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5 23:08:43来源:法律常识
11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对《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下称“修订草案”)进行一审。修订草案对未成年人医疗美容提出了新要求,提到“未经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
嘉维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葛友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未成年人进行医疗美容做出相应的限制,标志着市场监管对医美行业从事未成年人医疗美容的监管法治化、常态化。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医美行业提供未成年人医疗美容服务需要执行更加严格的程序。”
多地已开始严规范
根据德勤发布的《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中国医美市场虽然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速仍高于全球市场,且医美消费呈现出年轻化、线上化的趋势。医美平台更美App发布的《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则显示,互联网医美消费平台上,“95后”“00后”用户群体的占比分别为35%、18%,合计53%。
葛友山对记者表示,当前医美消费呈现出低龄化特点。部分医美整容机构为了商业利益,刻意隐瞒医疗整形的隐患和风险,夸大整容效果,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而一旦整形失败,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可逆转的健康损害。“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整形美容问题没有做出特别明确的规定,导致对未成年人整形美容现象的监管法律法规依据无法适应行业发展。”
根据上述修订草案,违反本条例相关规定,未经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意,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由卫生健康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的处分,对有关医务人员可以责令暂停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业活动。
此前已有多个城市针对未成年人医疗美容,制定了地方性的条例规定。比如2022年2月18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新增了“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规定。
葛友山认为,医美行业的监管呈现出更加严格的趋势。监管机构须严格监督医美机构执行“监护人同意”制度,只有在监护人充分知晓风险的情况下,才能提供相应服务,对于违反规定的医疗机构,也需建立起民事、行政乃至刑事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行业加速调整
实际上,从2021年开始,医美行业面临着新一轮的强监管,且已经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
经记者梳理,此轮监管涉及到的行业主体几乎涵盖产业链的全环节,包括上游的原料、耗材、器械生产商,中游的民营医美机构、公立医院美容整形科及相关从业人员,下游的医美广告、医美App等渠道方,还有消费金融端的“医美贷”业务。
2021年6月份,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严厉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的行为、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四大任务。
同年11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随后公安部也对医美领域的制假售假、非法从业、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整治。在强监管之下,2022年医美领域的投融资热度有所消退。烯牛数据显示,2022年,医疗美容领域的投资事件共有13起,融资金额大约为8亿元,相较上年热度消退。
万联证券研报指出,医美板块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监管趋严叠加疫情反复迎来股价调整,步入2022年监管政策逐步明晰,整体来看,板块相关公司股价自2022年3月份以来触底反弹,7月末由于疫情影响再次下滑。2022年上半年医美行业仍然延续2021年以来的趋势,产品端不断更新迭代、监管端不断细化。
“医疗美容广告的严监管短期内或将提高直客机构的获客成本,叠加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医美机构的强监管,将在中长期放大头部合规机构的资质牌照以及口碑优势,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长期的健康发展。”万联证券认为。
来源: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