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14:11:10来源:法律常识
我突然发现儿子(17岁,高二)与身份不明的人同性恋,请求心理咨询和治疗。
孩子从初二开始特叛逆,沉迷游戏,对家长的劝说反感,很难交流,初三下学期与家人赌气,5个月没上学,经老师和同学的劝解,参加了中考。高中期间,还是沉迷网络,家长只是以为他是打游戏。春节前,她妈妈从他的旧手机qq上,发现了他的聊天记录,与别人同性恋,还发生了很亲密的关系。我们家长感到晴天霹雳,悲痛欲绝!近几天试探着与他沟通,他说自己很正常,同性恋很普遍,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好,让家长不要逼他!
根据他以往的言行,(让我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以去生个二胎等)估计他这种情况在1年以上了。
年前,我们四个老师同时接到好几个同性亲密交往的咨询,最近又接到好几个家长的困扰,决定在这里做一堂微课。由于时代的发展,性别角色也不再象传统时代那么泾渭分明,现在的性取向越来越多多元化,传统的家庭婚姻制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省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当孩子不合乎我们的期待时,爱和尊重不是简单一个愿望,是选择的艺术,是积极的行动。这个案例来自网络,我以它为例来做下科普。
第一,爸妈安顿自己的情绪情感。
得知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能保持平淡平和的家长相对是较少的,反应的强度取决于家长对性取向的态度和价值观,如果孩子的性取向与父母的性价值观冲突特别大,可能就会出现“晴天霹雳,悲痛欲绝”这样的一种激烈情绪反应。在这种情绪状态下时,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很难和孩子冷静理性交流,当然就达不到父母期待的沟通效果。除了和信得过的亲朋好友聊聊自己的震惊和崩溃,还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拓展自己的认知深度和思维广度。
绝对的同性恋或者绝对的异性恋实际上是比较少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一个谱系上面。大家去观察动物,同性之间也会有一些比较亲密的行为,但动物没有发明“同性恋”这样一个词汇,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如同性别集中的地方,象监狱、后宫,同性之间发展亲密关系相对普遍,当情景变化的时候,也能够同异性结婚生子;
如果孩子是真正的同性恋(有的个体甚至身体上都有相应的生理结构),通过心理治疗改变性取向是非常困难的。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鲍比的祈祷》,女主是个基督徒,在她的价值观中,同性恋罪不可恕,会被处罚下地狱的,儿子鲍比用尽一切办法去改变,全都无济与事,最后选择了自绝与世,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唤回了妈妈对他的聆听。
第二,爸妈拓展自己的认知深度
孩子是否是真正的同性恋,这需要专业人员去做分析、判断和评估。家长需要多学习,对孩子的心理特征、对同性恋的知识多一些了解,更容易找到和孩子的对话内容和沟通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处在性别认同和性取向探索阶段,不要给孩子贴上双性恋,异性恋或者是同性恋这样的标签。语言可以切割出一些症状或言行。如果孩子把自己归到“同性恋”这个群体,群体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文化规则,孩子们会在同伴影响下模仿学习,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进什么类的场所…..,会不自觉把自己局限到这样一个小圈子里,减少与其它同伴的接触,限制到自己的发展。在孩子对性取向的探索阶段,父母越是想纠正、改造孩子的性取向,可能会把孩子推向更接受他的群体,人为制造一个同性恋。
总体来讲,青少年的同性亲密关系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同性情感和同性认同。比如有个女孩来咨询,骂自己很渣,理由是一个女生向她表白,但自己并不喜欢她,但并没有拒绝,仍和对方玩暧昧。因为对方对自己很关心,很牵挂,这种被照顾、被呵护的感觉自己比较享受。
在我们国家主流价值观对青春期恋情不太支持,孩子们由于荷尔蒙的大量分泌,性意识觉醒,把这样强烈的情感需求放在一个同性身上,产生如恋人般带独占性的情感,甚至有身体的亲密接触,这样可以回避成人世界对他们的管控和要求;再加上一些媒体的渲染,比如同人文学、耽美文学呀,把同性之间的恋情写得特别唯美、特别浪漫,让青少年对这种至纯至善至善至真的情感特别憧憬,特别贴合荷尔蒙爆棚的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要,有些孩子甚至把同性之间的这一种亲密关系当做一种时尚。
第三,给孩子坚定的支持
不论是什么样的性取向,人类的情感都是类似的。经营一段深刻的亲密关系,孩子们会遇到矛盾、冲突、困惑、烦恼,青少年特别需要成人指导和帮助。
有一天课间操,一个男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冲进咨询室,原因是当同学开玩笑,说他是同性恋。他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没什么朋友,和一个男孩子比较聊得来,同学们开玩笑说他们是同性恋,而他自己对同性恋非常排斥,认为那很堕落、极恶心。
同性恋群体最大的冲突来源于他们自己的性取向、性行为和自己性价值观的冲突。
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孩子们的性价值观会倾向主流社会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同性恋的官方态度是不一样的,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态度差别很大,比如说台湾,已宣布同性恋合法,大陆没有宣布合法,但也并不象有些国家和地区那样宣布有罪。在主流价值观不认同的地区,同性恋群体受到更大的世俗压力。即使是已宣布同性恋合法的台湾,这种压力仍然存在。大家去看一部台湾电影《谁先爱上他的》,同性恋的男人出于世俗的压力娶了女主刘三莲,在死神光临前他听从内心的召唤,抛妻别子,回到同性恋人身边。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错,但都深陷痛苦。
爱、包容、尊重作为一句口号喊出来容易,做到很难。但我们仍然需要去呼唤、去争取。我们给孩子们上过一堂《多元文化的性别认同》,同学们特别欢迎。有两个女生关系很好,当有人再开恶意玩笑时,旁边马上有同学制止:“你不能这样说噢!”
构建深刻的亲密关系是面对挫折,消弥偏见的法宝!不论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性取向,教他们如何去给予爱,接受爱,永远是父母最大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