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的技巧和话术,律师获客渠道

时间:2023-01-18 02:13:08来源:法律常识

大家好,我是小田。

前两天,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发布了一则朋友圈,宣布新版微信视频号日活超过两亿,消息一出,朋友圈又有许多律师朋友开通了视频号,内容五花八门,给人的感觉是「先别管做成什么样,这是风口,上车再说」。

最近几年,每次和律师交流,几乎都会被问到下面这些问题——

1. 感觉现在短视频很火,我要不要也去做短视频?


2. 我觉得现在已经没什么人看公众号文章了,做公众号真的还有用吗?


3. 听说XXX团队每年靠讲课能签100多家常法,我们团队讲课怎么没效果?


4. XX平台的业务都是靠销售卖出去的,我们要不也组建一支销售推广团队?

如何「推广」,一直是摆在律师团队业务增长面前的头等问题。而事实上,上述的每一种推广方式,在行业里都能找到取得积极成效的例子。


对于律师团队而言,一种推广方式能不能做,需要投入多大精力做,能不能取得效果,并不是一个能用简单的「是」或者「否」回答的问题。


今天,我希望能从业务的原点出发,分享我们针对「法律服务推广」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从几年以前,我们就一直有一个确信的观点——作为一种信任门槛高,服务周期长,相对低频偶发的专业服务,除了简单咨询,绝大部分法律服务需求,很难脱离线下,完全在线上成交。


道理很简单,普通人一辈子可能也不会有几次和律师打交道的机会,不当面聊,信任基础难以建立。

这就意味着,对于法律服务来说,线上只是流量来源,要实现转化,主要还是依靠线下接触。而投入多大的资源和精力去获取线上流量,取决于你究竟希望影响什么类型的客户,获取何种业务,规律通常如下图所示——

如何找到最有效的获客方式?律师推广转化的6大途径优劣全解析


客户越偏向个人,如婚姻家事、劳动纠纷业务,越需要保持在普罗大众面前的曝光,不断获取新的流量,快速完成转化,在这样的前提下,互联网广告、抖音短视频都是值得尝试的方式;

如果客户偏向机构,则不必追求线上流量的量有多大,更重要的是抓住一群精准受众并持续教育,再通过线下活动建立信任,以持续的跟进完成转化。

对于机构业务来说,大规模的曝光,更多提供的是能力背书,而非业务机会。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做的是机构的投融资、并购、企业常年法律顾问之类的业务,与其费尽心思把自己变成一个抖音网红,远不如针对本地渠道做线下活动或者有针对性的拜访,效果来得更快更直接。

对于法律这种专业服务来说,常见的推广方式有以下几种——

线上推广


  • 纯流量型:互联网广告
  • 流量+轻内容型:微博、抖音短视频
  • 流量+中度内容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知乎、线上直播
  • 重度内容型:喜马拉雅、B站等平台开设专栏课程

线下推广


  • 由自己或渠道针对潜在客户组织培训、沙龙、交流活动
  • 培养销售团队,销售发现业务机会并完成成交

当我们思考自己的业务,究竟采取哪种,或者哪几种推广方式时,除了业务类型,还要考虑渠道的特性,以及自己能够投入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不止是钱,还包括时间和精力。

1. 线上推广

① 纯流量型:互联网广告

适合人群:主做C端业务

优势:是最大的流量入口

要点:明码标价,获得点击的成本较高,需要持续优化转化路径提升投入产出比,否则花钱且无效。

如上文所说,个人类业务,在前端获取流量非常重要。而个人业务最大的流量入口,就是搜索引擎,所以主做婚姻家事类业务的团队,如北京的家理律师事务所,会选择投放百度关键词广告来获取流量。

搜索引擎来的流量是明码标价的,关键词不同,价格也不同,它只解决一个问题——当用户可能产生了相关需求,在百度上检索的时候,可以看到你投放的页面。而页面转化率的高低,关键在于页面本身的设计,在线回复的引导,电话咨询的话术等等。

所以对于在线广告投放来说,能约到线下见面的越多,投入产出比就越高。如果想在搜索引擎广告商取得效果,除了花钱,还需要不断优化页面和约见的转化路径。

② 流量+轻内容型:微博、抖音短视频

适合人群:主做C端业务

优势:潜在流量大,如果内容精准,有可能吸引流量

要点:对内容的要求高,对于大部分B端业务来说,内容受众与决策者不统一,转化路径太长,不能作为流量入口,但可以作为身份背书。

微博和抖音,分别以较短的文字内容和视频内容吸引流量,投入的金钱成本虽然没有广告多,但想获得效果也更不容易。

律师在微博获取关注,主要靠评论社会热点事件,吸引的是普罗大众,这需要律师在热点事件,尤其是自己领域内的热点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站出来,给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而抖音的要求更高,想让一条短视频从内容、情节、画面、音效上都吸引人,这对于绝大部分律师来说,考验的是全新的能力。而绝大部分机构业务,基于业务本身的特性,就不具备编排这样内容的基础。

此外,微博和抖音的受众,通常不是机构业务真正的决策者。你很难想象一个创业者,会选择每天在抖音上学习如何做股权,对于大多数机构负责人来说,日常工作已经够忙了,即便观看这类渠道上的内容,目的也还是以休闲娱乐居多。

所以,如果你做的是B端业务,又乐于发表时事观点,或者本身有戏精潜质,可以把微博和抖音,作为自己的身份背书,而非用于主要业务机会的转化。


例如当身边同行都知道你是一个微博大V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选择与你合作业务。大V或者网红的身份,也有利于你参与其他线下活动。

③ 流量+中度内容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知乎

适合人群:主做B端业务

优势:针对专业领域持续输出内容,可以持续教育用户

要点:明确目标受众,保证内容品质,保持稳定输出,积累流量池进行持续教育

对于绝大部分做B端业务,需要在线上建立影响力的律师来说,公众号都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无论大家如何唱衰公众号,看好视频,当一个热点事件产生的时候,刷屏的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而一个公众号,建立的是你自己的流量池,你可以通过热点内容不断地往自己的池子里拉新,再通过专业内容对流量进行持续教育。


知乎同理,在知乎上回答相应领域的专业问题,积累的也是你在某个业务领域清晰的品牌形象。

而如何做好一个公众号,或者说如何写好一篇针对潜在客户的专业内容,我们此前已经有多篇文章做过相关分享,在此不再做赘述。

但是正如我开篇所说,对于所有做B端业务的律师团队来说,做线上运营主要是为了提升团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有持续有质量的输出,才有可能产生业务机会。所以如果你选择了公众号,首先要接受一个事实——这个方式,短期很难直接带来业务。它的意义更多在于当你在线下见到潜在客户,对方发现你还在公众号上持续输出专业内容时,更快地建立信任。

④ 重度内容型:喜马拉雅、B站等平台开设专栏课程

适合人群:主做B端业务

优势:能够接受重度内容教育的用户,需求更强烈,更容易转化

要点:内容本身不具备传播能力,还需要用其他方式运营,在有余力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从传播的规律上来说,越短、越直接的内容,越容易产生传播。越长、越深度的内容,本身就对受众的要求很高——人们很少会坚持专门去学习某个非刚需专业领域的知识。因此,耗时耗力的音视频系列课,可以在公众号运营到一定阶段后,作为进一步教育用户的手段和对自己专家身份的背书。专业视频课本身,很难带来新的流量。

总而言之,线上获取业务机会,除了对于C端业务有直接的效果,对于绝大部分B端业务来说,起到的更多的是影响力和背书作用。明确目的,摆正心态,有助于你更合理地评估在线上运营上投入的资源和精力。

2. 线下推广

① 由自己或渠道针对潜在客户组织培训、沙龙、交流活动

适合人群:主做B端业务

优势:直接面对潜在客户,可以快速树立形象,建立信任

要点:打通渠道,扩大参会人员规模;分享击中痛点,注意会后跟进

参会、聚会、组会,是我推荐给大部分律师团队的首选推广方式。如果你已经拥有一定的渠道资源,准备好一套针对目标客户痛点设计的线下课程内容,定期组织培训、讲座、沙龙活动,再对现场反馈积极的听众进行会后跟进,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转化路径。

如果你组织的线下活动效果不好,通常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


  • 渠道没打通,靠自己的能力招生,来参与的潜在客户人数不够多;
  • 课程不精彩,观众反应平平,没什么效果;
  • 会后不跟进,即便可能产生业务机会,也都没抓住。

如果你选择线下讲座作为你的主要客户来源,投入资源开拓渠道、打磨课程、持续跟进,才能提高转化。

事实上,即使短期内无法持续组织大量潜在客户聚集的课程,哪怕能针对重点渠道做有针对性的拜访,甚至定期组织饭局,也都能起到一定的推广效果。

② 培养销售团队,销售发现业务机会并完成成交

适合人群:主做标准化业务

优势:范围大,较为精准,短期能辐射区域内几乎所有潜在企业客户

要点:业务标准化程度高,专业人士管理销售团队,控制服务成本

近几年,如「找大状」这样的法律服务机构,给律师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能不能通过非法律人士的销售人员,直接完成法律服务的成交工作。


我此前所在的公司,也曾经尝试过类似的模式,我可以很笃定地说,对于绝大部分业务标准化程度不够高,成本无法降低,团队管理者没有销售方面经验的人来说,这种模式无法适用。


  • 业务标准化程度不高,意味着销售人员无法给出准确的服务承诺;
  • 成本无法降低,意味着没有价格优势,甚至提高了销售成本;
  • 管理销售团队,和管理律师团队,方式方法上有本质的区别。

当我们明确了每一种推广方式的适用人群和要点,就可以结合团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组合推广方案。通常有以下几种路径——

个人业务,扩大线上流量,优化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化路径;

机构业务,如果是资历浅的年轻律师,资源不足,先选择一个线上平台做专业内容输出,积攒一定的影响力和专业内容之后,用此作为能力背书,接触客户所在渠道,再向线下转化;

如果是资深律师,已经具备一定的资源,就针对渠道研发课程,撰写手册,定期组织活动,进行后续跟进和转化。如果有余力,选择一个线上平台做内容输出,提升知名度。

策略的关键不在策划,在于执行和调整;

品牌的关键不在创新,在于稳定和持续。

推广有没有效,关键不在方式是否足够新,在于是否想清楚了目的和路径,肯不肯投入,肯不肯坚持。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End.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土地 房屋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打官司 离婚协议书 债权人 公司 找律师可靠吗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刑事案件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车祸 补助费 工资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债权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鉴定 伤残 程序 条件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拆迁人 期限 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