是法律大咖懂得一切人情世故的人,也请绕行】
无论借条或是欠条,都可以作为借款的凭证。借条和欠条体现的是债权人的权利,债权人自己应当认真起草对追债有利的文书,如果借条或欠条写的不好,就会为收款埋下隐患,民商事风险防控领域知名律师赵力加曾经表示,追求借条或者欠条的完美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再完美的文字碰到不诚信的借款人或无赖,如果最终钱没有办法要回来的话,借条跟废纸没什么两样。所以对于债主来说,收回钱才是硬道理,收回钱的凭证是借条或欠条,但是靠不靠谱的不是借条的写法,而是欠款的那个人的人品。当然,债权人因为相信借款的人品,不打借条,那样不还款的风险增大了100倍。
前面提到了借条和欠条是借款的凭证,借款之前首先应当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评估钱款面前的诚信水平,单单凭借平时吃吃喝喝的“朋友”关系,拉不下面子拒绝就借给对方人民币,对别人是负责任了,但是明显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因此,如果在乎是否还款,建议问清楚借款用途,了解对方工作和收入的基本情况(工作单位及大概的薪水评估),对方的家庭情况最好也要有个大致了解,如果借款人平时爱好打个牌或者近期债主经常登门,就需要谨慎小心了,风险是各种各种的,不能完全列举,但是哪些可能影响还款,相信债权人有能力辨别。
虽然有借条,也要尽量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对方通过微信提出(需要打电话核实,是否被骗),则要保留截图,最好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电话核实借款信息时,最好录音。不要认为保留证据是不信任对方,把钱借给对方就是对他最大的信任了。
很多债权人在抱怨借款人不诚信,借钱不还的时候会说,都过了两三年了也不还,要不要去告他?对此,赵力加律师说,债权人一定要比债务人更加在意对还款期限的约定,对于债务人来说,晚还款可能更让他经济宽裕,所以会首选晚还款,但是对于债权人来说,逾期还款本身就是风险,谁能保证过一阵子他还有没有能力还款呢?所以,债权人一定要在还款期限到来时,第一时间询问催款,如果还不了全款,起码要求先还一部分,最好不要认可“过阵子一次性还款”的说法,有多少先还一部分,约定尾款什么时候一次性还清,并且要补充一个借条或者欠条【重新对账,标明还有多少钱没有还】。赵力加律师特别提醒,重新打借条,注意一个字“还”,这个字可以表达两个意思:还(hai)欠款100元,和还(huan)欠款100元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总共借10000万,有一句是已经偿还了9900元,另外一句的意思是还有9900元没有偿还。
如果债务人逾期3-6个月没有还款,仍然是一拖再拖的口气,建议就不要等了,避免夜长梦多,不要认为拉不下面子,如果逾期后对方每月都能还一部分,那是诚意的一个表现,如果没有还一分钱,那这个朋友可能并没有把你当真正的朋友。【稍加留心就能发现一个问题,有的人借钱不是跟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借,有时候他最亲最近的朋友反而不借,偏偏向平时不远不近的关系的人借钱,这没准藏着一个心眼:他觉得短期还不上,怕影响了最重要的人的关系,所以选择向不是最亲近的人借,过期不还得罪的不是关系最铁的人。】所以,如果超期3-6个月没有还钱,可以考虑起诉了,因为打官司可能也需要好几个月才出结果呢,但是这需要你考虑,你还要不要这个朋友,如果你觉得你们的关系比钱重要,他不还钱,你一点不在乎,那就当你捐给他了,也没有关系;如果你觉得他还不还钱会影响你还愿不愿意继续跟他交往,那别犹豫了,直接起诉吧。
1、注意在平时保留追债的记录,微信、短信、电话(录音)等都可以,如果是现金转账,一定要及时补充给过钱的证据,避免后期扯皮。
2、过期不还款,尽早要求重新打借条。
3、一次性还不起,同意分期付款,毕竟装到兜里才算真的是你的钱,挤牙膏也要挤,苍蝇腿也是肉。
4、如果真的还不上,除了补打借条外,最好还要让他填个保证人,这样的话,安全系数会增加不少。
5、必须到期就催债,不能纵容长期拖欠,你不催,他不主动还,这时候不是债权人和债务人比耐心的时候。
6、起诉时注意如果可能的话,保全冻结对方账户,既然对方不还钱已经到了打官司的地步,就不要琢磨冻结账户是撕破脸不好见面的问题了,只要一到法院,脸就已经破了,不是冻不冻结账户就能保留情分了。
****如果觉得本文不过瘾,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查询“法律有话说”其它关于借条的文章,有些关于借款的文章仅仅一天时间点击量就超过40万。另,本文的思路借鉴了知名民商事律师赵力加的相关观点,在此对赵力加律师表示感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