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科技逾期只打联系人吗,高校信息技术

时间:2022-11-11 19:44:50来源:法律常识

10月25日,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北京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迎来自己85岁的“生日”。

近些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紧紧围绕国家和首都需要,牢牢聚焦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特色领域,凝练优势学科,坚持立德树人,拓展办学空间,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加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显著提升。

拓展优势学科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46年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校几经变迁、多源汇流,于2008年合并组成。

85年的办学历史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从东海之滨到西北边陲,都有学校学子活跃的身影,不少师生在机械工业、计算机、智能制造等技术领域成果卓著。

在河北省河间市约3000平方米的高动态导航技术实验室中,多台高精度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测试——这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涛团队设计研发的井下测量工具,可以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监测超深井下的钻井动态,并监测不同井深的扭矩、振动等数据,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0年,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张涛来到河间市建设高动态导航实验室,主要从事传感技术、软件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方向技术研发。

“学校拥有优势技术,而河间市拥有华北油田的配套企业,工业基础较好,但研发水平较低,亟需提升,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张涛说,“通俗来讲,用了我们的技术,就像给石油钻井探头安上了‘眼睛’。”

在河间,张涛带领20多人的团队围绕国家对石油天然气装备需求和河间市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公共服务、应急救援、智慧施工等领域对信息测量的迫切需求,专业从事相关技术的研发,相关成果已与多家当地企业合作,有效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

“我们这个实验室既有骨干老师也有年轻学生,不但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一些创新的研究课题也在全力推动。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室加快人才培养,为学科发展积累经验,进一步拓展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贡献。”张涛说。

在优势学科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以服务国家和北京市战略为导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聚焦高精尖产业战略需求,陆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培育“高精尖仪器与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控制”“大数据下循环经济与知识管理”3个特色的学科群,推动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快速发展。

辛勤的耕耘换来丰收的硕果。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目前拥有省部级与行业重点科研机构31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

立德树人育才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

让青年学子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在首都近些年来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中,都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子的身影。他们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也收获了人生财富。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共有400多名志愿者参与各类服务保障活动,其中赛会志愿者127名,服务于9个业务领域;城市志愿者300多名,服务于清河站、颐和园火炬接力点等重要点位。

作为北京冬奥会国家体育馆的志愿者,2020级学生刘宇辰不怕吃苦、连续奋战:“我们认真完成志愿服务工作,为冬奥的完美呈现而努力。接下来我们将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服务社会,展现青年担当。”

青年活力的澎湃激发,更是信仰力量的凝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育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动“云思政”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统筹各类力量研发网络思政精品活动,构筑教育实践新载体、新模式。

围绕凝练学科特色,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持续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拥有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重点专业的机电工程学院,积极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负责人介绍,师生们利用校园内的国家级和市级示范中心和实验室加强实践工作。以大学生创新计划为例,每年50多万元创新专项经费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已经涌现不少成果,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行业相关领域成长成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王永生说:“我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持续把创新思维贯穿办学全过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较强实践能力、强烈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拓宽办学空间 新一轮跃迁蓄势待发

在迎来85岁生日之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也迎来“乔迁之喜”。

校园是大学发展的根基,学科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是大学发展的要义。因为校址多次变迁和学科组合调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区散布北京海淀区、朝阳区多处,各校区面积小、交通连接不畅,学校资源难以共享联动,限制了相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传亮说:“校区规模小、师资队伍培养受限等现实情况,是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个不小的瓶颈。”

2016年,按照首都“疏整促”的要求,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全力推动昌平新校区建设工作,积极拓展办学空间。

2022年初秋,昌平正值红叶时节。随着启用区内绿化工作完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园林景观工程初见成效,一座现代化大学校园昂然矗立,近1600名2022级新生同期报到入住崭新校园。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搬迁工作的程立军老师介绍:“2022年7月学校开始主体搬迁,新校区总用地规模1183亩,可以同时满足一万名以上学生使用。”

2022级新生高博洋说:“学校设施这么完备,环境这么漂亮,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一定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期待。”

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启用的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新建的演示教学实验室能够使用现代声光电等多种手段生动呈现经典物理现象,有效缓解了物理实验室地址分散、空间受限、仪器老旧、科学氛围不足的状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米洁介绍,新教室同时配备了智能书写屏、无线投屏等信息化设备,可实现移动教学、师生互动、远程听课等多样化教学需求。

王传亮说:“虽然我们和一些名校还有不小差距,但经过持续努力,学校的办学水平稳步提升,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新一轮跃迁蓄势待发,未来将为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记者吉宁)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