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5 02:21:11来源:法律常识
明朝的嘉靖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其实,他是明朝少有的有为之君之一。如果没有他推行的改革,明朝可能早就灭亡了。
虽然明史这几年成为热点,但一般人心目中对明史的印象,恐怕还是以两头为主,开国的朱元璋、朱棣“二祖”和最后的亡国之君崇祯知名度最高,万历因为《万历十五年》,也算出了名。其他那些明朝皇帝,形象就不是那么清晰了。
这样一来,有一个有为之君——明世宗嘉靖皇帝就被埋没了,或者说被误会了。误会的主要原因就是“大礼议”。
“大礼议”差不多是嘉靖刚当上皇帝头几年中朝廷的头等大事。这事是这样的:明武宗,也就是那个精力充沛、自封大将军并要带兵去打仗的正德皇帝,既没有子嗣,也没有亲生兄弟,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没有,也没留下话说皇位传给谁,突然患病,很快死了。
大臣们只好在宗室里找皇位继承人。找来找去,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选中了正德皇帝一个叔叔的儿子,也就是堂弟朱厚熜继位。正德皇帝名叫朱厚照,二人都是厚字辈的。
被选为皇位继承人,朱厚熜就来到京城准备继位。没想到大臣们提出一个条件,他们要求朱厚熜给自己办个过继手续,把自己过继给正德皇帝的父亲(明孝宗)当儿子,不再认自己的亲生父母(当时朱厚熜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还在),这样就理顺了继承关系。
对此他,朱厚熜严词拒绝。他不但坚决不改换父母,还要追认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于是,就围绕着朱厚熜到底应该算是谁的儿子这个“大礼”,朝廷百官分成两派,激烈争论了很长时间。这就是所谓“大礼议”。
一般的历史书往往把朱厚熜坚持较这个劲,贬低为无谓的好面子或者虚荣心,进而认为朝廷上下为这种虚名之事争论了几乎二十年,分裂为两派大打出手,是明朝政治荒唐的表现。看,从皇帝到大臣,不干正事,沉迷于这种无聊的名分之争。这不是一帮“无事忙”么。
再加上嘉靖皇帝后来有几件丑闻,包括差点儿被宫女们勒死,重用大反派严嵩,晚年沉迷道教不理朝政等等,于是,嘉靖皇帝基本上被归入“明朝那些没志气的懒皇帝”之列,历史形象的档次,实在不高。
其实,嘉靖皇帝是明朝少数有为之君之一。后来的张居正就把嘉靖皇帝和太祖成祖“二祖”并列,实际上,张居正那著名的“一条鞭法”改革,是嘉靖皇帝时期提出来并开始改革的。张居正并非改革的开创者,而是继承和发扬光大者,并且,在改革的某些方面,张居正做得还不如嘉靖皇帝好。
那么,一个有为之君为什么要执着于“大礼议”这种虚名之事很多年呢?
对此的回答就是,“大礼议”可不是什么虚名之事,而是严肃的、重要的、关键的政治斗争。正是因为嘉靖取得了这场关键的政治斗争的胜利,才有条件推行重要的改革,兴利除弊,成为一代有为之君。
“大礼议”之争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抢到了“大旗”
正德皇帝的父亲,也就是大臣们要求嘉靖认的爹,是孝宗,孝宗之前是宪宗,再往前是代宗英宗宣宗等等。这些皇帝一般人都不熟悉,甚至完全没听说过。这也不奇怪。这几位王朝中期的皇帝,确实做事不多,说是混日子也差不多。
经过这几位王朝中期的皇帝,太祖成祖“二祖”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创业精神已经所剩不多。朝政各方面都渐渐紊乱,国家显露出衰落之相。到了自封大将军的正德皇帝,可以说明朝已经有了败亡之相。幸好那时候满洲还没兴起。如果那时候就有努尔哈赤式的人物带兵就打过来,明朝应该早就灭亡了。
大臣们之所以坚持让嘉靖认孝宗为父,是为了用“大宗”压住“小宗”,也就是把嘉靖这个外藩“小宗”纳入孝宗-武宗这一系当中去。这可不仅仅是为了“礼”,更重要的为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也就是让嘉靖把前面几位中期皇帝的守成原则继承下去。
嘉靖拒绝认孝宗为父亲,也就等于拒绝了来自“大宗”的吸纳之意,而要确立自己独立的政治路线。这个路线,当然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追溯到太祖成祖的“二祖”时期。这就是嘉靖通过“大礼议”抢到的“大旗”
对政治操作来说,抢占道义制高点非常重要,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继而就是事不成。对改革者来说,“抢大旗”尤为重要。没有大旗,改革的困难就会多很多,甚至完全办不成。有趣的是,古今中外,改革者抢占的大旗,往往来自更古老、更起源的某个时期。崇古而抑今,是很多改革者惯用的手法。
欧洲文艺复兴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其实,文艺复兴的内容是全新的,和古代没多少共同点,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之所以强调“复兴”,就是为了援引古希腊古罗马为自己的“大旗”,以摆脱宗教势力强大的中世纪的桎梏。
当代的美国保守主义者也经常大声疾呼“回到国父”,也就是回到美国国家的立宪时期,追寻立宪者——美国国父们的本意。其实,现在的美国,和建国之初的美国差别很大。当代美国社会的问题,美国国父们当初根本就想不到,更不可能预先在宪法中就给出解决方案。所谓“回到国父”无非是为了抢大旗,抢到大旗以后就可以“旧瓶装新酒”,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了。
对嘉靖皇帝来说,“二祖”就是他推行改革的道义来源。把自己的改革解释为“回到二祖”,在明朝社会,就有了最高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所以,他绝不能认孝宗为父。这不仅是孝义伦理问题,更是政治路线的选择问题。只有在“大礼议”中获胜,嘉靖皇帝才能有改革的空间。
二、大改革必须先要大换血
在“大礼议”中,朝廷官员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原大学士杨廷和为首,要求嘉靖改换门庭认新爹。杨廷和历任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不仅态度上倾向继续守成,而且,由于官场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他想改革,也顾忌很多。
比如明朝的内阁,到杨廷和为大学士时,已经形成传统,内阁成员只从翰林院选拔。“二祖”时期并无此规定。这个传统是后来渐渐形成的。有了这个传统,内阁就成了一个“近亲繁殖”的小圈子,彼此都是翰林院中的师生师兄弟,外部的新鲜血液无法进入。这是明朝中期政治渐渐消沉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派则站在嘉靖皇帝这一边,支持他坚持认亲生父母。这一派官员中的很多都是从地方新到中央不久,和杨廷和等老臣还不熟悉,没进入他们那个小圈子,属于新兴势力。
这两派官员长期互相争论,势不两立。结果就是,当嘉靖最终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以后,杨廷和这一派,从人事上也就基本被清除了。杨廷和被削职为民,不久死去。而对立的另一派占了上风,纷纷入阁拜相,担任各种重要官职。
看起来,这似乎之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再演,其实,有更深的作用。
如果没有“大礼议”,杨廷和多半会继续当他的大学士。嘉靖这个“外藩小宗”,在这个四朝老臣面前,权威性和能动性都严重不足。再加上围绕杨廷和的一帮大臣和他同声同气,大的改革举措就很难推出,比如打破内阁成员只能来自翰林院这种传统,恐怕就很难做到。
因为“大礼议”,这批官员和嘉靖算是彻底闹翻,很难合作,只能一拍两散了。这样一来,客观上就把朝廷中不支持嘉靖帝,以及和现有政治格局利益密切的官员都清除了。换上了一批新人,不但换了新人,这批新人还是坚决支持嘉靖,和嘉靖共同奋斗过、有战斗的友谊。这就让君臣之间的互信水平很高。换句话说,嘉靖不但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还就此拥有了自己的班底。
还有一点,新换的这批人,很多的都是来自地方来自基层。他们对明朝政治各方面的弊端和缺陷的了解,比那批一直在京城、远离基层的老人要多得多。加之这批新人不受既有政治结构利益关系的羁绊,明朝政治,就此注入了宝贵的新鲜血液。这些人事变化,显然很有利于推行深入的改革。
用当代政治术语表达就是,“大礼议”让嘉靖皇帝在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两方面都为改革做好了准备。接下来的改革,就水到渠成了。
果然,在嘉靖执政前半段,他在吏治、科举、土地制度、税收制度、节制宗室、控制内廷宦官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深入改革。遗憾的是,在嘉靖执政后半段,改革渐渐废弛,没能坚持到底。
虽然如此,仍然可以说嘉靖“挽救了”大明朝。那些丑化嘉靖的观点忽略了基本的事实。嘉靖执政时间很长,长达45年,仅次于后来万历的48年。如果嘉靖没能推行深入的改革,以正德皇帝留下的那个烂摊子,明朝绝无可能再坚持一百多年。明朝又延续了一百多年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嘉靖改革成功和成效的最大证据。
此外,嘉靖长达45年的执政,朝中却无刘瑾、魏忠贤那样的“大铛”,还启动了重要的“一条鞭法”改革,也是改革成功的重要证据。
当然,本文的重点不是为嘉靖“翻案”。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嘉靖一朝改革和“大礼议”的关系,分析成功改革的一些重要规律。而这些规律,并不仅仅适用于古代或者政治,而适用于任何人类社会的重要变革。
不过,嘉靖改革对明朝的作用和意义,还另有一层含义在其中,值得继续分析,这个,下篇文章再说吧。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
作者其他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