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5 01:07:07来源:法律常识
萱萱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说说,咱们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的那些事儿!
吃瓜群众
公共法律服务?没听说过……
天天
啥子喃?你还不晓得公共法律服务?
吃瓜群众
来嘛来嘛,给大家普及一哈
萱萱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就是要整合司法行政业务职能和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目前,成都市已基本建成以市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各区(市)县法律服务中心为主干,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和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社区法律之家)为触角的四级法律服务平台,主要功能是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努力让每一个人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
吃瓜群众
天天
简单来说,就是:
以后你可以在你们小区头就找律师咨询法律问题;遇到吵嘴格聂,社区里头有专业调解员来给你调解,不怕扯筋哈;办个公证、司法鉴定神马的,要少跑好多路;还有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免费敞打的哦)、法律咨询方面的网站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等……
吃瓜群众
嚯哟,简直方便得不要不要的~
萱萱
为了更方便大家寻求法律帮助,今年我们确立了“一个思路”“十项任务”,有兴趣了解一下嘛?
吃瓜群众
快说来听听~~
天天
今年,成都市司法局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全面落实年”重要任务。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城乡均衡、地区均衡、人群均衡“三原则”,服务平台、服务产品、服务标准、服务队伍“四同步”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加劲加快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精准、及时、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01
构建“全覆盖式”的四级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出台《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建立涵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落实《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总体规划》,建成集实体、热线、法网“三位一体”的市级实体平台,加快建设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力争做到早挂牌、早规范、早运行,实现各类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分级分类分批次进驻。高质量完成龙泉驿区、郫都区、大邑县公共法律服务民生工程项目。
2
建设“5+X”功能的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落实《成都市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指南》,县级实体平台功能定位采用“5+X”建设模式。“5”为基本职能: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服务、公证服务;“X”为拓展职能,各地可根据需要和条件引入专业调解、外来企业投诉、司法鉴定、安置帮教等服务,厘清实体平台各窗口服务职能边界,确保“一站式”服务承诺落地落实。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人员值班制度,实体平台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的运行机制。
3
打造“一刻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瞄准一刻钟公共法律服务的“可达性”,重点以司法所、村(社区)法律服务室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社区法律之家基础建设,鼓励分布在各地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学类院校以及社会组织等“向群众打开办公室”,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努力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充分发挥一线平台化解矛盾纠纷、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服务预申请和法律需求分析等公共法律服务功能,让群众更加便捷地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把服务送到群众“手边”。
4
搭建“立体化”的网络法律服务平台
持续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创新,全面入驻“12348四川法网”、“四川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平台。综合运用全市各单位官方微博、微信和客户端,构筑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与案例查询、信用信息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全面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微信工作群,通过手机平台及时为基层群众提供“掌上法律服务”。引导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行业开发线上公共法律服务新产品,切实提高公众获取法律服务的便捷度和有效性。
5
建设“12348热线为枢纽”的公共法律服务指挥中心
设立“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引导群众就近均享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为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形成在线服务与落地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新机制。加强与“12345”政府公共服务等政务热线、窗口服务和紧急类求助平台等之间的协作制度,重点做好与“12345”市长热线涉法涉诉问题互联互通工作,促进涉法涉诉问题及时依法化解。各区(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要将法律服务热线工作纳入日常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对群众的法律服务诉求有求必应、处置迅速。
6
建立“四同步”公共法律服务标准体系
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平台一体化、规范化建设,统一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机制,形成上下贯通、错位发展、功能完备、整体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体系。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重点建立以平台建设标准、服务产品标准、服务质量标准、管理运行标准、队伍建设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法律服务标准体系。统一应用省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统一场所标识、指引和功能设置。加快建立四级实体平台的公共法律服务基本目录,明确服务名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产品形态、获取方式、提供主体等基本要素,并面向社会公示公开。根据群众需求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措施,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
07
建立“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市场参与机制\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法律服务市场。积极引导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等各类法律服务供给主体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提升对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统筹管理和优化配置能力。试点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培养、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试点推动志愿者队伍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建立健全注册招募、服务登记、管理评价等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8
推动“三原则”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均衡化配置
按照城乡均衡、地区均衡、人群均衡“三原则”要求,研究制定鼓励政策,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引导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和人才向我市远郊县(市)流动,采取跨区域结对帮扶、远程网络服务、法律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精准扶持公共法律服务,针对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欠缺地区,探索实行人才招录和管理的差异化政策,缓解公共法律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分析各地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差距,研究制定有针对性工作举措,推动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科学化和精准化配置水平。
9
建立“开放式”公共法律服务考核监督机制
年内开展对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运行情况的考核评估,建立涵盖基础设施、人员配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机制。依托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服务对象质量评价系统,接受服务对象对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办理质量进行评价。探索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社会效果。积极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专家学者等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监督。建立对公共法律服务提供者的投诉处理制度,建立健全惩戒机制,推行公共法律服务提供者不良执业信息记录披露查询制度、违法违规行为负面清单制度等。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
10
建立“常态化”公共法律服务保障机制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招募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师生、离退休政法干警、社区力量等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坚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及政府采购目录,为各级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公益性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群体性(案)事件处置、法律援助和村(社区)法律顾问等提供必要经费保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大力发展电子公证、法律服务智能保障等业务模式。加大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力度,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的内容、获取途径及其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中的典型案例,宣传各地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中的成熟经验、创新举措、先进典型,为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文章来源:成都市司法局
主管:成都市司法局
总编:傅泽涛 主编:张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