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2 09:14:59来源:法律常识
日前,天津市法学会召开会议,对“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及提名奖获得者进行表彰。南开大学法学院宋华琳教授、陈兵教授、白佳玉教授、闫尔宝教授获“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王强军教授、王彬教授获“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为引导和激励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投身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完善优秀中青年法学法律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机制,有效服务法治天津建设,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市法学会于2022年开展“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评选表彰活动,共产生“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10名、提名奖获得者10名。
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行政法学、政府规制(监管)、医药卫生法、网络信息法。
陈兵,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成果鉴定专家。
白佳玉,南开大学法学院海洋海事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海洋法、极地法、国际海事法、国际环境法。
闫尔宝,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比较行政法。
王强军,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刑法学、英美刑法、刑事政策、境外追逃追赃。
王彬,南开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法学方法论、司法决策理论、法律社会学。
优秀的人才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6位教授所在的南开大学法学院,早在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就已以“人才济济”闻名。彼时,徐谟、孙启濂、萧公权、刘朗泉、梅汝璈、张金鉴、王赣愚等一批在学术史上赫赫有名的法学大家和法律实务专家先后在此任教,奠定了扎实的学脉根基。1980年,南开大学建立法学系,著名法学家高尔森、李光灿、潘同龙等执教于初建的南开法学。2004年,南开大学法学院成立。
经过几代南开人的努力和建设,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国家首批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985 工程”和“双一流”项目建设单位,设有法学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内高层次法治人才培养和法学研究的重镇。
学院拥有一支学有专长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包括教育部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总数的98.5%,超过75%的专任教师拥有长期海外访学经历。
近五年来,南开法学科研成果丰硕,师生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科研经费进账近2000万元,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天津社科成果奖等学术奖励十余项。数十名教师受邀担任国家部委、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的咨询专家和法律顾问,广泛参与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50余人次兼任全国性学会理事等职务,1人出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名师引领下,南开法学学子奋楫扬帆,成长为胸有大志的青年人才——
2017级本科生欧阳茗荟荣获最高人民法院“优秀法律实习生”称号;
2016级本科生朱培鑫荣获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全国个人赛高校组、团体赛双料总冠军,其演讲视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受邀参加2017年全国宪法日座谈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2015级本科生阿斯哈尔·努尔太在学期间应征入伍,毕业后重返军营,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和勉励,获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最美大学生”,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们为当代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
自1980年建系以来,南开法学共培养了各类毕业生近万名,其中不少校友已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业务骨干,在法学、法律和相关领域续写拔萃出群的南开“传奇”。同创伟业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郑伟鹤,中伦(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权益合伙人郝瀚,纽约跨富地产公司创始人和执行总裁戴上……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无数优秀学子将从南开大学跨入法学之门,追随优秀校友和朋辈的脚步奋勇向前,用青春热血为“胸怀家国天下,矢志德法兼修”的志向写下新的注脚!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