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7 19:43:05来源:法律常识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新京报记者从大兴区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里,大兴区在帮助结对地区脱贫攻坚之后,帮扶力度不减,持续在干部人才、项目资金、产业帮扶等方面,与内蒙古、新疆及湖北结对开展帮扶活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据大兴区对口帮扶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大兴区安排支援合作资金6844万元,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等领域安排帮扶项目76个,受益人口1121535人。
航拍察右前旗南村田野美景。大兴区供图
优选精选人才 提升公共服务软实力
年初,2022年大兴区支援合作工作计划,明确提出把工作重心转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把工作对象转向农牧民,把工作任务转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京蒙协作,大兴区与内蒙古结对帮扶旗县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打造了以“派驻、实训和就业”为一体的帮扶模式,帮助结对地区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察右前旗南村一景。大兴区供图
2022年,大兴区精选21名党政干部挂职援建,增强帮扶力量,其中,内蒙古7名、新疆13名、湖北1名。新一轮挂职干部与上一批挂职干部无缝衔接,在重点领域推进援受两地工作。此外,大兴区精选优秀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才111人,赴内蒙古、新疆基层单位,开展长短期结合的挂职援建,所有技术人才下沉到乡镇(苏木)基层单位,在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带教、培训,加强结对双方专业技术交流,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大兴区精选优秀医生赴内蒙古挂职援建,为当地患者治病解忧。大兴区供图
强化产业“造血”能力 促进农业全新转型
2022年,大兴区在保持支援合作资金不减的基础上,瞄准产业协作方向,持续引导鼓励大兴区落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察右前旗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南村。大兴区供图
2019年以来,以“小李瓜王”为首的8家优秀农业企业落地正镶白旗,利用帮扶协作资金,建设京蒙农业科技产业园。大兴区会同正镶白旗累计投入京蒙协作资金2723万元,对园区进行水浇地改造、修缮产业路、建设恒温库、安装智能灌溉设备、购买果蔬加工清洗设备,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布局。2022年,园区内西瓜产量达800万斤、蔬菜产量增收195万斤,实现产值2000万元,与往年同比增长25%。
2020年,北京宏福集团与察右前旗政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由宏福集团作为投资主体,利用京蒙两地帮扶协作资金4700万元,共同建设乌兰察布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12月31日,投资8亿元的乌兰察布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期“全智能温室”正式开园,30万平方米集智能温室、包装、仓储和冷链车间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投产运营。2022年以来,产业园每天向市场输送30余吨生鲜果蔬,年生产量达1.2万吨,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预计实现年产值近3亿元。
乌兰察布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兴区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宏福集团在园区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目前,园区生产的番茄、樱桃、彩椒等果蔬产品,正通过全国2000余家品牌商超销往各地,产业园也正逐步成为京津冀等地区重要果蔬供应新基地、服务首都的“中央厨房”,对促进察右前旗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了察右前旗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全新转变。
据统计,2022年,在京蒙对口帮扶工作的努力下,已落地内蒙古两个结对地区的12家企业,全年完成产业投资2.65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人口323人就近就业,包括脱贫人口45人。
长期推进消费帮扶 拓宽销售渠道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记者了解到,2022年,大兴区通过举办展销活动等多种方式,累计帮助内蒙古、新疆及湖北结对地区完成销售农副产品2.44亿元。
在推进帮扶工作中,大兴区把消费帮扶当作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来做。2022年,大兴区将引导企业会同结对地区持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拓宽消费渠道,完善消费网络,作为持续推进消费帮扶的重点工作,助力结对地区农产品稳定扩宽销售渠道。
南村蔬菜大棚。大兴区供图
一年来,大兴区紧盯市场变化,持续引进对口受援地优势特色产品,丰富市场供给,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持续深化大兴区消费帮扶双创中心分中心市场平台建设,帮助受援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持续推动消费帮扶产品“七进”活动,即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医院、进商超、进市场、进社区,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协助结对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 促进五大振兴
大兴区与内蒙古察右前旗、正镶白旗两地共同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包括察右前旗南村、红旗村、大哈拉村,以及正镶白旗永合村,投入京蒙协作资金2155万元加快乡村建设,其中,大兴区帮扶资金570万元,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为着力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激发结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其中,南村作为内蒙古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察右前旗乡村振兴示范村,利用京蒙协作利好政策,打造“集体经济 龙头企业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南村利用大兴区帮扶资金、京蒙协作资金等,建设1000平方米的制冷与保鲜双功能的综合性仓储服务中心,建成595座日光温室、13座冷棚,在大兴区的帮助下,依托农村田园风光景观和建成的蔬菜水果采摘、民宿、农家乐餐饮等服务中心资源,南村打造成观光农业休闲旅游集散地。为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南村还率先建设学生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基地,深度融合劳动教育和乡村旅游,打造“可览、可游、可学、可居”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
果蔬大棚里,一串串小番茄挂满枝头。大兴区供图
就业技能下乡劳务协作推进稳岗就业
为提升当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大兴区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育婴就业技能、护林员技能提升等多项技能培训,截至目前,结合当地就业需求,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班16期,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1077人。同时,大兴区为受援旗县新增设立察右前旗宏福农业有限公司、正镶白旗北辰职业培训学校两个劳务实训基地,开展定向合作。
这一年,大兴区还利用“在京就业人员之家”和“微信驿站”,建立帮扶台账,深入对接农村劳动力数据信息,通过技术筛选为在京就业人员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确保“一人一策”精准就业帮扶,保障结对地区人员在京稳定就业。
据统计,2022年,大兴区会同结对地区组织13场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7146个,已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数2302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1886名,来京就业306人。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唐峥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