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2:10:43来源:法律常识
调解员正在整理案宗,有相当一部分调解书是手写完成的
一支专业的调解团队
郭贤进是龙海交通事故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多年的交通事故调解工作为他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他手下办理的调解案件每年有300多件。
龙海交通事故调解中心设点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用于调解各类交通事故案件。郭贤进介绍,基本上80%的交通事故案件都需要到调解庭,自今年1月份来,调解中心已调解处理案件4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8%左右。
调解员林建华在退休前曾是龙海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对于金融类案件的调解工作经验丰富。
“多谢你们的认真负责。”在网络的那头,黄某向调解员林建华表达了感谢。原来,黄某是龙海市石码镇人,因信用卡逾期未偿还与银行产生了纠纷。但黄某因工伤只能在家休养,无经济
因为调解当事人的身体原因,这个案件的调解由线下转向了线上,调解员通过视频的方式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作为一个调解员,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水平,给群众解难题。”专职调解员林建华说。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龙海市全域联片调解的特点。在专职人民调解员的选择上,龙海市法院优先聘用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行业专业背景的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医生等社会专业人士和退休法官、检察官等担任调解员。根据各调解员擅长调解的纠纷类型安排其进驻院部审判团队、人民法庭进行专职调解,接受委派调解、委托调解,参与法庭联片调解活动。
龙海市人民法院院长陈淑香告诉记者:“龙海全域联片调解机制的推行,打破了基层各个单位对于调解工作各自为战、缺乏联动的困难,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委牵头协调,发挥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主导,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乡(镇)场、村(居)党组织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职能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化解纠纷体系。”
2019年以来,龙海共开展联片调解399场,化解矛盾纠纷2893件,全市信访量同比下降18%,民商事案件同比减少10.51%。
调解员们一起到甘某平家中做调解工作
一次通宵的案件调解
在案件发生的48小时之内,从当晚11点到第二天上午9点,调解工作顺利完成。
看着当事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名,龙海市榜山司法所所长刘海标松了一口气。
今年6月27日,在榜山镇某能源科技公司内,发生了一起员工在施工项目内不慎被超高压液压泵砸中死亡的案件,双方因赔偿数额及事故性质问题发生纠纷,申请调解。
死者家属一方认为,事故发生在园区内,属于工伤死亡,且超高压液压泵的滑落,公司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司一方则认为,死者死亡时已经结束了工作状态,不应该算工伤死亡,并且超高压液压泵的安装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是因为极端天气大雨的作用导致的尼龙绳表面摩擦力下降,公司在操作上符合标准规范,不存在过错。
双方各执一词,矛盾逐步升级,如果没有尽快解决,将会有矛盾激化的风险。
榜山镇调委会在受理案件之后,协同应急管理局、公安局、司法所共同成立协调工作小组,于6月28日对案件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各个部门成员发挥专业技能,对案件进行分析疏导,最终,经过了9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了共识,案件圆满解决。
“这次调解工作能够这么快完成,要归功于各个部门协同合作,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给当事双方以帮助。”刘海标告诉记者,这个案件因为其特殊性,调解完成时间短,部门协同效率高,成为今年司法部案例库收录案例。
全域联片调解的建立,完善了龙海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在推行过程中,龙海市搭建起联片调解网格化管理平台。去年5月份,龙海市在全域范围内启动联片调解工作,按“中心—站—室”架构在各乡(镇)场及市直有关单位、社会团体中搭建联片调解网格,共设置1个联片调解中心、17个联片调解站、208个村居调解室。
“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最开始的时候,让调解工作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更大的力量。”刘海标告诉记者。
一起纠结了18年的恩怨
“有了全域联片调解,将法送到村村户户当中去,让案件调解找到突破口。”东园司法所所长潘灯辉,是基层联片调解工作的积极践行者。
潘灯辉调解室的名头不小,在2019年,这个调解室被漳州市委政法委命名为“市级金牌调解工作室”,而潘灯辉则在2018年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先进个人。
“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让社会更加和谐平安。”在潘灯辉看来,在生活中,矛盾纠纷不可避免,有时候,这样那样的心结需要有人来打开,说开了,矛盾就解决了。
“全域联片调解工作,为矛盾提供更多解法。”潘灯辉告诉记者,在今年,有一起纠缠了18年的恩怨,通过多方努力,成功调解。
原来,东园枫林村甘某树准备搭脚手架装修房屋,但脚手架需要搭建在邻居甘某平的庭院,但因双方在18年前有过过节,甘某平积怨在心,不同意他将脚手架搭建在自己庭院中,并将搭建的脚手架拆除,把材料丢进河里。一来一回,双方不断爆发矛盾争吵,火药味十足。
为了避免原先的纠纷案件升级为刑事案件,镇、村调解部门及时介入,但双方不接受调解,甚至避不见面,让事情进展困难。
为彻底解决案件,调解人员到甘某平家中入户调解,通过司法所、法律顾问等人员对当事人进行利弊分析,并进行普法教育,当事人甘某平态度逐渐软化,在调解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存在了18年的心结慢慢打开,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调解工作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动用一切能够动用的力量,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潘灯辉说,“联片调解的工作模式把法官‘请’到村民的家中,提升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让矛盾在基层消化,让机制更‘活’。”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周志荣 蓝毅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