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品房,安置房和商品房有何区别

时间:2022-11-08 16:47:05来源:法律常识

安置房,顾名思义是用于安置拆迁户的房子,当然,也有不少市民会到二手房市场购买。

安置房,大多并非品牌开发商开发,在建设品质、物业管理、户型等方面不如同期商品房,也是一个以原住民为主的居住群体。

这样的小区,居住体验与商品房有差距吗?为什么安置房的建设品质接近商品房了,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很排斥?

这次,我们节选了3位二手安置房业主的故事,看看他们有怎样的居住体验。


01

A先生是瓯北人,孩子读小学后,就计划将他初中时送至温州市区的名校读。2010年,各大学校取消集资费入学的择校生名额,进入“学区房”时代,A先生就着手考虑买学区房和今后的居住地。

A先生在市实验中学周边看了一圈,发现周边不是没法居住的“老破小”,就是面积大、价格贵的“老破大”,一直买不下手。最后,A先生以约25000元/㎡在辖区内买了套65㎡的在建安置房,并办理了委托公证。

当时该小区已结顶、刚“摸文”,号称“即将交付”。然而没过多久,该小区竟然停工了,后来停停建建,直到3年后才交付、5年后才领证,险些连孩子读书都赶不上。

安置房与商品房的区别,到底在哪?最新居住体验来了...

老城区部分享有优质学区的安置房

房子交付后,孩子还没读初中,A先生担心装修材料上涨、透气时间太短,便马上开始装修。因频繁来回装修工地、周边停车难,A先生提前租了个地下车位、占了一个停车名额。

该小区700多户,地下停车位却只有100多个,车位严重不足,不少车辆便停在小区地面上。后来,该小区成立了业委会,以原住民老人为主。业委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实施人车分流。


面对反对声音,当时业委会称:

“停车是全社会的难题,不是我们一个小区就能解决的。”

“你们开车的都有钱,不要那么自私,也要考虑我们没车的人。”

“你们开车的都是年轻人,该让让我们老人,我们需要活动场地”。

很快,该小区的年轻人、中年人开始为停车而烦恼,老人们却在小区空地里跳起了广场舞。

当停车难变成了难上加难,仅有的100多个地下车位,则成了众人争夺的对象。这时候,业委会成员提出,小区地下车位应重新分配,原住民优先、二手房业主其次、租客最后。


部分业委会成员称: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地是我们的。”

“我妈拆迁在外漂泊10年,你们没体验过。能交付也是我们去争取来的,你们没有出力。”

“你们二手房买进来的都有钱,也该让让我们。”

这时候,一些本来挺讲道理的原住民中年人,也站在了部分业委会成员一边了。

A先生坚持认为,购买二手房,就买走了原房东的所有权益,不仅仅是房子本身。好在,该措施最终没实施,A先生保住了地下车位名额。但是,该小区地下车库晚上12点准时关门,待他住进来之后,偶尔晚归时非常麻烦,只能停在斜坡上,或违章停放路边、第二天一早开走。

“温州(市区)人真的排外,竟连不是小区原住民都排斥。”A先生感慨到。因上述因素,再加上接连出事的电梯、形同虚设的物业管理,在孩子中考之前,A先生就把房子卖了,考完就搬回瓯北。

那时候,学区房开始变得越来越热,房子卖掉时的价格,已是买来时的2倍。这时,A先生的一切不爽,即刻烟消云散。


02

5年前,B先生以约12000元/㎡,在汤家桥南路买了套90㎡的安置房。这是当地村里的三产安置房,由开发商代建。

为什么买这里?想住电梯房,面积不需要大,但老城区的小户型电梯房,都是安置房,不仅品质差,价格还高,普遍25000元/㎡以上。虽然这里价格低是因为没证、有风险、无法贷款,但领证后必然大涨。

当时,温州市区的安置房普遍是低档涂料,还装满“铁笼子”,这个三产安置房就用了真石漆,看起来跟周边商品房没区别,甚至在总楼层比隔壁商品房矮的情况下,楼间距更宽,低楼层的采光、日照都不错。

虽说从老城区搬到了东面,离亲戚、朋友都远了点。但是,温州人总是相信这么一句话:城市向东发展。

既有安置房的价格,又有商品房的品质,只是绿化简单一些,问题不大。就当时来讲,这属于温州极其少有的“高级安置房”了。等交付后,B先生就装起来住了。

安置房与商品房的区别,到底在哪?最新居住体验来了...

商品房与安置房混杂、外观区别不大的黄屿

B先生本以为,这个几乎都是原住民的小区,对他们来讲自己是个外人。但是,每次在楼道、电梯里碰到原住民,都会跟他打招呼,非常热情。渐渐地,他跟一部分原住民熟悉了。

B先生此前工作时曾接触过一些城郊结合部的村民,印象不太好,但这个小区的原住民非常朴实,还有热心业主为小区的管理、维护贡献了大量金钱、精力。

当然,该小区在管理上与商品房有很大差距。虽然人车分流,但没有禁止电瓶车,依旧横行在小区地面,大量停放于架空层。

架空层、地下室一些楼幢、单元指示,并非标准指示牌,而用记号笔手写。小区大门口摆了两排塑料座椅,供老人饭后聊天。部分原住民将大量杂物摆放在楼道上,有碍观瞻。这些细节,都影响了小区的档次。

近两年,随着温州“大拆大整”后一大批新安置房逐步建成,品质上了一个台阶,好的跟商品房没什么差别了。那么,B先生这个“高级安置房”,瞬间沦为了“普通安置房”。这类新安置房还越建越多,满大街都是,房价似乎要到顶了。

这时候,市区商品房中建筑面积约90㎡的小三房也越来越多了,单价也就“2字头”。原计划自住的B先生便有些想法了,认为这套安置房也能卖“2字头”,要是再不换商品房,以后就难了。他开始去看商品房,同时把房子挂在中介里。

后来,B先生以约22000元/㎡卖掉了这套房子,比买来时涨了约10000元/㎡,然后加上少量积蓄,成功置换一套商品房。

现在B先生住进了商品房,居住品质提升了不少,在小区里逛再也没有电瓶车擦肩而过,但和邻居完全不认识。有时候,他会想念那个安置房小区的氛围。


03

因资金有限,C先生曾在梧田的商品房、南塘的安置房中纠结,最后为了生活便利性,选择了南塘的安置房。

南塘的生活圈非常好,下楼就是绿地、商业,过一座桥就是白鹿洲公园,走出公园还有商业,去医院不远,想要的生活几乎应有尽有,环境也很好,就是周边学校差了点。

安置房与商品房的区别,到底在哪?最新居住体验来了...

南塘周边安置房

不过,部分原住民的生活习惯,让C先生不太适应。

比如,一部分原住民洗衣服后不脱水,晾衣服还晾在阳台以外的晾衣架上,衣服上的水不断滴至地面。还有拦着电梯等家人、遛狗不铲屎、电梯里抽烟等现象不断出现,也令C先生感到不适。与住商品房的朋友聊起,这些现象不是没有,但属于极个别现象,安置房却多了不少。

每到临近端午节,小区里总有不少原住民开始讨论、参与划龙舟的相关事宜,而C先生从小到大都没有这样的经历。

至于小区管理方面,总体上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地下车库竟对外运营,降低了小区的私密性。小区里还有不少租客,甚至个别私底下进行一些经营活动。

最让C先生受不了的是不断出现的外墙脱落现象。它不仅涉及到小区形象,更是影响到了人身安全。

有时候,C先生也想着换房,但是住惯了南塘、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还能换到哪里去呢?当初放弃梧田的商品房、选择南塘的安置房,目的就在于此。换商品房,不管南塘附近,还是滨江商务区、中央绿轴,哪里不需要近40000元/㎡起步。

就这样,C先生还是住下去再说了。如果哪天挣大钱了,想换哪就换哪。


04

从三位市民的故事可以看出,无论建设品质高低,安置房在物业管理、居住群体等方面的问题,与商品房始终存在差距,也影响了小区品质的维护。因此,安置房的居住体验,大概率不如商品房。

正因上述居住体验方面的差距,再加上知名度、户型等其他差距,同地段、同房龄的安置房,二手房房价往往比商品房要低数千元。或者说,同样的价格,买安置房能买到更好的地段。

因此,还是有一些对更看重地段、对价格敏感的购房者,会买二手安置房。更何况,一些建筑面积80㎡以内的两房户型,一些刚需、单身、养老需求购房者比较适合这类产品,商品房极少,几乎只能买在安置房里。

总体来看,购房者各有所需,倘若能接受安置房存在的弊端,购买二手安置房不是不可以,没必要“一刀切”看待。在房价总体不低的温州,这些安置房是二手房市场很好的补充,让房价更具梯度,让部分购房群体拥有更多选择。

不过,若想像A先生、B先生那样通过安置房挣钱,这个时代几乎一去不复返了,若无特殊原因将很难实现。长期看,新商品房的保值、增值性,基本上要强于安置房。


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