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4 20:47:52来源:法律常识
■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通讯员 章寒冰
语言交流不通畅、法律条款不理解,小小摩擦发展成为矛盾纠纷,双方几番争执后差点要对簿公堂……近日,俄罗斯人安德烈(化名)就在三亚遇上了这样的“糟心事”。
原来,安德烈目前在三亚工作生活。前不久,他因租房问题和房东产生了纠纷。身处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的他顿感茫然无措。就在这时,他的朋友给出建议:三亚有个“国际友人之家”,不如到那里寻求帮助。
“国际友人之家”是三亚凤凰公证处于3年前创设的国际化法律服务平台,通过为在琼工作生活的国际友人提供法律服务,打造一个跨越国界的温馨之家。
来到“国际友人之家”后,安德烈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他租住的房屋已经到期,房东却不愿返还押金并拒绝与其沟通协商。
了解情况后,三亚凤凰公证处调解员主动与房东取得联系并调取租房合同。调解员发现,租房合同明确规定:在房屋租赁期限内,租客若要退租则须提前一个月通知房东;如果房屋损坏,还需要负责赔偿或维修。而安德烈在退租时,不仅没有提前告知,还拖欠了物业费和维修费。因此,房东确实有权不予退还押金。
调解中,调解员首先向安德烈解释了合同条款和法律效力,又根据安德烈以往租房从未拖欠房租的诚信记录,向房东提出建议:可在扣除物业费和维修费后,为安德烈退还剩余押金。
经过一番释理沟通,双方当事人均采纳了调解员的建议。这起因语言障碍和理解差异产生的矛盾纠纷,最终以房东返还安德烈部分押金而得到圆满解决。
“安德烈的这段经历,是很多在琼工作和生活的国际友人经常会遇到的。”三亚凤凰公证处主任徐春雷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最多的时候,一天有40余名国际友人添加他的微信寻求帮助,多数纠纷都是由于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
他在实践中发现,来琼工作生活的国际友人未必都会遇到重大法律问题,但一件无法及时有效化解的小小纠纷,就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背井离乡、力不从心之感,甚至失去投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成立3年来,“国际友人之家”已为国际友人提供服务3000余人次,包括提供1000余次法律咨询、办理100余次公证业务、调解数十次矛盾纠纷。徐春雷表示,三亚凤凰公证处将继续用好这一平台,用专业知识和普适情理帮助国际友人解决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塑筑海南法律服务机构的良好形象,助力优化海南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
(海南日报三亚8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