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借钱的朋友还有必要来往吗?答案:“大爷”“孙子”不能颠倒

时间:2022-11-14 10:16:53来源:法律常识

在家庭生活中,“大爷”和“孙子”是血脉相连,血肉相传的祖孙关系,是不会变也不能变的基因传承。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曾或多或少向别人借过钱,也都曾或多或少将钱借给别人过。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人既当过“大爷”,也做过“孙子”。人人混迹社会,个个概莫能外,这乃正常现象。然而,不正常的是:不讲诚信、不守信誉、不遵规则、不履契约的“四不”“老赖”大有人在,他们使这种“大爷”和“孙子”的关系发生了颠倒。他们借钱时当“孙子”,对借钱方毕恭毕敬,奉为挚友;一旦钱款到手,目的达到,则一付“老赖”式的“大爷”作派,将借钱时信誓旦旦许下的诺言置之脑后,百般狡辩,拒不履约,拒不还钱。如果朋友不肯借钱,则怨天尤人,责怪朋友,甚至树为仇敌,与其“断交”。那么不肯借钱的朋友,究竟值不值得来往?我的答案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救急不救穷。如果说借钱人或其家人因自然灾害导致房屋受损亟需用钱整修;如果家人生命垂危亟需手术救治;如果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亟需花钱应对等等,这时你经济拮据,需要向朋友借钱。如果朋友有钱且暂时没有开支意向,从道义上说理应借给你钱以救急。这样的救人于水火的朋友情深义重,值得深交。如果他身有闲钱“见死不救”,你反复诉求他仍无借意,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但是如果你用借来的钱去还债、放贷、买车、购房、炒股、买基金、做生意或高消费等,那就不属于救急的范畴而另当别论。

诚信很重要。如果说你曾经向朋友借了钱,在约定的时间内故意久拖不还,也不及时说明情况。在朋友多次催款仍无动于衷,借故不还,且多次出现逾期赖帐甚至老帐未还又借新帐等情况,再向朋友借钱而朋友执意不借,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旦失信于人,将会影响终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不还,再借更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下,不是你愿不愿意跟朋友交往的问题,而是朋友看透了你的“老赖”本性而不愿再与你交往的问题。但前提是你得把借款还给朋友。否则,有可能吃官司落下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朋友有难处。如果你向朋友借钱,朋友没有钱借给你,朋友也可能有难处。比如说最近手头紧,身上没有余钱;外面借出的多笔钱没收回来,心里正在为此事发毛;近期遇到需要开支钱的项目很多,眼下正在筹钱拟制预算;事先答应了其他人借钱的请求,突然把钱借给你担心引发别人误解;夫妻或父子之间因为花钱或借钱正在闹别扭,生闷气,此时向外借钱不合时宜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应当加深了解,增进理解,消除误解,千万不要冤枉朋友,怨恨他人,作践自已。

借钱上过当。有的朋友曾经吃过借钱给别人、却总是收不回钱的大亏。为了收回借款,有的人甚至低三下四,三番五次象“孙子”一样看借钱人脸色催帐还钱,有时还要请借钱人喝茶吃饭送礼品,花自已的钱索要自已的钱。然而借钱人要么耍赖不接电话,要么当“大爷”说没钱了事,态度生硬,言语恶毒,甚至威胁债主。我有一个朋友A曾经放弃利息将数十万元借给他的一位朋友周转生意资金。后来他的这位朋友生意做赔了,朋友A自已付息偿还银行贷款多年。当他向借款人催还借款时,起初还有电话联系,久了则更换手机号,拉黑朋友圈,来了个“金蝉脱壳”人间蒸发。快十年了朋友A仍未收回一分钱借款,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此后发出了“老婆和钱,概不外借”的誓言。

借钱是情分,不借是本分。不要因为向朋友借钱未果而因此结下梁子,种下仇恨,那样会有失身份而让自已形象跌份。希望被借人和借钱人尽量多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你是被借人,现有闲钱在手,当别人登门求助时,应该解囊相助,乐施援手;如果你现无闲钱,面对求助者应耐心解释,求得理解。如果你是借款人,借到钱后应立好字据、算好利息、如期还款,如果到期实在无钱可还,应及时联系被借人说明原由,确定下次还款期限;如果你未从他人处借到钱款,则不要心生猜忌、积下怨气,埋下仇恨,多感谢朋友曾经给你带来的好处;多关心朋友现在遇到的难处;多体谅朋友目前可能面对的苦处……只要大家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相信朋友之间的友谊之舟会破浪远航,朋友之间的友谊之树会四季长青。未来真正遇到这样的朋友,你是“深交”还是“断交”?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