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如何获取对方身份信息,起诉如何获取对方身份信息呢

时间:2022-10-25 07:04:07来源:法律常识

鸣镝|世上没有后悔药,充错话费怎么要?


世上没有后悔药,充错话费怎么要?


前不久,我给自己很久没用原以为已经停机的电话号冲了50元话费,但后来发现因为太久没有使用这个号码,电话号早已回到号码池,归属新的主人。


在联络北京移动之后,我拨通了号码新主人的电话。他虽然说对自己“被充值”毫无察觉、并不知情,但是也同意看看我提供给他的“充值成功”页面截图,并且在看到截图之后爽快地将话费直接充值返还给了我。


我们彼此祝福,互相道谢,这场“充错话费”的插曲圆满收尾。


但很多时候,充错话费的人并不总是像我这样幸运的。


据媒体报道,日前,北京的田女士通过移动支付平台给自己的新号码充了1400元话费,但因手机号输错,最终将话费充到了别人的号码上。她想要“维权”,对方却拒接电话。在平台推脱、运营商不管的局面下,只能自己认栽……


充错话费这样的失误并不是偶发事件,看似小事一桩,却牵涉双方机主、运营商、充值平台,涉及法规、道德的方方面面。


鸣镝|世上没有后悔药,充错话费怎么要?


充错话费是无心之失,消费者本人有一定的责任,当引以为戒,但他们也有将充错的钱要回来的权利。只是大部分人由于“纠错过程”自行协商难、起诉成本高,多番比较之后还是选择了自行承担充错话费的后果,为自己的“粗心”买单。


追回错充话费的过程中,“运营商不管”似乎无可厚非。因为运营商不是错号手机号码的使用权人,且有义务依法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原则上无权在未经错号机主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撤销”或退回误充款项,这不难理解。


追回错充话费的过程中,“充值平台推脱”似乎有情可原。移动支付平台通常是通过话费卡进行充值,所以一经使用无法退还。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移动支付平台进行手机充值服务时,平台并没有提供相应的信息核实提示。设置必要的“防输错”程序,这看似非必要的小环节,本应是提升服务质量,重视消费者诉求的重要一环。


最后,对被错充话费的机主来说,意外被充值,应该守住道德底线,积极与对方沟通。根据《民法典》规定,被误充话费且拒不归还的一方构成民法意义上的不当得利。如果拒不归还话费,机主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从现实情况看,充错话费者动辄遭遇“想起诉就得获取对方身份信息,但通过正当途径又很难获取”的维权难点,仍然反映出充错话费补救机制的欠缺。


另一个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当机主被错充数额巨大的话费,既无法提现又无法做到话费转移,如果其有意归还充值者,只能自掏腰包,这似乎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和不公平,其中桎梏又该有哪方来进行协调解决?运营商是否可以帮助两方机主进行话费转移?


鸣镝|世上没有后悔药,充错话费怎么要?


追回错充话费的过程中,一个个回复看似常情,实则缺失了人文关怀;一道道环节看似合理,实则存在维权死胡同。


“充错话费”的充值人权益如何保护?这道考题既考验充值者的妥善沟通能力,也考验被错充机主面对意外之财的私德,既是检验运营商服务能力中人文成色的试金石,也为充值平台优化服务体验提了醒。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