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刑事减刑律师咨询(济南刑案律师)

时间:2023-05-10 02:00:27来源:法律常识

天桥区刑事减刑律师咨询(济南刑案律师)

11月1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检察院、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齐鲁最美检察官”发布仪式圆满结束。11月12日起,省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开设【齐鲁最美检察官】专栏,陆续刊发第三届“齐鲁最美检察官”的先进事迹。


他们为何能夺得“最美”称号?今天,让我们跟随检察官冯知良的足迹,一起去看看他背后的故事。


冯知良,198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济宁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

驻守在监管场所,对刑事执行和监管活动是否合法实施监督,他是刑事执行公平正义守护者;活跃在侦查战线,以人民之名惩治司法腐败,他是新时期检察侦查开拓者;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他是工作创新发展的引领者。这就是大家眼中的冯知良,一名奋战在刑事执行检察和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战线上的“业务尖兵”。


刑事执行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和电视剧《巡回检察组》的热播,让更多目光投向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而冯知良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八年。刑事执行检察是干什么的?


刑事执行检察点多、线长、面广,监督内容涉及刑事诉讼全过程。“简单概括刑事执行检察,就是通过派驻检察和巡回检察等方式,对刑事执行和监管活动进行监督,依法维护刑事执行公平公正、监管秩序和社会稳定、刑事被执行人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刑罚目的的最终实现,促进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说起自己的业务,冯知良总是专业而自豪,他说,做好刑事执行检察,最根本的就是要守护好公平正义这道司法生命线。


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既激励罪犯改造,又回应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感受,一直是冯知良思考的问题。“公平正义是什么,老百姓心中有着最朴素的理解。而做好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不仅要关注监管场所内的公平公正,更要关注其对社会公平正义带来的影响。”


张某减刑案是冯知良办理的一起案件。张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受害群众较多。由于张某一直无法合理说明赃款去向,导致赃款无法追缴,受害人一直得不到任何赔偿。“我和老伴的养老钱都被骗走了!”“怎么判他俺们不管,俺们就想把钱要回来!”“他昧着良心,连俺打针吃药的保命钱都骗啊!”翻开卷宗,冯知良难以平复内心的情绪,这一行行文字,是受害群众对张某无声的控诉。“虽然张某在监狱内改造表现良好,但该罪犯无法合理说明赃款去向,不积极退赃退赔,不能认定为‘确有悔改表现’。如果对该罪犯减刑,不仅有失公平公正,而且极易引起受害人对司法公信的怀疑,不利于社会稳定。”冯知良遂建议监狱对该罪犯不予提请减刑,监狱予以采纳。


多年来,冯知良以办理假减暂案件为抓手,积极回应着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2021年以来,冯知良共监督审查减假暂案件400余件,提出的不予减刑、从严减刑或者撤销减刑的检察意见全部被监狱或法院采纳,办理的罪犯张某某、潘某某减刑监督案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同时,通过长期监督和不断沟通,促进辖区内刑罚执行机关逐步转变执法理念,全面建立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仅要关注服刑人员在监管场所内的服刑表现,更要综合考察其犯罪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审查模式,有力维护了刑罚执行公平正义。


新时期检察侦查工作的开拓者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基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14类职务犯罪的侦查权赋予检察机关,检察侦查工作进入新时期。


作为业务骨干,冯知良被委以重任,参与全市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对检察机关来说是老业务,但是新时期的检察侦查工作,由于管辖范围的特定性、侦查职能的监督性、侦查对象的特殊性、司法渎职犯罪的隐蔽性和专业性、监检衔接的协调性等特点,原有的侦查理念、办案机制、取证模式、侦查手段等已明显不适应。”在冯知良看来,原有的职务犯罪侦查经验只能作为参考,新时期的检察侦查工作既熟悉又陌生,一切都要从头摸索。重任压在肩,冯知良没有退缩。


2019年,张某某、赵某徇私枉法案的犯罪线索交到了冯知良手里,这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济宁市检察机关查办的第一起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冯知良深感责任重大。虽然线索比较明确,犯罪嫌疑人赵某到案后也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但是,张某某作为赵某的领导和案件的共犯一直拒绝供认。为让张某某“开口说话”,期间,冯知良和同事们数次改变讯问策略,但是均“无功而返”,案件突破遇到重大挑战。面对这一局面,有的人劝冯知良稳扎稳打,如果证据不够,就只查办赵某,没必要非要查办张某某。但是,冯知良并没有动摇,他认为决不能因为犯罪嫌疑人“零口供”就放纵犯罪,决不能形成“坦白从严、抗拒从宽”的局面。


始料未及,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自己办理的第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会是“零口供”案件。不过,这更激起了冯知良和办案组成员的斗志,他们坚信只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一样可以办成铁案。抱着必胜的信心,冯知良和同事们迅速改变办案策略。“在集思广益、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的办案思路,收集客观证据、突破关键证人、通过证据相互印证形成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锁链。”冯知良说,李某某(化姓)是该案的关键证人之一,查明案情必须突破李某某。通过深入走访调查以及对相关通话记录进行分析,发现李某某与张某某关系密切,案发前二者通话频繁,可能已经形成攻守同盟。为了能够一举突破李某某,既防止出现“夹生饭”,又避免打草惊蛇、夜长梦多,冯知良和办案组成员连续作战,对李某某的工作经历、性格特点、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调查,连夜分析有关电子数据和通话记录,通过出示有关客观证据、与李某某进行共情等方式,最终取得了李某某的证言,也印证了办案组关于张某某教唆李某某作伪证的判断。


“获取李某某的证言只是其中的一个难题,由于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殊性,我们取得每一份证据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再次回忆办案情景,冯知良仍忍不住感慨,尽管统一了办案思路、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办案难度之大还是让自己有些“难以招架”。


案件时常处于命悬一线的状态,但惩治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的信念支撑着冯知良和他的同事们坚持了下来。对15个手机号长达五年的通话记录、通讯基站信息进行分析,对30G的电子数据进行比对,对案件涉及到的所有司法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对面临死刑的罪犯进行家访、取得关键证人的信任……经过无数个不眠夜,一次次分析研判,该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案件提起公诉后,法院对侦查终结认定的事实全部予以认可,以徇私枉法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具有线索发现难、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查办难度大等特点。而冯知良却不畏难、不退缩,以过硬的业务素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冯知良和同事们积极探索新时期检察侦查办案新模式,稳妥推进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检察侦查工作,共立案查处相关犯罪9件11人,有力惩治了司法腐败。


在不停的学习和实践中,冯知良逐渐成长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业务专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一级侦查人才库。近年来,他被最高检抽调,参与了职务犯罪侦查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研编、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样态分析、检察一体化机制建设等制度的策划工作。


刑事执行检察创新发展的引领者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在检察创新方面冯知良也没有停止脚步。2018年,探索监狱巡回检察济宁做法;2019年,推出在线检察官APP;2020年,开展刑事执行检察权力边界研究;2021年,组织研发减刑假释智能办案辅助系统。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永不下班的检察官”——“在线检察官”应用系统。


2018年6月,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全面实施对辖区内监狱巡回检察试点工作,派驻检察人员从派驻检察室撤回,组成巡回检察办案组对监狱进行巡回检察。这种检察方式在提升监督质效和权威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检察官见面少了,一些问题想反映找不到人。”部分服刑人员向冯知良反映了自己的诉求。


如何有效改变这种情况,冯知良和同事们积极开动脑筋,并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利用互联网技术,让检察官“24小时不打烊”。在与信息技术人员的协作下,“在线检察官”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应用系统建起来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发现了问题,系统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却从未接到过约见请求。”冯知良和同事们很是纳闷,是服刑人员没有约见意愿,还是系统运行存在问题?带着这些疑问,他们深入监区进行调研,最终找到了问题症结。“当时,应用系统的一侧终端设置在监狱电教室。也就是说,服刑人员需要到电教室使用有关设备反映问题。但是,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服刑人员使用电教室的机会有限。”冯知良说道。


为了让系统真正“用起来”,冯知良与信息技术人员、监管单位充分沟通,并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在每个监区、服刑人员经常活动的区域安装“在线检察官”智能终端。通过该智能终端,服刑人员进入约见申请模块,输入有关信息后,系统会自动确定服刑人员身份,并立即将约见内容和基本信息上传至管理后台,并同步发送至检察官手机。接到信息后,检察官会及时与服刑人员进行谈话。该系统为服刑人员约见检察官提供了极大便利,被称为“永不下班的检察官”。《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多次对该做法予以宣传报道。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监管场所实行封闭管理,检察人员无法进入大墙内工作,罪犯通过“在线检察官”提出的约见申请大量积压。要与罪犯谈话,只能通过监狱办公区的视频会议系统,有时还会与监狱的视频会议发生冲突。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减刑假释案件远程视频庭审的经验,冯知良提出了与监狱建立远程视频约见谈话系统的设想。最终通过与法院及辖区内各监狱沟通协调,依托远程音频视频与数字化网络技术,通过与法院和监狱之间的专用网络互联互通,建立了检察官远程视频约见罪犯的系统,克服了物理空间阻隔,保证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检察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在线检察官”应用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检十八年来,冯知良以专业极致守护司法公正,以止于至善践行法治信仰,一次次实现突破,一次次获得认可。办理的2件职务犯罪侦查案件入选最高检案例库,3件减刑监督案件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荣记三等功1次,先后获评“济宁市直政法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官”“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


来源:济宁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房屋 土地 自诉 案件 补偿费 债务 当事人 打官司 公司 律师 离婚协议书 债权人 刑事案件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找律师可靠吗 交通 合同 甲方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最低工资标准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鉴定 车祸 债权 补助费 工资 财产 程序 人民法院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