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0 17:40:10来源:法律常识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您好,我是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苗林,您有什么问题?”
5月15日上午,在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苗林、局长李富莹、副局长徐明江拿起电话,当起了接线员。
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苗林在接听热线。北京市司法局供图
当天,北京市、区司法局主要领导分赴各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听12348热线电话,与来电市民交流,解答咨询。
领导接热线,拉开了北京市司法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帷幕。从当天起,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将陆续推出“我当法律服务员”活动周、民法典宣讲活动周、集中办理遗嘱公证活动周、法治体检活动周、村居法律行活动周等五大系列活动周,持续至七一前,推动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有效落实。
现场
对市民反映的问题“一追到底”
“我是第一次接12348法律服务热线,挺震撼的。”
放下电话,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徐明江把记了两页的材料拿在手里。这是他接线近半个小时的收获。家住大兴区的居民刘女士,反映了自己在某区法院遭遇反复撤案的经过,希望讨一个说法。
“刚才我跟律师也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事儿一追到底,搞清楚。”徐明江说,市民反映的问题是具体的、实在的,有些涉及庭审程序和其他相关方面的事实他还不掌握,他要在搞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依规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
记者从刘女士处了解到:2015年,她因一起医疗纠纷,在某区法院起诉一家医疗机构,直到今年4月她才知道,此案早在2018年底已经撤案。在此之前,她还曾应时任主审法官的要求主动撤案一次,后来这位法官辞职了。如今,她已经不太关心医疗纠纷,更想了解法官为何如此办案。
徐明江介绍,今天,北京市司法局及各区局领导班子成员都在接12348法律服务热线,来当“法律服务员”,这在北京法治建设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苗林说,自己通过接线感觉到,今天群众运用法律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意识明显提高。同时,接线律师很不容易,因为群众提出的问题领域广、专业度高。我们要提高为群众做好法律服务的水平,提供更精准的答复,尽量做到每一件服务都让群众满意。
“我们真正放下身子,拿起电话,联通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非常有意义。”徐明江说,类似的活动以后将坚持下去。司法行政就是为群众办实事,主要是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当天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法律咨询专场、专题讲座、组织群众参观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宪法展等活动。
安排
未来5周每周一个主题活动
司法局领导当接线员,只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小部分。5月15日上午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介绍,从5月15日至6月20日的5周内,每周都有主题活动。
其中,5月15日-22日是“我当法律服务员”活动周,在15日局领导接听热线电话之后,16日-22日,北京市区两级司法局将每天安排一名处级领导干部到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听热线电话,与来电群众进行交流,解答咨询。
在5月24日-30日的民法典宣讲活动周,全市将组织开展100场《民法典》系列宣讲活动,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大型民法典通解通读电视节目。
5月31日-6月6日为集中办理遗嘱公证活动周,北京市司法局将组织全市公证机构开设专门窗口、增加办证人员,集中开展遗嘱公证办理活动。
6月7日-13日为法治体检活动周,北京市司法局将组织律师服务团队深入民营企业,就企业内部治理经营、劳动人事、商事合同、诉讼与仲裁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及法律问题开展法律服务。
在6月14日-20日的村居法律行活动周,将依托村居法律顾问,集中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开展法治宣传,为村居委会提供法律建议等。
“小客车摇号”公证事项将“一网通办”
在5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司法局局长李富莹发布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事清单。
5月15日上午,北京市司法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发布会现场。
清单内容共有30个项目,分为立法工作为民、刑罚执行护民、普法宣传惠民、法律服务利民、减证减时便民、依法治理安民等六方面,涉及公共法律服务、公证、仲裁、普法、行政审批等多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司法行政工作领域。
如,根据疫情情况有序推进罪犯与亲属面对面会见工作;选取一批服务水平高、质量好的公证机构,实施“公证服务周六不打烊”;新增68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实行“小客车摇号”公证事项“一网通办”;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公司律师试点工作;开展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老年人、农民工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等等。
北京市司法局新闻发言人马燕表示,这是北京市司法局落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为做好此项工作,市司法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相结合,广泛动员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期盼,研究出台此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工作举措,力争不断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将脚步走近群众,感情贴近群众,措施跟进群众,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张璐 校对 吴兴发
附:
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事清单
一、立法工作为民
1.完善政府立法调研机制,探索设立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提高公众参与政府立法工作的便利度。
2.推进《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北京市献血条例》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
3.积极开展教育督导、公共文化服务、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传染病防治、居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等群众关注的立法项目前期调研。
二、刑罚执行护民
4.根据疫情情况有序推进罪犯与亲属面对面会见工作。
5.进一步做好服刑、戒毒人员教育改造,减少重新犯罪。
6.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帮扶教育工作。
7.进一步推进罪犯、戒毒人员与律师远程视频会见。
三、普法宣传惠民
8.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
9.在全市举办100场民法典主题宣讲活动,在北京电视台播放《民法典》通解通读系列视频。
四、法律服务利民
10.支持延庆、怀柔、平谷、密云等设立区级惠农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乡镇惠农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
11.在16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市政府行政复议接待咨询点”。
12.选取一批服务水平高、质量好的公证机构,实施“公证服务周六不打烊”。
13.持续推进公证事项“跨省通办”。
14.新增68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
15.实行“小客车摇号”公证事项“一网通办”。
16.集中开展办理遗嘱公证活动。
17.提供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公休日发证不打烊”和行动不便申请人“送证到家”服务。
18.为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劳动人事、商事合同、诉讼与仲裁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及法律问题开展法治体检。
19. 持续推进仲裁网上开庭,为当事人提供更大便利。
五、减证减时便民
20.核减申请公证事项材料清单。
21.全面推行设立律师事务所的住所证明、资产证明告知承诺制。
22.全面推行申请律师执业人事档案存放证明告知承诺制。
23.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公司律师试点工作。
24.压减律师事务所设立、变更、注销审批时限30%-50%。
25.压减律师执业申请审批时限30%-50%。
六、依法治理安民
26.北京市律师协会设立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依法依规为群众提供民商事纠纷调解服务。
27.创建100个“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8.开展对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案例评审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评审。
29.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解活动。
30.开展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老年人、农民工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