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找律师开庭两庭后,法官说一周给判决书

时间:2022-11-16 04:16:13来源:法律常识

本文作者:油菜花又开了 文章转自:民商裁判实务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仅供交流,如有异议请私信联系删除


头一天晚上,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个电话,结果第二天签发的判决书上硬是多判了14万!

头一天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电话,第二天判决书上多判了14万




今天来聊一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案子。


工程施工结束后,双方因为工程造价问题发生纠纷,承包人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发包人支付工程款及利息390万。


案件前前后后审了有一年多的时间,年前出了工程造价的鉴定结论,春节放假前才开完了庭。


由于处理其他案件耽误了一点时间,所以一个星期前才开始写的判决书,这几天里几经修改,并且改了又改,校了又校,字斟句酌,最后连标点符号也没放过。


头一天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电话,第二天判决书上多判了14万



直到昨天8日晚上才把判决书的拟稿和正本的电子版排出来,落款日期写的都是9日,也就是今天。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前一天下班以后拟出的裁判文书稿,我都会把落款日期写在次日,并在第二天的工作时间提交签发审批流程和用印流程。


因为裁判文书加盖的电子印章显示有用印当天的日期,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让印章日期与裁判文书的落款日期一致。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早就过了下班的时间了,只有等第二天签发了,趁着签发前的这个时间,我拿起电话分别给双方的代理律师打了过去。


我在电话里简明扼要地说了一下判决认定的工程款数额、工期延误天数、已付工程款的数额以及最终裁判结果的计算方法。


原告律师未置可否,只是说第二天给我回复,但直至现在判决书发出的时候,我也没收到原告律师的回复。


被告律师当时也没有说回不回复,但今天一早就给我打了电话。


放下电话,我撤回了即将提交签发的判决书,将原来准备判令被告偿还的工程款160万改成了174万。


重新提交了判决书的签发流程和用印流程后,已将判决书通过电子送达平台分别发给了双方当事人及代理律师。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接了被告律师的一个电话就改变了判决的结果了呢?


头一天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电话,第二天判决书上多判了14万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这个案子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比较奇葩,约定的价格形式是总价合同,但合同上既没有写明总价,也没有写明单价。

仅约定,签订合同后由承包人编制施工图预算,报发包人审核,以发包人审核的价格作为签约合同价,最后再以发包人委托第三方审计的价格确定最终价格。


但承包人在与发包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没有在开工前编制施工图预算,也没有报发包人审核。


工程施工过程中,发包人陆陆续续支付承包人工程款合计540万。


头一天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电话,第二天判决书上多判了14万



施工结束后,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提交了竣工结算报告,要求发包人按工程总价860万结算工程尾款。


发包人审核后,只同意按工程总价670万结算,两者相差190万,差距过大。


因协商未果,承包人无奈只得提起诉讼。


诉讼中,发包人自行委托第三方对承包人的竣工结算报告进行了审核,审核金额为710万,但承包人仍然不认可这个结果。


随后,承包人递交了请求对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申请,发包人提出异议,认为工程造价应当以第三方的审核结果为准,不同意对工程造价进行鉴定。


从合同上看,貌似工程造价确实是以第三方的审核结果为准,但这岂不是等于完全由发包人一方确定工程造价了嘛,所以就没有理会被告的异议,决定还是先鉴定了再说。


鉴定前,在组织双方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时,他们一致认为其中有一笔14万的款项之前已经签署过备忘录,没有争议。


既然如此,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决定对这一笔14万的款项不纳入委托鉴定的范围。


由于工程造价鉴定的时间比较长,卷宗材料又比较多,加上此前也没遇到过类似不纳入鉴定范围的情况。


所以,一开始在写判决书的时候就把这14万的茬口给搞疏忽掉了。


今天经过被告方律师的提醒才想起来有这个事,也就是说,工程总价应当是鉴定造价再加上这个14万。


所以就出现了在判决书签发之前,临时改变判决结果的情况。


暂且先不谈被告律师是不是应该提醒法官的问题——毕竟这个疏漏是有利于被告一方的。


现在我最想知道的是,原告方的律师接到电话以后在干嘛?


要知道,几乎不会有法官在判决之前就打电话给律师说,这个案子会怎么怎么判,因为法官是不需要和律师商量裁判结果的,除非……


你完全有理由质疑法官在判决前给律师打电话的目的,你也完全有理由怀疑法官意欲何为?


打电话这种事情,我之前也有打过,但都不是为了告知裁判结果,而是因为需要确认或核实某个问题。


像这次这样,直接了当的告知判决结果如何计算的情况,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将来不可能再有第二次的机会了

头一天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电话,第二天判决书上多判了14万


打电话的目的,我在电话里面也说了,让他们自己按照这个方式计算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但被告仍然坚持认为不需要鉴定工程造价,并且也不认同按照鉴定结论确定工程造价的处理方式。


我说,为什么要采纳鉴定结论,采纳的理由我会详细地写在本院认为里,这个问题你不用考虑,你就直接按我说的方法计算就行了。


对于原告方的律师我也是这样交待的,目的就是想在判决前让双方都能参与进来,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差错。


其实之前我原本是想召集双方律师共同到我这里来当面核算的,但考虑到召集一下又要耽误几天的时间。


所以,在判决书拟好的当晚,为了能赶在第二天签发,只能便宜从事,就直接打了个电话过去。


头一天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电话,第二天判决书上多判了14万



在这里,我想和律师同行们透露一下,法官一般是不会轻易给律师打电话的,但凡打电话,必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重视,切记!切记!


当时不能回复的事情,也要记得在尽可能快的时间里回复,法官是没有耐心去等你很长时间的。


如果迟迟没有等到回复,法官就会想出这样或那样的法子给你艺术处理一下,但不管怎样,肯定是没有你的什么好。


头一天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电话,第二天判决书上多判了14万



还有就是,你没及时回复,法官就会觉得你对这个案子根本不上心,不负责任,比如这个案子就是这样,这么大的问题竟然是由被告方的律师提出来的,你让法官心里怎么想?


这么一次难得的机会,原告方的律师竟然无视,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


现在再来聊聊作为对方的律师应不应该提醒法官的问题。


首先问一下,如果你是被告方的律师,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做?

——请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头一天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电话,第二天判决书上多判了14万


头一天法官给双方律师分别打了电话,第二天判决书上多判了14万



如果我是被告方的律师,我觉得我也会主动提醒法官的,原因有三:


其一,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即便我不说,对方律师也能发现。


其二,法官等于是直接告诉了我判决的结果,这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既然这么信得过我,瞒着不说,感觉良心上过不去。


其三,这个案件无论怎么判,被告方都是要上诉的,一审的疏忽到了二审也肯定会改过来,讨得一时的巧,并没有什么卵用。


——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不知道作为律师的你会怎么看?


最后,再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法官这样的操作,你觉得合适吗?


我个人认为,具体案件要具体分析,需要区别对待。


本案是个建设工程的案子,在大的方向确定下来之后,判决结果无非就是写写算算的问题,不关乎其他。


甚至于法官还可以在庭上组织双方逐笔核算应付工程款多少,已付工程款多少,尚欠工程款多少。


并且对于逾期支付工程款的利息、违约金等等,也是完全可以按照法官确定的本金、起止日期、利率进行计算的——之前就发生过利息计算错误的情况。


但实际情况不允许法官在开庭的时候召集双方进行核算,因为法官首先需要通过草拟判决书对案件事实和裁判理由进行定夺。


在事实没有确定,裁判理由没有形成之前,法官自己也不清楚需要计算什么,应该怎么计算。


只有在判决书基本成形之后,法官才能确切的知道,哪些问题是需要通过加减乘除来进行处理的。


既然如此,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计算错误,让双方律师参与一下,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至于为什么要计算这一项,而不计算那一项,判决书里写的都有,咱们可以先计算了再说,回头你自己再去看判决书去


说到底,法官不是神,法官也会有失误的时候,避免法官出现失误,律师也责无旁贷。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