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爸发律师函怎么说,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了吧

时间:2022-10-21 07:20:04来源:法律常识

《脱口秀大会5》有个段子连夜蹿上热搜。


鲁豫调侃关于自己的网络谣言。


网友说她太瘦,猜她吃得少,传着传着就成了“传说”。


——“鲁豫一天只吃三粒米”。


鲁豫想找个办法澄清。


发微博吗,力度好像不够。


发律师函吗?


哦,现在没人信这玩意儿。


话毕。


台下响起一阵心照不宣的爆笑。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为什么没人信?


为什么没人信会好笑?


为什么笑完不够,还会在热搜上持续玩梗、讨论、吐槽?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妥妥的“地狱笑话”


不仅因为好笑。


更因为除了笑,我们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姿态,去面对笑声背后的沉默和无奈。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前两天有一则新闻,堪称这段子的“现实完整版”


起初Sir也觉得好笑:


某地举办“廉洁文化主题”征文,一篇叫做《我的县长父亲》的文章荣获一等奖。


迅速引发网友一片群嘲。


不少人直接拿名场面说事,说电影走进现实。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很快,嘲讽被打脸。


当理智的网友们认真审视稿件原文。


发现文中这位县长叫于志明,14岁就投身革命,1955年,年仅26岁的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人民选举的禹城县县长。


58年他因反对浮夸风、共产风被降职降薪;三年困难时期,于家穷得揭不开锅,大哥出去要饭;于志明饿到腿一按一个坑,仍选择信守承诺给烈士家属汇钱;改革开放后,儿子、侄子的工作,他从来不打所谓的招呼,更不会主动安排……


怎么看,都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但登上热搜时,大家都在说这是现实版袁华。


读过文章的人越来越多。


尤其是发现该县长已于1988年去世,文章作者也只是一位已经退休的普通花甲老人。


那些网友尴尬了,大规模道歉。


可反转又又又来了。


德州作协当初看到网友群情激愤,已经把获奖信息删除了。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直接引发了第二波舆情。


像话吗
凭什么删啊
因为一时的梗就删文太可悲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为什么删?


凭什么删?


《我的县长父亲》是不符合征文主题?还是不符合评奖标准?

如果评委一致认为符合,不是“做贼心虚”,为什么要删文了事?


甚至有人直接发文质问:


删文,怕是有猫腻。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则采访中,德州文联做了解释:


德州作协属民间组织,征文活动评选本身合规。


德州作协之后也作出回应,称删文是“不想引起关注”。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对。


的确是怕了。


于是,在信与不信,怕与不怕之间,舆论逐渐撕裂出一张魔幻的大网。


网住每一个人。


它暗中改变着所有人在公共领域的表达。


这网的第一层,叫“看客化”。


当热搜爆出,网友吃瓜追热点的同时,总会有一个常见现象:


等反转。


娱乐新闻如此。


社会新闻也如此。


甚至在涉及国家大事、国际热点的新闻下,依然是这样。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而这个词背后,既是不少人上当吃亏后的预设: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事后有被打脸的可能性。


也是对某种刺激的期待。


当反转,不再是一种意外,而成为一种预期的时候。


无疑带来了两层含义。


1、第一时间不跟风,不表态,等待更多的信息再下判断,这是被过去新闻折腾过的网友们素质在逐渐提高的表现。


2、这些舆论场上的复杂事件,也逐渐被网友们高高挂起,逐渐成为看客们的精神养料。


换句话说:


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智”的同时,其实也越来越难以投入其中,把事当事。


越来越习惯于,把舆论中的新闻事件。


当戏看。


当事人的每个动作、每条线索,都相当于长篇作品里的一个“戏剧高潮”。


牵引出更多的情绪、更多的爆点。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所以在《我的县长父亲》出现时。


网友的第一反应不是文章本身,而是电影《夏洛特烦恼》的情节。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甚至都不先问是不是,对不对,对着标题,必须要先过过嘴瘾。


还用沈腾当嘴替:


他那是比学习的吗
那是拼爹呢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可能有人会说。


不也有理智的时候么?


但往往,还没有定论的时候,才是舆论最群魔乱舞的时候。


抓语病,扒黑料,扣帽子……或者发展到发私信辱骂,评论区网暴,乃至线下干扰。


何至于此?


这张网的第二层,“娱乐化”


许多事件对于公众就是一场“戏”,而且是爽戏、狗血戏。


缺少扎实的细节、充分的背景......


全是戏剧性的情绪爆破:


谁好像出事了。


谁反转了。


谁又被锤死了。


为什么德州文联会说出“不想引起关注”这样无奈的话?


因为大多数人都懂:


当下的社会舆论,已经拥有了改变事实(扭曲真相)的能力。


却越来越少人能意识到:


过程,也是“事实”的一部分。


这才是这张网最绝望的一层。


我们很难再真正地参与“舆论”。


因为失语,所以调侃。


无从判断,干脆摆烂。


最终只能分出两个你死我活的阵营:


信,不信。


错,没错。


挺TA,踩TA。


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流中甘当鸵鸟,埋头摇摆着屁股的方向。


有没有办法改变呢?


在这个注定滑坡的过程中,普通人能做什么?


前几天罗翔和余华有一场对谈。


Sir认为值得每个人去看看。


今天只截取其中一段。


或许,它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实中不那么好笑的那部分沉默。


罗翔再次搬出他最喜欢的名言之一,出自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很多人经常听我引用爱比克泰德说的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
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很多东西不是你能够选的
但是问题是
当这只看不见的手赋予你一个剧本
你就必须要把它演好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Sir最近也看见许多年轻人,引用这句话安慰自己。


可这段话里全是遗憾吗?


此时余华插话了。


他基于自己的写作与人生经验,对此作出了补充:

在时代与命运的剧场中。


即使我们不能决定剧情,也一定要把自己的台词说好。

因为有的时候,台词会改变剧情。


既然剧情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那么台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就是我们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我们命运到了什么关口说什么话
所以我觉得
一个人想和一个时代保持好关系的话
把自己的台词说好就够了

因为有的时候台词会改变剧情


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李寻欢不作乐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