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款凭证,有转账凭证 能算借款吗

时间:2022-11-10 01:09:08来源:法律常识

一、案件回顾

老许向槐荫法院起诉,请求判令石大哥偿还欠款20万元,提交的证据就只有一张他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向石大哥转账20万元的凭证。审理过程中,石大哥辩称,该款项是第三人相阿姨委托老许偿还他的欠款。经审理法院查明,老许、石大哥、相阿姨曾一起合伙做生意,后石大哥退出合伙,现老许与相阿姨仍在合伙做生意。石大哥提交此前借给相阿姨20万元的证据,并提交微信聊天记录,显示相阿姨承诺在2021年12月20日前偿还,而老许向石大哥转账20万元的日期为2021年12月18日,同年12月19日,相阿姨微信告知石大哥“钱给你打过去了”。对于石大哥提交的证据,老许不予认可,但没有进一步提交充分证据证明他与石大哥之间存在借贷合意。

槐荫法院认为,老许仅依据银行转账凭证,主张与石大哥存在借贷关系,石大哥予以否认,并提交相关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在此种情况下,老许应当进一步提供证据证明借贷关系成立,由于老许未提交证据,其应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最终,槐荫法院判决驳回老许的诉讼请求。老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了上诉,二审济南市中级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


二、法律解读

民间借贷多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基于信任亦或由于“面子”的原因,双方往往只是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借条。近几年来,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的兴起,人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转账交易,较少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进行借贷,这就很容易留下转账凭证的证据。但是,仅有金融机构或者网络上的转账凭证,如果没有借条,能否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呢?

从法律上说,民间借贷的成立要件有两个:一是双方有借贷的合意,多以借条或借款合同为载体;二是出借人已实际向借款人提供款项。若进入诉讼,这两个要件均需要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只要其中任一构成要件缺乏证据证明,将会面临借贷事实不确定的诉讼风险。合法的借贷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一般而言,为了保障债务实现,应签署内容完备的借条或借款合同,无论是借条还是借款合同,均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具体可参见《借条应该怎么写?》。在仅有转账凭证,缺乏借贷合意证明的案件中,借贷关系能否成立?取决于被告对此抗辩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原告的相应证据,如被告提出抗辩并提供充分证据,原告未进一步举证,则原告承担不利后果,结果就像前述案例一样;如果被告仅仅提出抗辩但没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则被告将会承担败诉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责任。”根据该条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时,被告抗辩收到的款项系其他款项时,应由被告对其抗辩理由承担举证责任。在被告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抗辩理由成立的情况下,原告应对双方之间存在民间借贷的合意、合法的借贷行为、借款的交付、款项来源等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原告会承担举证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律师提醒

款项交付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汇款单、网络转款截图等,能证明一方当事人向另外一方转账的事实,也可证明双方之间存在资金往来,但它并不一定能够证明基础债权关系的性质及成立,因为买卖、赠与、投资、还款等行为与借款同样会产生给付款项的效果。因此,仅有银行转账凭证并不能当然地证明借贷法律关系的存在,主张存在借贷关系一方还需提供其他证据加以佐证借款合意的存在。

在此提醒大家,在资金往来关系过程中,应树立证据保全意识,出借人在出借资金时,不仅应留存转账凭证,更应对借贷合意明确表示,通过打借条、签署借款合同,要求提供担保、寻求第三方见证等方式将相关证据予以固定。为了避免本案类似不利结果的发生,出借人在出借款项时,首先应尽量签订书面借款协议或让借款人打借条,明确约定借款的关键内容,如借款用途、借款金额、还款期限和利息等。其次,还要明确款项的性质,尤其是熟人之间,避免因对款项性质认识不一致而产生纠纷。最后,还要记住留存付款凭证,司法实践中,由于现金交付难以留存书面证据,特别是大额现金交易,在纠纷发生时出借人较难举证证明款项已经支付,因此,应尽量通过银行、支付宝、微信等转账,方便保留付款凭证。


作者简介:朱政,执业律师,北京京师(合肥)律师事务所主任。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