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5 02:25:21来源:法律常识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张玮玮通讯员司新宣 文/图
9月17日至18日,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试(以下简称“法考”)将举行。对很多想从事法律专业的人来说,“法考”是通往理想道路上,一个避免不了的“关卡”。“法考”素有“天下第一考”之称,每年报考者无数,落榜者亦无数,脱颖而出殊为不易。“法考”过关者被考生们戏称为“过儿”。今天,深圳市司法局4名“过儿”前来分享他们的“通关密码”,同时祝福考生们考试顺利,早日加入“过儿”行列。
“潜心静气,方可行稳致远”
林岭(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处)
对法学生而言,法律职业资格证才算是真正的毕业证。这个心结让我在19年后,再次踏入考场。
2002年,当时还是一个非法本的我,请假复习了20天便步入考场,不出所料,下场惨烈。这次败北,我明白了面对“法考”需要态度和策略。2021年,当我再次参加“法考”,我决定“谋定而后动”。
一是定计划。作为一名在职高龄法考生,记忆力是我的弱项。为此,我从2021年1月就开始进入“法考”的学习。充分听取身边“过儿”的经验,确定各科导师,购买整套“法考”资料,后期还报名参加培训班。跟着培训机构的公开课程,从基础先修、精讲强化、背诵到冲刺阶段,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听课、看书到做题,通过学、练、测闭环来克服遗忘。
二是积小步。2021年是深圳市承担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的第一年,任务繁重,加班是常态。碎片时间显得异常珍贵。不管是坐地铁、用餐、走路,我都会带着耳机,听课、做题、记口诀。整块的时间段就用来看书、画导图、整理、复盘。
三是稳心态。“法考”涉及科目多,体量大。必须潜心静气,克服浮躁,耐得住寂寞。这一年,我拿出了有生之年最狠决的努力,完全“沉醉式学习”,经常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早上6点多又起床。
2021年,我顺利通过“法考”。我特别感激二十年法治实践对我法治素养的锤炼和塑造,这是我“法考”制胜的真正“法宝”。
“沉着应战,摒弃杂念,通过考试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王积灏(深圳市司法局新闻办)
在“法考”这条路上,我可以说是一只“笨鸟”了。大学本科就读的是法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差不多每年都参加,但总差“临门一脚”,直至去年才顺利通过。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法考”(当时称“司法考试”),那时候我刚大学毕业,年轻气盛,心中尚且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稚气。考前我认为自己四年法学专业经历,应付考试肯定游刃有余,心态较为轻松乐观,可当真“提枪上马”,我就有些慌了,真题与模拟题难度有一定差异,有些难适应,当时心想“完蛋了”,果不其然,没通过。
第一次考试失败经历,让我认识到盲目乐观是不可取的,也让我明白人不聪明,就要当一只先飞的“笨鸟”。此后,我开始系统性制定计划,从阶段性目标到最终目标分阶段来计划并执行,并开展“题海战术”,同时,在完成工作之余,利用碎片时间去整理记忆点及做题。皇天不负有心人,2021年,我这只“笨鸟”终于顺利通过了“法考”。
“法考”虽难,但最难的不是法律法规和书上的知识点,而是坚持。希望今年的考生,不管焦虑还是迷茫都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
“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黄存真(深圳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工作处)
我的“法考”之路,尤为漫长和坎坷,一共考了6次。2003年,第一次参加“法考”,失败了,但我没有气馁,决定来年再战。2003年至2006年,以及2008年,我屡败屡战,但也屡战屡败。
5次“法考”失败,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我这辈子都无法通过‘法考’了吗?”此后11年,我没有再尝试。“法考”如同一块“心头石”,沉入心海。但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对于自己没有得到“法考”的认可,始终有些遗憾。
2020年,受到同事的鼓励,我重整旗鼓,决定“背水一战”。备考时,我分3轮复习:第一轮主要复习刑法、民法,侧重于理解;第二轮主要复习诉讼法、商法,侧重于真题;第三轮主要复习理论法学、三国法、经济法,侧重于记忆。工作之余,我还利用碎片时间看书学习。每天6点起床,听培训班课程;每晚整块的时间用来看书、做题和听培训班音频,不同科目穿插进行,避免审美疲劳,12点前睡觉,不搞疲劳战术。
备考路上,我看到浩如烟海的法律法规,发现自己此前的记忆又模糊起来,有时候也不免会产生放弃的想法。这时我不断激励自己,“法考”不过是一场长跑,坚持就能迎来胜利。
付出有了收获,在“法考”这场马拉松中,我起跑6次,最终成功抵达了终点。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范畴(深圳市司法局复议二处)
于很多人而言,我是那个幸运的“过儿”。非法学专业的我,第一次参加“法考”,便成功“通关”。
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干部,此前我多次萌生通过“法考”提升自己的想法,可一想到“天下第一考”的难度,我就打起了“退堂鼓”,可看到几位同事都顺利“上岸”后,我再也按捺不住了,报名参加了2021年“法考”。
大学并非法学专业的我,基础功底相对薄弱,但我并非“莽夫”,从决定参加考试那刻起,我就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先进行“宜粗不宜细”的泛读,了解整个法律体系框架,在心里形成记忆和思维导图,清晰自己的“法律方向感”。第二阶段做到“有计划、有落实”,要制定适当、可完成的学习目标,并严格“打卡”执行。第三阶段贴近实战,多练真题。特别是考试前,要严格模拟考试环境、时间要求,贴近实战进行练习。
考前,“法考”给我的感觉是难于攀登的高峰,但我也没给自己太大压力,轻松上阵,最终考试成绩低分掠过分数线,真是有“惊”有“喜”。
作为“过来人”,对今年的考生一点小小的建议,一是别纠结于偏题、怪题,那些并不是通过“法考”的主要障碍,要多拿“基础分”。二是考前要掐表练真题,提高实战能力。三是打字不快的考生,要提前练练。特别主观题考试时,要分秒必争。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