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21:44:04来源:法律常识
一则商户给牛蛙注水增重的新闻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热议。原来上海宝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例行巡查时,存放在一家牛蛙经营店里的软管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这个软管直径不大,一端带有医用针头,极有可能是用来“处理”牛蛙的,要知道给牛蛙注水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果然,经过几日蹲守工作人员发现了商户的“作案过程”:商户通过带针头的软管把水硬生生“挤入” 牛蛙腹部,短短5秒钟后牛蛙们个个变得膨胀、丰满,体积似乎大了一圈,这一幕被执法记录仪拍摄得清清楚楚。
该商户以10.8元每公斤的价格购进了250公斤牛蛙,总额2950元。因为尚未销售,所以没有违法所得,工作人员以商户存在掺假掺杂违法行为作出罚款五万元,并没收违法工具的行政处罚。
除了牛蛙注水外,抗生素超标更可怕。10月22日舟山市市场管理局公布的一个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有两家商铺销售的牛蛙被检测出呋喃唑酮代谢物和恩诺沙星超标。
恩诺沙星是一种动物用的抗菌药,说白了就是兽药,它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及霉形体有抑菌作用,被用来治疗养殖鱼的弧菌症及大肠杆菌症等疾病。但恩诺沙星在动物体内半衰期长,长期食用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的风险。
牛蛙在我国的处境是比较尴尬的,一方面我国多地正在大规模养殖,甚至将牛蛙养殖作为扶贫项目引入;一方面严禁私自放养牛蛙,云南干脆将牛蛙列为了《危险入侵生物目录》,与大名鼎鼎的水葫芦、小龙虾并列。问题来了,牛蛙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人又爱又恨!
牛蛙原产于北美,体长70-170毫米,体重100-200克,最大能长到2公斤;皮肤光滑、无背侧褶,带有棕色斑点或灰色的网状花纹。 相比其他蛙种,牛蛙吃相同的饲料却能多长40%的体重,而且对其他蛙种易感染的病菌有免疫力。
更重要的是,牛蛙个头大、肉质鲜嫩、口感佳,是理想的烹饪食材。所以我国在1959年通过古巴引进了400只牛蛙,但因为各种原因这批牛蛙先后放养到了户外,并没有形成“气候” 。
牛蛙在我国火爆是1980年以后的事情。湖南是第一个重新上马牛蛙养殖的省份,从美国引入的牛蛙成功实现了繁育,随后一发不可收。广东、福建纷纷派专家到湖南学习,并摸索出新的养殖技巧。
那时养殖牛蛙远没有现在这么讲究,鱼干、蚕蛹、蚯蚓、蝇蛆等等只要牛蛙吃得一股脑的猛灌,由于对牛蛙食性研究不深、缺乏科学的营养配比,牛蛙的亩产量有限,但这并不妨碍牛蛙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资料显示,1990年牛蛙一斤能卖到60元,而当时全国城镇居民的月平均收入才93,也就是说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一个大点的牛蛙。人们把这种价格昂贵的新食材开发出了各种新吃法,比如爆炒、红烧、麻辣、泡椒等等。
2000年后消费者对牛蛙的需求爆发式增加,上海、重庆、成都、武汉和长沙是消费牛蛙的前五大城市,其中上海每天要吃掉50万斤牛蛙。与此同时,牛蛙养殖早已不存在技术难题,巨大的市场需求不断刺激养殖户提高产量!2019年我国牛蛙产量达到了40万吨,围绕养殖、运输、销售、饲料等整个牛蛙产业的从业者达到了几百万人,产值更是攀升到了2000亿元。
火爆的市场背后却是牛蛙对我国生态的巨大隐忧。牛蛙在养殖过程中逃逸到户外,并迅速在稻田、沼泽、池塘、沟渠中建立群落。牛蛙繁育能力强悍,一次能产下1.5万枚幼卵,80%能成果孵化。牛蛙的幼卵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很容易遭到飞鸟、鱼的吞食,即便如此仍有1500-2500只牛蛙能活下来。
随着户外牛蛙数量的增多,牛蛙的危害也随之显现。牛蛙体积大、吃得多,不断与我国土著蛙争夺生存空间,比如云南滇螈、四川泸沽湖的无声囊棘蛙都是在与牛蛙的争夺过程中被淘汰的。舟山群岛自从牛蛙入侵后,两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
事实上,牛蛙在幼苗阶段就有破坏性,通过释放一种微量物质抑制其他蛙苗的正常繁育,直至死亡,进一步提升牛蛙在区域内的竞争力。
牛蛙在野外不断扩张领地范围。据媒体报道,早在2014年科研工作者就在新疆石河子市的千古湖和蘑菇湖发现了不少成年牛蛙。专家担忧,牛蛙每入侵一个地方,通过不断地繁衍、适应最终成为当地的优势蛙种,将会对土著蛙、两栖动物带来重大打击。网友反驳有中国吃货大军不用怕,这种想法太高估了吃货大军的能力。要知道云南因小龙虾至少被损坏了3万亩元阳梯田。
#商贩给牛蛙注水增重仅需5秒##上海一店铺给牛蛙注水增重被罚5万##牛蛙#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