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4 21:53:23来源:法律常识
最近,律政新剧《精英律师》惨遭群嘲,我不厚道地笑了。
每次谈起追剧,我都告诉我的律师朋友:你不需要看剧,你的生活每天都是一出大剧。且不说你每天忙成狗,没时间追……你那找茬、找破绽的本能注定了,被你盯上的每一部制作不够精良的剧上线后都将惨淡收场。
《精英律师》被中国律师喷成筛子是理所当然的,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律师严谨(习惯找茬儿)、认真(强迫症)、务实(真心无法克制自己)的良好职业作风。
我总结了一下《精英律师》的槽点,和我的律师闺蜜说得差不多:
1. 那么多法条,疯了才去背。重点是改得又快,今天刚记住,明天就改了……有意义吗?
2. 律师咨询费六千到十万之间,这么贵,显得我一个刚入行的人更惨(她还靠家里接济)。
3. 这些律师个性张扬,攻击性好强,怕是走错片场了吧?这里是中国。
4. 女秘书栗娜收入那么高,我又有了转行的理由。
5. 剧情漏洞百出,全靠脑补,是对我智商的侮辱。
她说:总之,这剧往浅了说是粗制滥造、不懂行,往深了说,叫“扎心”。
————————————
难道就没有一部良心剧
认真展现过
真实的中国律师风貌?
嘿!您还真猜对了
中国很特别,照搬照抄吃不开
其实《精英律师》的设定和剧情高度还原了经典律政剧《金装律师》(《Suits》,又译《诉讼双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找到原型。
戴曦的原型麦克:男生,挺善良敏感的大男孩,苦孩子出身,天赋极高,本来已经考上哈佛了,后来因为缺钱给别人当代考枪手,被哈佛发现并开除,不能继续上学,也没文凭。他有超忆症,爱背菜单和法条。
罗槟的原型哈维:帅气狂妄,我行我素,喜欢凌驾在规则之上,业务水准一流。哈维录用麦克是因为当天麦克闯进面试间时自称自己是个毒贩,在躲避警察追捕,他觉得很特别。他后来知道麦克的真实情况,坚持录用麦克也是个性使然。
何塞的原型路易:一个古怪、难搞又可爱的胖律师,一路和哈维相爱相杀,他每次出现都能让剧情瞬间灵动起来。
栗娜的原型唐娜:性感优雅的万能秘书。唐娜在进律所之前和哈维“有过一段缘”。
一看大家吐槽《精英律师》
我就去追《金装律师》了
看原装版感觉好极了
我还顺带翻了翻经典的律政剧/电影——
《傲骨贤妻》:美剧。
女主是政客的妻子,老公被揭发招妓和贪污后被收监,而她在当了多年家庭主妇后,重回职场成为律师。这部剧还有一部衍生剧《傲骨之战》,专讲女律师的故事。
《波士顿法律》:美剧
讲的是在美国波士顿市一家律师事务所发生的故事,关注点就在律师、律师行业。
《律政狂鲨》:美剧
讲了一个赫赫有名的资深辩护律师陷入离奇案件的故事。
《Legal High》:日剧
讲的是胜诉率100%但个性偏执古怪的律师古美门研介和坦率得有些鲁莽的后辈黛真知子一起解决疑难案件的故事。
《皇家律师》:英剧
讲了一群站在刑事法律最前线,面对疑难案件的律师的故事。
《费城故事》:美国电影
经典入门片,讲一个男律师因为同性恋和艾滋病被以莫须有的理由解雇,然后得到另一个律师的帮助讨回公道的故事。
《杀死一只知更鸟》:美国电影。
经典入门片,讲一个白人律师为黑人讨回公道的故事。
《永不妥协》:美国电影。
讲倒霉女主误打误撞入律师行业并逐步成长的故事。
《控方证人》:美国电影。
讲述了英国刑辩律师为谋杀罪嫌疑人辩护的故事。
《十二怒汉》:美国电影。
12个陪审员探讨一个案件的故事。
《律政俏佳人》:美国电影
很老很老的片子,讲一个傻白甜、白富美如何考上哈佛法学院,逆袭的故事。
《辩护人》:韩国电影
讲了一个爱钱但重感情的律师如何走上民主辩护之路的故事。
没错,这些剧基本产自英美法系国家
中国呢?除了《怒火街头》《法网狙击》之类港剧
内地有过什么律政剧吗
其实也有,比如当年让我对律师行业产生极大兴趣的《律政佳人》。它是04年的剧,主角是4个女律师,当时引发过收视狂潮。然而,这剧也漏洞百出,广受诟病。
除了《律政佳人》,我还能想到的内地律政剧是《金牌律师》《离婚律师》,能想到的电影是《秋菊打官司》。
不过,遗憾的是,中国内地的律政剧基本是披着律师的名号,打着职场的幌子一本正经谈恋爱,处理婆媳关系。剧本粗制滥造,故事烂俗或浮夸,剧情冗长,演员演技令人尴尬,台词啰嗦,不管穿插了多少案子,本质还是言情剧。
可以说,中国没有正儿八经的律政剧。
那买版权,翻拍能改善中国律政剧的荒芜景象吗?赫然不能,《精英律师》就是照搬照抄,水土不服的典型。
中国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她现在不止能引发老美的关注,还对外输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文化,她目前所经历的一切是没有历史可以参照的,她无法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翻版。而律师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职业,怎么可能被外来作品精准描述呢?
依我看,估计只有纪录片能拍出中国律师的真实风貌。
中国律师需要一部纪录片
《精英律师》开播之后,一直有网友在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好的律政剧?不少律师得出的总结是:因为我们是大陆法系国家,没有那么多庭审对抗,没什么戏剧性;因为话题敏感,无法通过审核。
依我看,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剧本的戏剧化、矛盾冲突一定要体现在庭审中吗?不张扬,不具备攻击性就等于没个性?没有种族歧视,不贩卖大麻就没有故事可写?只选民商案件就拍不出好的律政剧?
不存在。
国内一直缺少好的剧本,这几年的影视作品基本改编自零几年的言情小说,由此可见中国有多缺好剧本。中国的创作者生存环境很混乱,并不像美国、韩国创作者,被比较成熟的体系容纳,能接受更专业的写作培训,有更好的创作出路。
应该说,中国没有律政剧的原因是:没有创作者真正将目光聚焦在律师这里。
尽管律师的手中有最丰富的创作题材,律师群体本身也充满故事性,这些题材却从来没有被好好地使用,这就是信息过剩时期的标志:故事很多,却没有一个真的写到我心里;信息很多,但大部分是垃圾。
中国律政片不一定需要美剧里那种又拽又牛又好看的主角,它要真实,要懂中国。也许记录片会是最好的形式。不需要编故事,不需要考虑很多,哪怕仅仅展现一下律师的真实生活呢?用下面的任意一个选题,拍出来都会引起广泛共鸣吧——
①我是一个律师,我叫张益达
②大龄未婚女:相亲市场中,别人一听我是律师就跑了
③一线城市做律师助理:月入3000块,我是如何活下来的?
④今天又见到一个奇葩当事人,这次我忍住了(没哭)
⑤不知名所小律师:今天去医院拉业务,被熟人认出来了
⑥红圈所的生活和你想的并不一样:坐标北京,凌晨四点,还醒着的我已经秃了
……
其实律师们在微博上互怼也是一种有趣的对抗;中国人没有那么张扬,但中国人内心戏很足,律政《甄嬛传》也可以很精彩;中国没有种族歧视,但中国有地域差异、有996、有无数奋斗不止的人;中国的职场不如《精英律师》描述地那么浮夸,但是这里依然有很多撼动人心的故事。
将优质律政故事和触红线划等号是一种创作力匮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