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9 14:03:10来源:法律常识
7月20日早上九点,二郎街道科城路社区恒基·雍翠名门小区门口,居民们提着购物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拉着家常,记者望着小区门口设置起的10来个摊位,这莫非是要逛地摊?
不一会儿,穿着红背心的志愿者“摊主们”带着他们的行头来了,社区居民们也在每个摊位面前排起了队,只见他们纷纷拿出了旧了的皮鞋,破了需要缝补的衣物,还有钝了的菜刀……
原来,每个月20号,二郎街道科城路社区都会准时出现这样的场景:摆起摊摊,裁缝、修表匠还有磨刀师傅等志愿者们就会心照不宣按时赴约,参加老杨群工党群服务日活动,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便民服务,而这样的服务,已经持续了6年。
缝补衣物、磨菜刀、理发一应俱全
“我这件衣服坏了,还能不能补得起哟?”
“补得起,补得起。”
走近一看,一台老式缝纫机摆在地上,志愿者范道奎踩着踏板,针线在衣料上穿梭,随着缝纫机发出“咔嗒咔嗒咔嗒……”的声音,又一条裤子的卷边缝好了。
裁缝师傅为居民们缝补衣物。(摄影:陈钰桦)
在范道奎的“摊位”旁,两位社区志愿者还为居民免费擦起了皮鞋。他们的对面,53岁的磨刀师傅卢兴福架起了磨刀石,为居民们磨起了用钝了的菜刀,约莫七八分钟,一把菜刀就在卢兴福手下重新变得锋利。“我每三个月,就要把家里用钝了的菜刀拿下来让志愿者师傅帮我磨一磨。”77岁的社区居民廖光峥说完,又来到缝补衣物的“摊位”前排起了队,准备缝补两件衣服。
磨刀匠师傅为居民们免费磨刀。(摄影:陈钰桦)
在众多志愿服务中心,最属技术活儿的,还有修手表。社区老党员胡可燃今年76岁了,1965年参加工作后就入了党。即使从钟表厂退休了二十多年,给手表换个电池还是轻车熟路。记者注意到,除了擦皮鞋、缝补衣物、磨菜刀等服务,科城路社区老杨群工党群服务日活动还邀请了区中医院医师进行义诊,还有律师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社区工作人员还设起了宣传点为居民们讲解最近相关政策。
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免费擦皮鞋。(摄影:陈钰桦)
党群服务日活动历经三次升级
事实上,科城路社区党群服务日活动,能够发展到今天,具备民生服务、医疗义诊以及政策宣传咨询一体的功能,还历经了三次升级。
科城路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其娟介绍,2011年,社区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在小区门口设起了咨询点,作为政策宣传和接待群众的桥梁。渐渐地,在入户走访居民和居民办事反馈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辖区居民其实存在不少民生类服务需求。“科城路社区有1.7万余人居住,其中有四成居民都是老年人,在非物业小区,这种情况更是达到了65%。”陈其娟说,辖区老年人和小孩偏多,不少居家生活的小事,却成为了生活中的大事,影响着居民们的幸福感。
从2014年起,科城路社区应群众需求,将党群服务日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居民有需求,社区有回应,以党建带动社区建设,10名党员和楼栋长、居民志愿者发挥所长,为居民提供起了志愿服务。那时的党群活动日还只有义诊、政策咨询、擦皮鞋和理发,随着辖区居民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科城路社区的党群服务日所提供的志愿服务也越来越丰富。
志愿者们为居民免费理发。(摄影:陈钰桦)
磨刀师傅卢兴福的技术在辖区小有名气,街坊口耳相传。当社区工作人员找到卢兴福,想请他参加志愿服务时,卢兴福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为上了年纪的居民免费磨刀。“像磨个菜刀,缝缝补补啊,年纪大了又不方便,外面裁缝磨刀匠这些又不好找,社区的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社区居民张英说。
继续深入基层,服务居民
陈其娟说,深入基层,服务居民,接受居民的意见建议,让大家知道社区能够为居民们做的事情,就是社区党群服务日的内涵所在。
在走访居民需求的过程中,科城路社区也还在考虑增加服务项目。“现在修表的不好找了,每个月20号,我都会来,退休二十多年了,还能为大家做点事情,给群众方便,我感到很高兴。”胡可燃说。
范道奎又缝补好了一件衣裳,面对街坊们连声的感谢,范登奎擦着脑门上的汗说着:“不谢我,谢谢社区,谢谢我们的社区党委!”
每月20日,科城路社区的约定,还在继续。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