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5 07:08:58来源:法律常识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彭姓人尊奉彭祖(篯铿jiǎn kēng)为得姓始祖,这在彭姓史上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因为四川有很多与彭祖、彭氏族人有关的遗迹,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彭祖是四川人吗?
彭祖画像
昌意降居若水,是贬谪迁居吗?
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彭祖是颛顼(zhuān xū)的后裔。
我们来看《史记·楚世家》开头两段的记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偁(chēng),偁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kù)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chè)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琇姓,楚其后也……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这两段话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且让一一道来。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父亲是黄帝与正妃嫘祖的二儿子昌意。嫘祖是四川盐亭人,她在若水生下了昌意。
若水在哪里呢?若水就是现在的雅砻江,是金沙江的支流,在四川西部,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东南流经甘孜、新龙、雅江等县,到攀枝花东北三堆子附近汇入金沙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金沙江被称为若水。
据考证,昌意诞生地的若水,在今四川荥经县境内。
昌意长大后,没有跟随黄帝身边,而是被降居若水,回到生养他的地方。
“降居”一词比较有讲究。郭沫若说,古代凡是从汉民族居住地移住到外地,就说是窜谪或降居,所谓降居,其实就是贬谪迁居。
为什么昌意会被黄帝降居呢?据说是昌意的德行不好,难以继承黄帝的大位,所以黄帝干脆让他远离自己的视线,到地方上去,眼不见心不烦。
表面上看,这样解释是通顺的。但再结合昌意的哥哥玄嚣的记载,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注意看,说到玄嚣时,也是用的“降居”江水。
江水,一般指长江。古人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正源,发源于川西高原,由北南流,其源头在今四川松潘县境内弓杠岭南麓高山草甸区。这里的江水,应该是指岷江上游。
嫘祖是黄帝的正妃,也就是民间说的正房,跟黄帝就生了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按说,正房生的儿子,一般都是父亲事业的接班人,怎么正房的这两个儿子都被黄帝因“德行不好”降居了?
明显是说不通的。
如果说昌意是因为“德行不好”被降居,那么,玄嚣也是“德行不好”?
玄嚣,号青阳,他有个更为大家熟悉的名号:少昊氏,远古“五帝”之一,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又是东夷族首领。昌意的儿子颛顼,就是接的他的班。
昌意最大的成就,似乎就是生了颛顼这么一个杰出的儿子,他被降居,似乎说得过去。玄嚣有如此大的成就,竟然也被降居?
看来,问题还是出在对“降居”的理解上。
有彭姓研究者指出,把降居理解为“下放”或“分封”,都不对。
当时黄帝族可能已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而西陵氏、蜀山氏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黄帝从轩辕之丘远道南下游牧而来,按入乡随俗及当时惯例,所生子女应留母家抚养,故应释义为“留居”,类似现在四川、云南边境地区部分藏族、纳西族的走婚制度所产子女留母家抚养的习俗。
不同处在于:典型的走婚制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黄帝与正妃嫘祖的婚姻已经比较进步了,养育的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司马迁因尊黄帝为华夏人文始祖,贵为帝王,地位崇高,故在《史记》中称其子“留居”母家为“降居”,即降尊留居的意思。
按这种说法来解释,似乎很多问题就通顺了。
彭祖出生于中国首例剖腹产手术
昌意以“皇子”身份降尊回到出生地若水后,娶了蜀山氏的女儿昌仆为妻,生下了颛顼。
颛顼小小年纪展现出了超人的才华和高尚的德行,后来前往中原辅佐叔叔少昊,并继承少昊大位,成为东夷部族联盟的首领。
颛顼的儿子偁生了卷章(老童),卷章生了重黎(有的说重、黎是两个人)和吴回。
当时是帝喾当政。帝喾,姬姓,名俊(一作夋),出生在高辛(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所以又叫高辛氏。
帝喾的父亲叫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少昊)。帝喾是黄帝的曾孙。
15岁那年,帝喾像当年颛顼去辅佐少昊一样,去辅佐颛顼。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帝喾继承帝位。
帝喾任命重黎为火正(负责掌管火种和观测星象的官员,俗称火官),火正又被称为祝融。
颛顼在位时,曾与共工氏部落干过仗,打败了共工氏,但共工氏的余部仍在不断反叛。
帝喾派重黎去搞定,重黎因为没有彻底平定共工氏,被帝喾诛杀。帝喾让重黎的弟弟吴回继任祝融职务。
吴回的儿子陆终,娶了鬼方氏部落首领的妹妹女嬇(kuì)为妻。
鬼方氏是当时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经常入侵中原的炎黄部族。后来又叫混夷、獯鬻(xūn yù)、玁狁(xiǎn yǔn)、戎、狄,战国后称为胡、匈奴。
陆终娶女嬇,可能是双方为各自部族利益和解而结成的政治婚姻,也有可能是女嬇在战争中被作为战利品掳来的。
女嬇怀孕了,对陆终来说是个大喜事,当爹的感觉一定好极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终却发起愁来。
按说,怀胎十月后就该生产了,但女嬇的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陆终看着女嬇高高隆起的肚子,成天愁眉不展,竟一病不起撒手而去了。
女嬇怀孕3年,都还没生产。
有学者认为,古书中说女嬇“孕而不粥三年”,并不是真的怀孕了3年,而是指怀孕时间比一般孕妇的要长一些。
女嬇所在的鬼方氏族,可能掌握了剖腹产子的技术。
六月六日那天,在女嬇的指导下,她被实施了载入史册的中国首例剖腹产手术。但这个手术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麻药,而且指导手术如何开展的,竟然是孕妇本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手术是怎样做下来的。
手术分为两步:最先剖开女嬇的左胁,从肚子里抱出3个婴儿;接着剖开她的右胁,再次抱出3个婴儿。
这一场手术下来,从女嬇的肚子里抱出了6个婴儿,全是儿子。这也是中国一胎六子的最早记录。
这6个孩子,老大叫樊,老二叫惠连,老三叫篯铿(彭祖),老四叫求言,老五叫晏安,老六叫季连。
6人后来都分别“立国”并衍出姓氏:
樊建立了昆吾国,衍出己姓;
惠连建立了参胡国,衍出斟姓;
篯铿建立了大彭国,衍出彭姓;
求言建立了郐国,衍出妘姓;
晏安衍出曹姓;
季连衍出芈姓。
加上从己姓分出的董姓,彭姓分出的秃姓,一共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彭祖生在彭山死后也葬在彭山吗?
女嬇是在什么地方生下6个儿子的呢?
有学者考证推测,吴回在做祝融时,住在郑(今陕西华县境内)。陆终自幼跟随吴回,长大后没多大作为,估计也在吴回身边。
陆终娶了女嬇,应该在郑生活。所以,女嬇是在郑产下六子的。如此一来,彭祖就应出生在郑。
但四川彭姓研究者认为,彭祖生在四川彭山,死后也安葬在彭山。
首先,从《山海经》《史记·楚世家》《竹书记年》等历史古籍,可知彭祖的祖辈们的活动范围。
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在若水生下颛顼。颛顼在四川留下一支后人:偁→卷章(老童)→吴回→陆终→篯铿。
二是,《华阳国志》记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
明朝人曹学佺在《蜀中广记》中说:“(彭祖)自尧历夏,殷时封于天彭。周衰始浮游四方,晚复入蜀,抵武阳家焉。”
武阳,就是现在的四川眉山市彭山区。
这里的“本生蜀”、“复”,说明原来彭祖就居住在彭山,“家”说明彭祖的根在彭山,彭祖是彭山生长人氏。
由此推断,彭祖生在彭山、家在彭山,晚年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
《华阳国志》《水经注》中,都提到武阳有彭祖冢。《水经注》中说:“江水(今成都锦江)自武阳东至彭亡聚,此地有彭冢,言彭祖冢焉。”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武阳)县东十里有彭亡山,是因“周末彭祖家于此而亡,因名”。
《辞源》对“彭亡”的注释是:“彭亡,山名,也称彭蒙,在四川彭山县东,山上有彭祖祠,下有彭祖冢。”
彭山江口镇古名彭亡聚,镇后的山叫彭亡山。
《后汉书·岑彭传》中说,东汉建武11年(42),岑彭讨伐公孙述,在武阳宿营,公孙述派刺客杀死岑彭。
彭亡,似乎暗示了岑彭之死,显得有些不吉利,所以后来把彭亡改为彭蒙。
三是,《太平记钞·彭祖》载:“彭祖卒于夏六月三日,葬于西山(今彭山彭祖山)下,号曰彭山。举柩日,社儿六十人皆冻死……”
四是,《神仙传》中说,彭祖出走后70年,有人在西域看到他骑着骆驼在沙漠上行走。到周康王36年,彭祖“入蜀定居,卒葬彭山”。
五是,根据彭山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如山名、地名、水名、石文化、陶文化、崖墓文化、巫文化等,可找出与彭祖的渊缘关系。
1991年版《彭山县志》中说:
“《史记》《列仙传》等古籍载,彭祖姓篯名铿,陆终氏第三子,封于彭城,故号彭祖。彭城乃今之江苏铜山县,虽距四川数千里,但这位长寿老人却在晚年入蜀,定居彭山而葬于此。陵墓今犹存,在江口镇仙女山(即彭亡山),墓前有清同治时县令王燕琼所立墓碑。”
《四川通志》记载:“周彭祖墓在县(彭山)东十里彭亡山,因流寓于彭,卒,遂葬焉。”
明朝彭山县令杨京在吊念彭祖的文章中说:“彭山之以彭名也,名之以彭祖也。”又说:“晋常璩志武阳,则曰大贤彭祖殁于其乡,璩言必有所考也。”
彭祖葬在彭山一事,历史上曾有人提出过怀疑,比如苏东坡和苏辙。
苏东坡认为:“此地后人葬衣冠处。”苏辙也有“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的诗句。
彭祖到底是不是生在四川彭山,死后也安葬在彭山,看来还需进一步考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