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能免于起诉嘛,相对不起诉是有罪还是无罪

时间:2022-10-01 23:04:08来源:法律常识

相对不起诉,是有罪还是无罪?

在我国,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根据案件情况,有权作出起诉或不起诉的决定。其中,不起诉包括无罪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无罪不起诉,包括现有事实证明当事人不构成犯罪,认定当事人犯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相对不起诉,针对的是当事人构成犯罪,但因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

有的人说,获得相对不起诉的当事人是无罪的,因为,只有法院能够定罪判刑,当事人自始至终都没有进入审判程序,没有被法院判决有罪,所以,当事人是无罪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不会留有案底,还可以根据公安部的规定申请公安机关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这种观点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也有的人说,当事人是有罪的。相对不起诉的前提就是有罪,然后才谈得上犯罪情节轻微。尤其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如果你不坚持认罪认罚,检察院就不会给你相对不起诉。这是当事人认罪悔罪获得的好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你强调自己是无罪的,可能不会得到这样的好处。

有罪还是无罪,对于检察院、当事人都会有影响。比如,当事人被逮捕之后,因无罪而被不起诉,证明检察院之前逮捕错误了,检察院就要承担国家赔偿的责任。有的案件存疑情形下,检察院就会要求当事人认罪,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决定。当事人实际上可能是无罪的。

获得相对不起诉的当事人,有罪还是无罪,或许要从程序法以及检察院和法院的权力上进行理解。不能一刀切地理解有罪或无罪。

首先,检察院尽管不是最终认定有罪的机关,但毕竟也有权认定当事人无罪,作出不起诉决定,尽早地把当事人从程序上解救出来,体现检察院恪守客观公正的立场,没有必要再提起诉讼,让法院作出无罪判决,浪费司法资源。

其次,检察院还有一定意义上的终局定罪权力,只不过这种定罪限定在对当事人作出不起诉的情形,将会终结诉讼程序。当事人的行为被检察院认定为犯罪,但这个犯罪不是让当事人成为法律意义以及人们眼中的罪犯。这个程序的公开性远远比不上法院的公开开庭、宣判以及判决公开。从刑罚的目的来看,检察院硬要法院给其一个罪名,不但起不到惩罚作用,还有损司法的教育功能,反而直接作出不起诉决定,有利于当事人,也没有损害享有最终定罪权的法院。

最后,把检察院的终局定罪权力限制在审查起诉阶段,同时意味着当事人没有进入审判程序,没有被法院定罪,在程序意义下,当事人最终没有成为罪犯,没有案底。程序法是看得见的正义,只要法院没有定罪,无论这个人犯了多少错,依然是无罪的。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