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4 18:08:51来源:法律常识
对于常去广东省博物馆的市民而言,馆内这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并不陌生,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粤光宝盒”之间,身份百变,有时是彬彬有礼的前台接待,有时是滔滔不绝的讲解员,还有时是手持长枪大炮的摄影师……
1月23日,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广东省博物馆的志愿服务暂停。沉寂231天后,从9月1日起,“红马甲”身影再次活跃在大家的视野。
同时,也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广东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荣获2019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服务组织”。
“付出这么多,对于志愿者老师是莫大的欣慰!”广东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于婧记得,获奖消息在“红马甲”微信群里传出时,群里都“炸了”,大家都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感到欣喜,这无疑是志愿者服务队成立10周年最好的礼物。
志愿者在年度总结大会合影。志愿者考核竞争激烈堪比考公务员
从2008年来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实习,到2015年底开始管理广东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于婧见证了这支志愿队伍的蓬勃发展史。
其实,早在2002年开始,已有学校组织学生来粤博进行零散的志愿服务,但并未形成一支志愿者队伍,“社会上愿意来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不多,招募志愿者很困难”。
于婧介绍,最初招募志愿者主要面对大学生和退休人员,去大学食堂前张贴海报,去老年大学开宣讲会。
2008年,粤博免费对公众开放。2010年,粤博新馆在珠江新城建成,广东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同年正式成立。这10来年成为粤博高速发展期,志愿者随着这个时间轴而推动发展。
近几年,粤博已经不需要去学校贴海报招募志愿者,每年3月下旬,只要在官网官微发一个招募公告,“简历像雪花片一样飘来”。以去年为例,发出招募公告的10天内,粤博收到2000多份简历。
志愿者在展厅讲解。
2000多份简历在初筛后,剩下400份,经过层层面试后,约200多人入围,此后完成4个月的见习培训考核,最终考核通过上岗人数是117人。1:20的考核通过率,竞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考公务员。
正式上岗的志愿者每年要在馆内完成8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并通过年终考核,才能获得下一年与粤博的“续签”。
每年志愿者流失率不足10%,“大部分是由于个人工作原因离开团队”,志愿队伍总体相对稳定。
粤博的文化品牌影响,严格的考核筛选机制,统一完善的组织管理,都让这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避免陷入其他志愿者组织常面临的流失率高、组织松散、志愿者成就感不足等困境。
如果说“奉献”是志愿者的代名词,那么“创新”则是志愿者带给粤博最宝贵的财富,粤博致力于创新粤博志愿者教育服务品牌。
近年来举办“志愿童行”亲子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活动、“粤动你我”—广东省博物馆志愿者公益社区、“老广”的后现代生活——广东省博物馆敬老系列活动、校园行系列等特色走出博物馆志愿活动。
志愿者参加进社区活动。
“红马甲”背后的这群志愿者来自不同地区,涵盖五花八门的职业,有律师、医生、公务员、全职妈妈等,上至白发苍苍的长者,下至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怀着对粤博共同的热爱成为一名“红马甲”。
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多是高学历的中青年,硕士以上人群占比30%。
目前馆内注册志愿者334人,下设1个队长,3个副队长,11个组长。志愿服务分为志愿讲解服务、综合服务和新闻媒体服务三大类,志愿讲解服务细分为历史、自然、陶瓷、木雕、端砚、外语六个方面的讲解,综合服务分为青少年活动组、资料整理组、公共服务组、人事管理组。
志愿工作没有一分钱酬劳,加入的志愿者多是文博爱好者,愿意学习,希望奉献社会。
有的讲解服务志愿者最初讲解得可能并不理想,经过不断地学习提升,知识储备量不断积累,成长为金牌志愿者。
有的讲解服务志愿者甚至成为网红大V,受到粉丝热捧。比如讲解组副组长旭哥,讲自然展特别受小朋友欢迎,有家长专门看他的排班,带娃过来捧场。
除了精神上收获满足,志愿者也从中获得实打实的福利。比如志愿者可免费参观收费展厅,馆方会组织志愿者去看不对公众开放的文物修复、考古工地,优秀团队和个人有机会去省内外博物单位考察学习。
“很多人注意到讲解服务志愿者,其实综合服务类志愿者也付出了很多”,除了观众“看得到的”志愿者,团队还有很多“看不到的”志愿者,比如负责展厅指引、打扫卫生、更新微博等志愿者。
于婧随手一指,满满一筐脱下的红马甲,接下来会由综合服务类志愿者去清洗。
志愿者团队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从馆长到工作员对志愿者充分尊重,馆长每次看到“红马甲”都会点头致意,尽管他并不认识每一个人。
馆方希望给志愿者打造了一个平台,“在这里实现自我,展示自我,在这里认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志愿者在前台提供指引服务。
志愿者在整理书籍资料。
志愿者:感恩博物馆提供学习课堂
对外语组志愿者吴曼青而言,翻译展览大纲让她重温了久违的校园共学氛围,翻译工作分为初译、一审、二审、终审,最终拿出一个集个人之长的版本,“我们会为一个典故遍寻资料,为一句古诗的表达搜肠刮肚,也少不了各种热烈讨论和思想碰撞”。
志愿者们的敬业让吴曼青为之动容,比如有位大学生清晨5点起床,从路途遥远的校园赶到馆里参加上午服务,有位阿姨业余走访了上百个村庄开展人类学研究,有位医生为了讲解好欧洲画展,读了很多画家传记,甚至在知乎上开了专栏。
吴曼青说,“在各种服务中,我拓展了知识、提高了审美。我在用不断提升的能力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满足感是难以言表的。此外还认识了很多积极上进的朋友,而我们的生活轨迹本来不会重叠。”
志愿者团队中最高龄的是一名70岁的退休阿姨卢莎莉,每次讲解前,她都会在红马甲上郑重地戴上“金牌志愿者”徽章——这是来自粤博颁发的荣誉。
梳着棕色波浪卷发,脚踩绑带高跟鞋,即使长达一个半小时声情并茂地脱稿讲解,她的腰板依然挺得笔直,面带微笑,神采奕奕。
厚厚一叠讲解词早已入脑入心,上面留下她思考学习的痕迹——在重要处用笔划着横杠,空白处写下注解。
在《梦回大唐》展讲解结束后,她的热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我不是在讲一件件器物,而是背后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从事志愿讲解服务5年,卢莎莉不喜欢把“我志愿我快乐”等口号挂在嘴边,她坚信比起无私奉献,自己5年来收获得更多。
她更喜欢将粤博比作大学课堂,“我感恩博物馆给我这么好的课堂,让我学到这么多知识,让我整个人得到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