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10:41:35来源:法律常识
“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启动 个人征信有了不良记录该怎么办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淦璋 通讯员 刘瀛洲 周宁
从今年3月至6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4月7日,记者就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洗白”概念
近些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机构或个人,打着“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征信铲单”的幌子,声称能删除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不良记录,误导公众,从中牟利。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汤锦表示,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洗白”“征信修复”等概念。社会上关于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实质是利用了公众急于想删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等规定,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有如实报送信用信息的义务,任何机构和个人无权随意更改、删除信用报告上展示无误的信用信息。
警惕个人信息被恶意使用、泄露等风险
市民小张因个人信用报告有多笔信用卡逾期还款记录,找到代理中介,并支付了上万元服务费。中介伪造了公安局印章和证明文书,供小张前往银行处理逾期记录,被银行信用卡中心员工识破后报警。此后,违法团伙成员因犯伪造及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
征信修复代理机构或个人通常要求提供身份证件、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存在个人信息被恶意使用、泄露或买卖的风险。有的还教唆公众通过捏造虚假事实、伪造虚假材料,以“非恶意逾期”或“不可抗力”等理由试图达到“征信修复”目的,可能存在违法行为。
根据“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工作安排,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省发改委、省网信办等部门,全面排查、突出重点,彻底整治辖区内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征信修复”乱象。通过线上监测、线下实地摸排等方式开展专项监测,发现可疑线索及时处理;畅通征信异议、投诉及征信业务咨询渠道;建立定期通报督导机制,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不存在征信系统“黑名单”之说
日常生活中,造成不良信用记录的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贷款没有按期足额归还;二是信用卡逾期还款;三是为第三方提供担保,但第三方未按时还款。如果产生了不良信用记录,可能会对本人、配偶及担保方申请贷款、申办信用卡造成影响。
“个人信用报告中已经有不良记录的,也不要过于紧张。应当尽快还清欠款和欠息,并在今后的信贷活动中注意按时还款,避免再次逾期,从今往后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汤锦表示。
不良信用记录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据了解,银行在做贷款审批时,会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失信程度以及银行自身内部风控模型,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评估。其中,信用报告只是一个重要参考,但绝非决定性的、一票否决式的准入条件,更不存在征信系统“黑名单”之说。
目前,个人信用报告有线上、线下两种查询方式,每人每年可免费查询2次。线上,可以登录央行征信中心官网、商业银行个人网银或手机银行APP查询,或通过云闪付APP查询。线下,可以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到人民银行征信查询大厅柜台查询,或使用自助查询机查询。
[责编:胡盼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