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于婧律师,广东省博物馆馆长

时间:2023-01-14 18:08:51来源:法律常识

对于常去广东省博物馆的市民而言,馆内这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并不陌生,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粤光宝盒”之间,身份百变,有时是彬彬有礼的前台接待,有时是滔滔不绝的讲解员,还有时是手持长枪大炮的摄影师……

1月23日,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广东省博物馆的志愿服务暂停。沉寂231天后,从9月1日起,“红马甲”身影再次活跃在大家的视野。

同时,也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广东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荣获2019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服务组织”。

“付出这么多,对于志愿者老师是莫大的欣慰!”广东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于婧记得,获奖消息在“红马甲”微信群里传出时,群里都“炸了”,大家都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感到欣喜,这无疑是志愿者服务队成立10周年最好的礼物。

点赞!成立10周年,广东省博物馆这群“红马甲”获国家表彰

志愿者在年度总结大会合影。志愿者考核竞争激烈堪比考公务员

从2008年来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实习,到2015年底开始管理广东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于婧见证了这支志愿队伍的蓬勃发展史。

其实,早在2002年开始,已有学校组织学生来粤博进行零散的志愿服务,但并未形成一支志愿者队伍,“社会上愿意来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不多,招募志愿者很困难”。

于婧介绍,最初招募志愿者主要面对大学生和退休人员,去大学食堂前张贴海报,去老年大学开宣讲会。

2008年,粤博免费对公众开放。2010年,粤博新馆在珠江新城建成,广东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同年正式成立。这10来年成为粤博高速发展期,志愿者随着这个时间轴而推动发展。

近几年,粤博已经不需要去学校贴海报招募志愿者,每年3月下旬,只要在官网官微发一个招募公告,“简历像雪花片一样飘来”。以去年为例,发出招募公告的10天内,粤博收到2000多份简历。

点赞!成立10周年,广东省博物馆这群“红马甲”获国家表彰

志愿者在展厅讲解。

2000多份简历在初筛后,剩下400份,经过层层面试后,约200多人入围,此后完成4个月的见习培训考核,最终考核通过上岗人数是117人。1:20的考核通过率,竞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考公务员。

正式上岗的志愿者每年要在馆内完成8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并通过年终考核,才能获得下一年与粤博的“续签”。

每年志愿者流失率不足10%,“大部分是由于个人工作原因离开团队”,志愿队伍总体相对稳定。

粤博的文化品牌影响,严格的考核筛选机制,统一完善的组织管理,都让这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避免陷入其他志愿者组织常面临的流失率高、组织松散、志愿者成就感不足等困境。

如果说“奉献”是志愿者的代名词,那么“创新”则是志愿者带给粤博最宝贵的财富,粤博致力于创新粤博志愿者教育服务品牌。

近年来举办“志愿童行”亲子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活动、“粤动你我”—广东省博物馆志愿者公益社区、“老广”的后现代生活——广东省博物馆敬老系列活动、校园行系列等特色走出博物馆志愿活动。

点赞!成立10周年,广东省博物馆这群“红马甲”获国家表彰

志愿者参加进社区活动。

志愿者学历硕士以上人群占比30%

“红马甲”背后的这群志愿者来自不同地区,涵盖五花八门的职业,有律师、医生、公务员、全职妈妈等,上至白发苍苍的长者,下至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怀着对粤博共同的热爱成为一名“红马甲”。

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多是高学历的中青年,硕士以上人群占比30%。

目前馆内注册志愿者334人,下设1个队长,3个副队长,11个组长。志愿服务分为志愿讲解服务、综合服务和新闻媒体服务三大类,志愿讲解服务细分为历史、自然、陶瓷、木雕、端砚、外语六个方面的讲解,综合服务分为青少年活动组、资料整理组、公共服务组、人事管理组。

志愿工作没有一分钱酬劳,加入的志愿者多是文博爱好者,愿意学习,希望奉献社会。

有的讲解服务志愿者最初讲解得可能并不理想,经过不断地学习提升,知识储备量不断积累,成长为金牌志愿者。

有的讲解服务志愿者甚至成为网红大V,受到粉丝热捧。比如讲解组副组长旭哥,讲自然展特别受小朋友欢迎,有家长专门看他的排班,带娃过来捧场。

除了精神上收获满足,志愿者也从中获得实打实的福利。比如志愿者可免费参观收费展厅,馆方会组织志愿者去看不对公众开放的文物修复、考古工地,优秀团队和个人有机会去省内外博物单位考察学习。

“很多人注意到讲解服务志愿者,其实综合服务类志愿者也付出了很多”,除了观众“看得到的”志愿者,团队还有很多“看不到的”志愿者,比如负责展厅指引、打扫卫生、更新微博等志愿者。

于婧随手一指,满满一筐脱下的红马甲,接下来会由综合服务类志愿者去清洗。

志愿者团队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从馆长到工作员对志愿者充分尊重,馆长每次看到“红马甲”都会点头致意,尽管他并不认识每一个人。

馆方希望给志愿者打造了一个平台,“在这里实现自我,展示自我,在这里认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点赞!成立10周年,广东省博物馆这群“红马甲”获国家表彰

志愿者在前台提供指引服务。

点赞!成立10周年,广东省博物馆这群“红马甲”获国家表彰

志愿者在整理书籍资料。

志愿者:感恩博物馆提供学习课堂

对外语组志愿者吴曼青而言,翻译展览大纲让她重温了久违的校园共学氛围,翻译工作分为初译、一审、二审、终审,最终拿出一个集个人之长的版本,“我们会为一个典故遍寻资料,为一句古诗的表达搜肠刮肚,也少不了各种热烈讨论和思想碰撞”。

志愿者们的敬业让吴曼青为之动容,比如有位大学生清晨5点起床,从路途遥远的校园赶到馆里参加上午服务,有位阿姨业余走访了上百个村庄开展人类学研究,有位医生为了讲解好欧洲画展,读了很多画家传记,甚至在知乎上开了专栏。

吴曼青说,“在各种服务中,我拓展了知识、提高了审美。我在用不断提升的能力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满足感是难以言表的。此外还认识了很多积极上进的朋友,而我们的生活轨迹本来不会重叠。”

志愿者团队中最高龄的是一名70岁的退休阿姨卢莎莉,每次讲解前,她都会在红马甲上郑重地戴上“金牌志愿者”徽章——这是来自粤博颁发的荣誉。

梳着棕色波浪卷发,脚踩绑带高跟鞋,即使长达一个半小时声情并茂地脱稿讲解,她的腰板依然挺得笔直,面带微笑,神采奕奕。

厚厚一叠讲解词早已入脑入心,上面留下她思考学习的痕迹——在重要处用笔划着横杠,空白处写下注解。

在《梦回大唐》展讲解结束后,她的热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我不是在讲一件件器物,而是背后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从事志愿讲解服务5年,卢莎莉不喜欢把“我志愿我快乐”等口号挂在嘴边,她坚信比起无私奉献,自己5年来收获得更多。

她更喜欢将粤博比作大学课堂,“我感恩博物馆给我这么好的课堂,让我学到这么多知识,让我整个人得到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土地 房屋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打官司 离婚协议书 债权人 公司 找律师可靠吗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刑事案件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补助费 工资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债权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鉴定 伤残 程序 条件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拆迁人 期限 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