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22:01:06来源:法律常识
金融机构债务人众多,无力偿还,以后催收会筛选对象,批量发送信息,省时省力,声称各种后果,试探你到底怕不怕和懂不懂。欠款人不理睬,说明不害怕,不会被注意到,一旦有反应就会被盯上,再通过致电、发函件等手段进一步开始施压。信息的内容普遍千篇一律,轻信了容易很被动,而且于事无补。
12368是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务号码被起诉,会收到通知。金融机构以盈利为目的,通过诉讼流程追回欠款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旦发起普遍都会胜诉,还是偿还不上,可能会被执行。但是这里会存在一个误区,连12368也有可能是假的。如果信息只是验证码显示六个数字,没有关于诉讼的具体事宜,是第三方利用欠款人的个人资料登录法院系统,目的是为了向欠款人施加压力,其实根本就没有走起诉的流程,只是正常的催款手段而已!
另一种情况是不少欠款人的盲区,最常见的就是欠信用卡,欠网贷等等。金融机构可能会在远离欠款的地方去走诉讼流程,由于路途遥远,去应诉需要时间和成本,不少欠款人无奈选择置之不理,这样会缺席判决,只有债权方提出诉求,结果可想而知,利息和违约金等只要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就需要偿还。如果能在欠款人所在地开庭,当天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达成协议自然会撤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