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4:53:45来源:法律常识
2021年6月4日,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滕启刚在家中突发疾病去世,生命定格在57岁。
扎根基层30年,滕启刚先后从事刑事审判、民事审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审判等工作。30年来,他勤勉履职、忘我工作,倾心竭力投入审判事业,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用生命捍卫公平正义。
在同事眼中,他办案作风硬朗,总是与证据较劲,最大限度还原案件客观事实。
在家人眼中,他心地善良、甘于奉献,待人亲切热诚,处处为别人着想。
在当事人眼中,他耐心细致、铁面无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
老百姓的法官——
“把矛盾化解了比啥都强”
千山有多少山,滕启刚没数过,但他的布鞋走过多少崎岖山路,千山人民法庭辖区内的村民们都记得。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把矛盾化解了比啥都强”,这是滕启刚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千山法庭管辖18个村。滕启刚的法官生涯有三分之一时间在这个偏远的农村法庭度过。一件磨得泛白的旧夹克,一只旧挎包,一双黑布鞋,常来村里调解、走访、普法宣传的滕启刚看上去和一个普通的村民并无二致。
“要用老百姓的‘理’,平老百姓的‘事’。”“走进群众家门,才能打开群众心门。”现任千山法庭庭长的吕晋锋曾是滕启刚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十几年过去,滕启刚的这些话一直萦绕在吕晋锋的心中。
吕晋锋清楚地记得,在一起农户非法占地纠纷中,村长找到滕启刚要起诉农户。滕启刚敏锐地意识到,这位脾气暴躁的农户刚刚做完心脏手术,不宜有情绪波动。他没有着急安排立案,而是来到农户家,坐在炕上,唠起了家常:“你不用把我当法官,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现在还住在谢房身村,今天来就是帮你出出主意……”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让一起“骨头案”完美化解在诉前。
“老百姓打官司,有时打的就是一口气,如果我们耐心多做一点顺气的工作,也许矛盾就会化解。”滕启刚还总结出一套“滕氏调解法”:办理家庭纠纷,运用“亲情融化法”;矛盾复杂,依托各类组织运用“外力协助法”;涉及利益分配,运用“换位思考法”;纠纷激烈运用“背靠背法”。
“这些方法让庭里的同事们办起案来,得心应手、屡试不爽。”吕晋锋说。
千山法庭副庭长赵恒起记得,自己曾经因一起土地纠纷案件在审委会上与滕启刚发生了激烈争执。“滕庭长当场指出判决在事实查明、法律适用上没有问题,但没有实现化解矛盾的目的,反而有激化矛盾的可能。”赵恒起回忆,会后,滕启刚和他一起研究调整办案思路,最终,案件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
据统计,滕启刚审理过的民事案件,近七成调解结案。负责行政庭工作后,滕启刚推动千山区法院与千山区司法局建立了“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大量的行政纠纷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前就得到化解,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把公正刻进天平——
“让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心服口服”
滕启刚的桌子上,一枚大号的放大镜格外显眼。
正是这枚放大镜,让一起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在取证困难的情况下最终胜诉。
2019年5月的一天,王某因行车冲突,动手打了任某,路上监控距离现场太远,难以辨别实际情况。⇨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对此,公安机关没有处罚,任某一纸诉状把公安机关告到法院。
打人的事实如何认定,视频监控是关键。滕启刚买来一个8倍放大镜,对着视频一帧一帧仔细查看,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他反反复复看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在不清晰的画面中捕捉到王某抬手打人的瞬间动作,锁定了关键证据,依法作出公正判决,判处公安机关重新作出行政决定,给予打人者治安行政处罚。
“要让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心服口服。”吕晋锋曾多次见证滕启刚对证据的执着。在一起财产损害纠纷中,一家矿山公司因尾矿水外溢造成耕地和果树被淹,因为对赔偿金不满,几十户村民涌到法庭讨说法。滕启刚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固定证据。“为了配合评估勘验,他顶着高温,不顾污染物对皮肤的伤害,一脚踏进了10多厘米厚的污染层,一棵棵勘查受损果树。最终村民获得了合理赔偿,双方均未上诉。”吕晋锋说。
2018年,鞍山市实施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千山区法院负责三个行政区行政案件的审理,案件数量大幅增加。为了快速审理案件,滕启刚专门研究制定了一套行政案件审判流程,从立案开始就实行简单案件快速审理、疑难案件精细审理。2019年、2020年两年时间,滕启刚审理行政案件316件,结案率均为100%,平均审理时间45天。
在滕启刚的工作电脑里,至今仍存放着47万余字的工作总结和办案心得。经过刻苦钻研,并非法律科班出身的滕启刚,已经成为同事们眼中“行走的法律词典”。
“滕庭长编写的《行政诉讼100问》《民事诉讼法500问答》,已经成为年轻法官的工具书,大家遇到难题都习惯从中寻找思路和答案。”千山区法院法官常旭光说。
滕启刚生命的最后一周,开了7次庭,接待了4件案子的当事人,参加了两次审委会和一次业务研讨会。
“数据的背后,他度过了多少伏案疾书的夜晚,又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千山区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黄茜说,“在他心里,只有法官多挨‘累’,当事人才能少受‘累’。”
以生命诠释使命——
“做坚持原则的事情,心里没愧”
人在拼尽全力进行无氧冲刺时会有什么感觉?
曾经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男子800米决赛中夺得亚军的滕海宁知道,呼吸急促、肌肉灼痛,“是一种玩命的状态”。
在滕海宁眼中,父亲滕启刚生命的最后一程,也近乎“玩命”。
滕启刚到行政庭工作后,“开庭”是这对父子语音通话时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听到他的声音,就能感受到他已经疲惫到了极致。”滕海宁说。
6月3日,滕启刚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接待当事人,开两个庭,写调研提纲,准备世界环境日普法活动……
“这么多年,启刚一直是这样的节奏,总感觉他有忙不完的工作,办不完的案子。”滕启刚的妻子李淑华告诉记者,那只是滕启刚无数忙碌的日子中最为普通的一天。
6月4日凌晨,救护车呼啸而至,这个常常为了工作不眠不休的法官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
在妻子看来,滕启刚温柔、随和、勤快,“家里家外没有他不会干的活。”结婚33年来,他们一直住在大孤山镇谢房身村的农家小院里。一条滕启刚亲手做的连衣裙,妻子现在还在穿。
放下法槌,他是平凡朴实、耐心和善的丈夫和父亲;穿上法袍,他则是公正严明、刚正不阿的法官。
“当上法官那天,启刚就跟我约法三章:不准收取任何人钱物、不准接受任何人请托、不准过问任何案子。”李淑华记得,曾有亲戚因为某案件找到滕启刚,让他帮忙说情,被滕启刚严词拒绝。后来,亲戚被判了刑。“启刚告诉我,做坚持原则的事情,心里没愧。”李淑华说。
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请,这是滕启刚留给律师于晓阳的印象。“出于单纯的敬佩,有几次想请他吃饭聊聊天,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于晓阳说。
“铁面”背后,滕启刚亦有柔情。
在一起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案子中,受害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住在案发地,滕启刚心中难安,“这环境咋能让孩子从心理伤害中走出来?”征得监护人同意后,他把孩子接到自己二嫂家居住了三个月。女孩慢慢走出阴影,称滕启刚为“滕爸爸”。
同村的张雪得了胃癌,滕启刚夫妇送她到医院诊治,帮她买菜做饭,为她寻医问药,一照顾就是9年。“真想用我的命换他活着。”听到滕启刚去世的消息,张雪失声痛哭。
邻村的李大明患有精神疾病,孤身一人生活。滕启刚主动帮他种菜卖菜,认他当哥哥,逢年过节的第一碗饺子总是端给他。李大明说,他想“法官弟弟”。
……
他生在这片土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也将被这片土地永远怀念。
作者:乔文心
编辑:史梓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