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8:04:01来源:法律常识
“律师,想问一下,我师父是南派花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创的8个花毽动作能不能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在荔湾区文化艺术中心四楼,刚做完荔湾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主题讲座的律师孙夷则被不少非遗传承人、爱好者围住咨询。据了解,当代非遗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其保护、传承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创作成果保护等相关法律问题。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为帮助传承人了解非遗法律知识,6月10日上午,荔湾区专门筹划了一次非遗与法律的“亲密互动”——“荔湾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主题讲座暨非遗项目法律服务签约仪式”。
此次活动由荔湾区非遗保护中心、荔湾区非遗协会和荔湾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共同举办,荔湾区非遗传承人和企业代表近40多人参加。
专业律师给非遗大师讲授知识产权保护
活动特邀专业律师开设讲座,知识产权法资深律师孙夷则和梁景轩围绕“非遗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定义、非遗与知识产权的不同、为何要用知识产权保护非遗,以及如何保护非遗等问题,向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普及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非遗大师们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其实处于弱势地位,缺乏保护的意识和知识。”孙夷则告诉记者,2018年前,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尚未进入人们的视野,2018年国家加大对非遗的认定和管理工作,让更多非遗传承人认识到非遗的法律地位和社会意义,这以后知识产权保护与非遗有了更多交集。
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少芳之子、广绣传承人谭展彬是非遗传承人中较早注意到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位。20世纪90年代,谭展彬带着他和母亲的广绣作品前往美国展出,版样被存在U盘中,他到当地打印版样,却被问“这么优美的画卷有没有授权?没有授权不可以打印。”自己的作品没法证明是自己的,一时半会也无法回国办好版权手续,谭展彬只能错过展览。还有一次,他的广绣作品被纽约一家博物馆看中,但苦于没有版权证明,收入他作品的博物馆无法给他署名,只能标注“购置于小摊”。这两件事深深地触动了谭展彬,也成为他之后投入广绣知识产权保护的契机。为最大限度保障原创广绣作品的著作权,谭展彬一直在进行“一版一证”申请,上百个作品已有六七十幅申请了著作权。这也促成此次活动上,谭展彬妻子、广绣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敏现场与律师团队进行非遗项目法律服务签约。这标志着荔湾首家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开始探索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保护非遗产品的创作者权益。
非遗需要“借”商标法等法律获得保护
与我们常见的注重知识产权的商品不同,孙夷则介绍,非遗有些特殊,其界定和保护大都落在“遗产”二字上,它既是遗产,很多时候是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能被作为私权进行保护的,但非遗的创新部分,也就是传承人的智力成果和最大价值部分,属于知识产权客体,是可以被保护的。“不过,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只对破坏非遗实物和场所进行规定,对最严重的仿冒非遗行为没有明确条款,对侵害非遗的行为保护十分有限,缺乏实践手段,因此需向其他法律法规寻求保护。”孙夷则补充,在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均有对知识产权切实可行的维权手段,这让非遗摆脱了“裸奔”的境地,而有了“保护罩”。
荔湾传统非遗
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例如商标保护模式、著作权保护模式、专利、商业秘密、字号等,而律师要做的就是给出专业意见,帮助他们将非遗法里的类型对应到商标法、著作权法中中受保护的客体中。“我们将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划。”孙夷则表示。
以广彩为例,广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谭广辉大师工作室经营数十年,创作了享誉国内外的大批艺术精品,但这些作品只是以谭广辉大师的名字冠名而已,并没有进行过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难以防范仿冒复制等侵权行为,也无法维权,这种情况在非遗行业里十分普遍。在了解了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后,谭大师意识到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创作成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久前,谭大师的工作室已申请注册了“瓷艺”这一品牌商标,使其所创作生产的所有作品都能得到法律保护。
除了预防性的保护工作,当非遗知识产权受到侵害,顾问律师们还会承接侵权的取证和上诉。这几年,孙夷则一直在参与老西关濑粉传承人伍文辉诉侵权网站和店铺的案件。“2012年伍文辉申请到了‘老西关’的商标,2015年他发现有网站打出‘老西关’的招牌招商,我们到网站及其加盟店取证并进行上诉,现在二审胜诉,对方被判赔20万元。”她说,当时“老西关濑粉”并没有被评为非遗项目,如果在国家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的今天,判赔金额将更大。
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激发非遗创作积极性
此次活动不仅是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预热,更为荔湾区非遗产品探索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法律保障。谭展彬认为,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会促进非遗的创新和市场发展。“刺绣行业以创作为主,当作品走向市场或者走向版权保护制度完善的一些国家,却没有版权保护,会大大打击从业者的创作热情。他们将会不愿意把新的元素创新性地融入作品中,广绣也就不会顺应时代发展。”谭展彬说。
该活动也是荔湾区非遗协会成立后举办的首场公益性活动。2020年,由荔湾区多位国家级传承人发起的“荔湾区非遗协会”挂牌成立。协会首批创始会员包括传统工艺、美食、中医药、曲艺等多个行业,是目前非遗项目数量最多、综合实力最强、覆盖范围最广的广州市首家非遗行业公益性组织。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吴多 通讯员 荔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吴多、莫伟浓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林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