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能救携程吗

时间:2022-11-11 15:58:47来源:法律常识

在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中概股纷纷回归之下,年内股价已跌去四分之一的携程在美选择退市,似乎变得顺理成章。但退回国内与对手白刃相见,也并非携程愿意主动选择的。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原

编辑|李薇

头图摄影|邓攀

虽然携程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直播4个多月来,为携程带来了超过11亿GMV,但这显然还不足以冲抵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美东时间7月28日,据路透社报道,携程正在就私有化交易与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等多方人士进行接触,其中包括私募与中国国内科技公司,考虑从纳斯达克退市。路透社称该消息是从四名直接参与交易的消息人士获悉的。

据报道,携程可能选择退市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疫情对旅游业务的持续影响、以及中概股正在面临美国监管机构更严格的审计要求。同时,消息人士也向路透社表示:关于退市的讨论还处于早期阶段,未来还有可能存在变数。

《中国企业家》就此消息联系携程求证,携程表示不予置评。

消息披露当日,携程股价一度上涨超过10%,后回落至27.72美元,收盘市值为164.40亿美元。

疫情重创

此次携程被传退市,直接原因自然是疫情的持续发酵。

2019年,携程整体业绩与股价尚处于上升势头,财报颇为亮眼。携程2019年年报显示,携程当年收获净利润69.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538.50%。不过,2020年一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创携程。

2月,当“战疫”重点还聚焦于武汉区域时,《中国企业家》曾采访过梁建章,当时,他还乐观地认为,与2003年非典相似,在政府的强势干预下,疫情战有望于5月取得胜利,旅游业也将随之复苏。

始料未及,疫情的影响逐渐向世界范围扩散,给全球旅游业都带来了致命打击。2020年第一季度,携程净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净亏损为22亿元。而去年同期,携程的净利润为46.13亿元。

除了携程垫付的用户退订费用,合作方的困境也逐步传导到携程身上。梁建章5月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有些航空公司的财务直接崩溃,合作方出现问题。虽然我们的财务状况健康,整体损失还是很大。”

2020年一季度,携程的酒店、跟团游、交通票三大核心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降了62%、50%、29%。同时,携程预计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还将同比下降67%~77%。

与财务指标相比,更大的危险还在于:疫情让携程近年来最核心的“国际化”战略走向陷入迷雾。

2019年11月,在携程创立20周年庆典上,梁建章表示,携程未来要用5年时间,做到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企业;并提出了G2战略,即Great Quality(高品质)和Globalization(全球化)。

从2015年开始,为了突破用户与业务的天花板,携程持续在全球市场中布局。2015年1月,携程收购了英国廉航机票预订平台Travel fusion公司多数股份;2016年1月,携程向印度最大在线旅游公司Make My Trip投资1.8亿美元,并在2019年8月通过换股交易成为其最大股东;2016年11月,携程以14亿英镑收购了全球最大机票搜索平台天巡(Sky Scanner)。

2019年,携程国际化步调进一步加快。当年10月,携程宣布与途易达成战略合作;11月,又和Trip Advisor成立了合资公司。截至疫情暴发之前,携程的国际化营收已经占到集团总营收的35%。

看似顺风顺水的国际化在疫情中戛然而止。彭博社7月20日报道,天巡正计划裁员20%,并关闭部分办事处。

今年以来,携程的股价距高位已跌去了24%。疫情重创全球旅游业,另两大国际旅游巨头亦不能独善其身:Expedia跌幅达23.6%,Booking跌幅达17.9%。

地缘风险

虽然疫情给旅游业带来的打击堪称摧毁性的,但如果单纯因疫情导致业务收缩甚至停摆,携程并不至于抬出私有化这样的“重型武器”。

2020年初,携程的主要资本运作关注点还停留于加速赴港二次上市。

2019年11月,阿里回港上市后股价持续走高,给诸多头部中概股带来了示范效应。据彭博社报道,京东、网易、百度、携程均在阿里上市后与港交所及投行接洽,以期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港交所也为这些明星公司打开了方便之门。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上市制度改革,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了三个章节,首次允许了同股不同权、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寻求在港进行二次上市的大中华地区和国际公司来港上市。

自新规实施以来,84家新经济公司(包括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共募资3023亿港元。2019年,香港以募集总额3155亿港元蝉联全球IPO第一。

2020年4月,瑞幸曝出财务造假事件。5月21日,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了一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公司年度审计报告增加了多项严格的披露条款。6月,网易、京东先后赴港二次上市,被外界解读为中概股回流加速。

近期,随着美国总统大选临近等种种复杂因素,中美摩擦不断加剧,不确定性陡增。

7月14日,路透社援引一位美国国务院资深官员的表述,称特朗普政府计划单方面取消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与中国证监会、中国财政部,在2013年签署的执法合作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为“备忘录”)。

在这份备忘录中,中方同意按照相关流程向美国证监会和PCAOB提供经审核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审计底稿。美国政府单方面的行动被美国媒体解读为,美国和中国正在几条战线上展开外交斗争,这可能会搅乱金融市场。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直接阻断了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们布局多年的海外扩张之路,一场巨头“撤退”行动随之展开。

6月底,字节跳动旗下的明星产品TikTok、腾讯微信被印度政府宣布封杀。微信在印度已无法使用。同一时间,阿里也宣布关闭了UC浏览器在印度的运营。

7月20日,美国众议院以336比71票通过了一项专门针对TikTok的法案,禁止联邦政府雇员在政府的设备上使用TikTok,受影响群体包括美国政府高官、美国众议员、美国国会员工,以及政府公司的官员或聘员。

7月27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表示,北京将对赴美中概股进行梳理,对于符合回归条件的,支持其回归A股或回归港股发展。

可想而知,接下来海外市场针对中国公司的禁令及限制或将继续升级,而中国也将拿出相应的应对手段。

携程的国际化业务拓展,以及未来的资本市场布局,也需要充分考虑地缘政治的风险,顺势而为。

回归挑战

那么,面对国际环境的凛冽局面,携程的国际化脚步是否会就此逆转呢?梁建章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多次表态:“携程的长期战略不会改变。”

不过从短期看,携程是否会最终选择私有化,或是继续回港二次上市的步调,则还需要综合考量与观望。对携程来说,继续选择回港二次上市或是外界比较容易预期到的动作。

囿于国内外用户对OTA产品不同的偏好与使用习惯,目前直接使用携程APP进行酒旅预订的海外用户并不多。携程的国际化战略更多依托于投资、并购、换股等资本合纵连横手段,其本身35%的国际化业务,有25%亦来自于国内用户在海外的购买。整体看来,国外用户对于携程,仍处于了解、熟悉阶段。

携程的骨子里“流淌着盈利的基因”,常年保持着超过50%的毛利率。2019年,携程营收35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9.98亿元人民币,对应当年美股市场给出的200多亿美元的市值,可以说携程的估值仍旧偏低。

与之相对,国内A股市场对明星公司的追捧、市场活跃度明显更利于融资计划开展。

同属遭到重创的旅游业,在A股上市的凯撒旅业虽2020年半年报预亏1.45亿,受益于海南免税概念,在近期连拉9个涨停板,市值一度突破200亿元,市盈率亦超过了500。资本炒作热度,以及近期官方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可以说对中概股回流国内无疑构成了重大的吸引力。

不过,即便携程正式决定“断腕”、拆分私有化,而非选择“美股+H股”的常规操作,要彻底走通这条私有化道路,也要花较长时间,绝非易事。

通常来说,在美国主板挂牌的上市公司,从提出退市申请,到正式停止交易,最快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同时,携程的股权也势必要因私有化过程中的资本运作而发生变化。

在头部公司的横向对比中,携程的高管持股比例偏低。截至2020年2月29日,百度是携程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7%。梁建章个人持股为2.3%、携程联合创始人范敏持股为1.9%、携程CEO孙洁持股为1.2%,高管团队加起来也只有5.4%。

此外,携程若决定私有化,回归内地证券市场,还将直接面对更多与美团酒旅及飞猪等竞争对手业务的直接对比。

近年来,美团依托发源于外卖业务的地推“铁军”及生态协同力量,酒店间夜数及低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整体份额持续增长,快速蚕食着携程的阵地。携程的做法则是避其锋芒,重点发展异地游产品,推动国际化进程。

可以想见,从走向世界的星辰大海退回到与国内对手白刃相见,并不是携程愿意主动选择的。

2003年携程上市后,梁建章认为已“打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意兴阑珊,转而赴美读书。而此刻,携程面临的危险,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刻——远远比他二次回归、打败去哪儿网等对手的纯商业作战要复杂得多。

除了持续寻求在业务层面复苏国内外旅游市场,如何在大国博弈的历史环境中顺势而为、攻守得当,需要领导者具备高度的战略思维与决策远见。

这对梁建章个人和成立了20年的携程来说,都将是一条充满艰险的道路。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