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普惠:用直营网点建立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壁垒

时间:2022-11-10 20:15:07来源:法律常识

尽管合作社、大型农场逐渐增多,但中国农业仍以小农为主导,他们的金融需求大多被民间借贷、高利贷满足,利率少则一分,多则两分甚至更高。

农信系统无技术创新、不良率高(农商行2.5%,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是1.7%),大部分业务集中在县城,没有真正下乡。农村规模化经营、土地确权趋势非常明显,有效的金融将是农业转型过程中的必要支持。

在企业下乡放贷面对风控环节中,有的会让加盟商缴纳保证金后平台便配置杠杆;有的会由加盟的乡村联络站负责获客和初步筛选,总部团队进行风控审核。

而久亿旗下的“山水普惠(成立于2016年2月)”选择了自营服务网点,主打10万元以下贷款,只针对经济地位单一的个体生意,产品基于县域为生态环境,分别面向种养殖(周期性)、小经营小生产工商户(县镇)、工资型(政府、教育、小企业)三种客户。

久亿集团CEO王坤认为:“农村金融的三座大山主要体现在,风控难标准化;成本高效率低,这里的成本包括获客成本、运营成本、管理成本等等很多方面;第三,农村金融的环境还没有很成熟,没办法构建一个体系,在全国搞定,所以真正可以持续作业的平台很少”。

自营网点的好处一是建立获客渠道和品牌,占领农民小额贷款需求的心智;二是提高风控能力,通过自营网点的员工,在农村“提前一公里”去调查农民的月收入来源、盈利状况、资产,对关键案例的处理时间节点相对可控。

目前山水普惠已在14个省的84个县建立了服务网点,累计招募、培训了1000多名员工,他们大多是在城市工作后回原籍的人。王坤称,山水2016年放款8200多笔,放款总额近2.8亿,逾期率截止目前没有超过千分之五,并且已经盈利。

农村金融处在发展初期,规模化复制是最大难题,获取客户和征信数据是核心。对山水普惠而言,人才生产机制和标准化尤为重要。下一步,该公司需要把数据的收集、整理、风控、反欺诈,建立出标准的模型,让线下客户经理“傻瓜式”工作,把重心放在收集数据和反欺诈上。

同时,大规模人力投入的模式能否带来边际成本递减仍需证明。

团队方面,山水普惠的创始人&董事长王坤曾担任国开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总监、红杉资本投资经理,两年前创建久亿(主要以短融网示人);CEO张翼曾任美国行动国际驻华微型金融顾问和淡马锡旗下富登金控村镇银行项目高管,有十余年农村小微金融经验;CTO杨夏耘在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拥有15年金融产品设计和研发经验。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