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上诉请刑事律师(厦门刑事犯罪咨询律师)

时间:2023-04-14 20:35:54来源:法律常识

厦门上诉请刑事律师(厦门刑事犯罪咨询律师)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6日讯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踏步而来,智慧法院这一构想正从远景一步步地走近现实。智慧法院究竟“长什么样”“智”在哪里?日前,记者走进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感受到该院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给老百姓和法院人带来更多获得感。

全业务网上办理

打造掌上微法院

2019年8月29日上午,宁德中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原告某银行宁德分行与被告福建某农业公司就该公司是否已缴纳助保金至某协会,该助保金是否已实际抵扣该银行贷款产生争议。一审过后,被告因不服判决结果,向宁德中院提出上诉。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开庭,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双方均未来到庭审现场。身处厦门的上诉人代理律师与在宁德的被上诉人代理律师分别在各自的办公室里,通过“移动微法院”参与了庭审。

在法官面前的手机上,两名代理律师的实时影像与发言皆十分清晰流畅,双方在法官的主持下完成了庭前调查、法庭答辩等程序。由于双方对本案基本事实争议不大,且二审没有提供新证据,不到30分钟,诉讼双方就达成了调解意向,高效而紧凑地完成了本次庭前会议程序。而这场跨越时空的庭审,正是福建移动微法院上线以来的首个实战运用成果。

据该院行装处负责人李晓锋介绍,2019年8月正式上线的“福建移动微法院”是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法院全流程移动办案平台。该平台以现有的智慧法院系统为依托,利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实时音视频等技术,将法院审判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在移动微法院上,案件当事人可以实现民商事一二审案件从立案、缴费、证据交换、诉讼事项申请、笔录确认、诉前调解、移动庭审、电子送达、沟通交流,到执行立案、终本约谈、线索举报等20多项功能的全流程在线流转。

作为全省首个移动微法院试点单位,宁德中院还立足当事人诉讼服务需求,在微法院上提供司法辅助计算工具、智能问答、法律法规查询、法院导航等诉讼便民服务。随遇接入、即时服务的办案模式,更使得群众足不出户、轻动指尖,就可在手机端参与全流程诉讼,实现了老百姓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移动微法院在宁德法院试点上线,标志着宁德法院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是互联网时代法院办案模式、工作模式、服务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宁德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董明亮说。

自上线以来,宁德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立案、开庭审理、调解案件412件,成为司法便民的“直通车”。“移动微法院的出现让我们坐在家中就能办妥繁冗的诉讼程序,大大节约了诉讼参与人的时间、人力、物力,是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在移动诉讼端的又一次有力体现。”作为移动微法院上线后的首个参与者,福建观正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洪棋连叹“想不到”。

全方位智能管理

打造工作新模式

2019年10月16日凌晨,宁德中院执行局收到公安指挥情报中心提供的线索,被执行人郑某在厦门某酒店入住。该院执行干警立即打开手机微云办公系统,在线发出派车与出差申请。不到2分钟,申请便被通过。5分钟后,干警们已踏上了前往厦门的执行之路,当夜就对郑某进行了司法拘留。

“派车等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过去一份申请单要多人签字,赶上夜间或节假日紧急出动,受限就更多。如今在手机上一键办理,执行工作得到了高效保障。”宁德中院执行警务组组长黄锦清说。

对于案件繁多的法院人来说,办案过程中最担心的便是为确保程序规范而出现的环节流转中的时间虚耗,不仅降低了办事效率,群众也颇多怨言。“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法院如何主动拥抱现代科技,打通管理“肠梗阻”?宁德中院聚焦服务法官办公办案,率先提出将信息技术和法院工作深度融合,自主创新开发建设了智慧法院微云办公系统,实现了法院组织、建设、运行的全方位智能管理。

“我们用信息化手段简化了办公流程,在平台上分设了派车管理、出差请休假、工资条、公务接使、非涉密文件流转、曝光栏、会议管理、资产管理等模块,使办案、办公、办会与学习培训、值勤备勤、车辆管控、后勤服务等应用在移动端得以实现,不仅推进了办公无纸化,更提高了法院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快捷性和便利性。”李晓锋告诉记者,基于企业微信的智慧法院微云办公系统平台已全面覆盖法院工作各个方面。

如今在宁德法院,“让当事人跑”正逐渐转变为“让流程跑”“让数据跑”。2018年底,宁德中院设立了24小时自助司法服务区,“5 2”“白加黑”全天候为当事人服务,当事人不必预约法官,可在任意时间实现诉讼材料自助流转、自助立案、案件查询、文书打印等,法官在忙碌时期也可安心开庭或出差,可谓“一箭双雕”。

智慧法院的建设不仅加速了办事效率,而且加强了档案的安全管理。2018年11月,宁德中院上线RFID智能档案流转系统,将法院的案件卷宗通过RFID非接触式数据采集的方式,在扫描过程中更加安全地完成档案流转,形成档案的溯源追踪数据库。据了解,在大数据支持下,该系统还能发挥多级法院档案流转物联网系统的集群优势,根据案件数据的情况反映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与治安形势的变化,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截至目前,该院已运用RFID技术立案5646件,归档近3500份,实现了对案件立案、审理、归档、借阅等节点管理全程留痕跟踪与可视化监督管理,有效避免法官不作为、慢作为。

全流程智慧办案

打通执行“肠梗阻”

当执行遇上“消失”的被执行人、繁琐的查控手续、遥远的空间距离、紧缺的执行人手,执行工作就变为了现实难题。而在宁德法院,信息化建设却让这条“蜀道”变为了坦途。

2018年4月,为进一步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执行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宁德中院依托省高院信息化3.0版和智慧法院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执行服务中心。“一站式”的执行服务中心不仅可为案件当事人提供案件查询、司法拍卖、失信曝光、执行联络等“阳光”服务,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更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创新,建成了“执行天眼”系统与“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解决了过去“人难找、财难寻”的执行“痛点”问题。

“目前,我们的‘点对点’已与不动产中心、银行、公安指挥中心、出入境、交警等多家单位进行网络查控对接,并完成了与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的连接。法院在收案5日内就会发起网络查询,查找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存款、互联网银行以及房产、车辆、不动产等十余项信息,并在结果反馈的48小时内对被执行人财产启动线上控制。同时,‘执行天眼’可通过追踪被执行人身份信息、常用手机号使用轨迹,迅速、精准定位被执行人,有效提高找人能力。”宁德中院执行局负责人郑江毅介绍。

2018年7月,运用“执行天眼”系统,该院迅速锁定了一名明明具备偿还能力却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

原来,2014年,林某等三位被执行人在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欠款约 713万元,在法院立案执行后,林某却一直以“没钱”为由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法院经过多番传唤和查找林某名下财产,林某均不配合执行。

2018年7月3日,宁德中院执行干警通过“执行天眼”获知林某从新加坡回国后,下榻在某酒店。执行干警到该酒店布控并分别蹲守在酒店大堂、走廊、停车场、监控室和房门口,一直坚守到半夜12点多终于等到穿戴豪奢的林某返回房间,迅速将其擒获并司法拘留。迫于压力,林某当场表示愿意第一时间筹钱还款。

据了解,2019年1月至11月,宁德全市两级法院通过网络化查人、扣车、限制出境、查询财产等,冻结资金2.51亿元,发布失信名单21971例,限制高消费27927人次。

案款执行到位后,“智慧法院”依然发挥着不小作用。今年6月,宁德中院推出执行案款“不见面”发放机制,一改过去当事人必须到法院提供证明材料,签字确认后才可领款的问题,将确认环节提前到立案阶段,再以网络转账方式直接发放案款。据初步估算,该举措推出后,一年预计可让当事人少跑3万次。

“随着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速,宁德法院还将继续完善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推动诉讼服务和审判辅助智能化,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更多更有力的科技支撑。”董明亮郑重许诺。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房屋 土地 自诉 案件 补偿费 债务 当事人 打官司 公司 律师 离婚协议书 债权人 刑事案件 找律师可靠吗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交通 合同 甲方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最低工资标准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鉴定 车祸 债权 补助费 工资 财产 程序 人民法院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