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13:24:11来源:法律常识
作者:韩世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年中秋,自得琴社再次登上央视中秋晚会,他们身穿古装,弹奏着古琴、古筝、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演绎苏轼的名篇《但愿人长久》。
供图/自得琴社
成立于2014年的自得琴社,推广以古琴为主的中国传统乐器,而他们的推广方式极富创意,使古代与现代完美结合。在他们拍摄的视频中,以80后、90后为主的青年乐手们,身着朱红圆领袍、艾绿上衣、藕色绢衫等不同的古代复原装束,却用古琴演奏现代流行音乐,比如《哈利·波特》主题曲、“愤怒的小鸟”游戏配乐、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不少网友认为,观看自得琴社的表演就像是欣赏一幅“会动的古画”。
2019年,他们改编了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乐曲,在全网播放量高达800万,并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吸引了国外观众的关注,收获了200万播放量。有些网友称赞道:“太美了,视觉盛宴!”“原来琵琶真能发出如此铿锵之声。”“有盛唐繁盛的光景,也有千军万马的紧张氛围!”……
经过三年的积累,自得琴社以此模式制作的视频不断引起关注和讨论,截至目前,全网视频播放量已超2亿。此外,他们的线下巡回演出也受到热烈关注,门票瞬间售罄。
前不久,自得琴社正在深圳举办巡演,社长朱里钺在闲暇时间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谈一谈自得琴社的走红之路。
IT理工男,创办了专业琴社
2010年前后,朱里钺还身处IT行业,是一位标准的理工男。自那时起,朱里钺就开始不自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他把原因归结于“大概是身为70后的年龄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事物有了追求”。
在他的印象里,许多中国经典小说的字里行间都有古琴和昆曲的存在,“比如大家熟知的《红楼梦》,其中好多处关于古琴和昆曲的描写,其实大家对这些高雅艺术都有着好感和崇敬的心,所以我当时想去学习古琴和昆曲。”朱里钺不断被古琴艺术所吸引,还被朋友推荐到一家古琴馆学习。可他学到古琴级数的8、9级时,一起学习古琴的同学却越来越少,无法再凑成一个教学班,朱里钺因此退出了古琴课程,转而去学习了昆曲。
2012年,他在古琴、下棋等多个雅集活动中,遇见了后来的伙伴蔡珊和唐彬。蔡珊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古琴演奏者,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唐彬则是“半路出家”,原本是一位电影摄影师,却钟情于古琴。
朱里钺用“狂热”来形容唐彬对古琴的热爱。唐彬从小听从父母的安排学习长笛,却从未真正喜欢上长笛。直到16岁时,唐彬第一次接触古琴——在观看完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之后,他对李连杰和甄子丹雨中对打的场景难以忘怀,与刀光剑影的画面相配的背景音乐正是古琴。唐彬被深深打动,下定决心改学古琴。大学时,唐彬从北京到上海求见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想要拜入其门下。龚一先生因惊讶于唐彬自学演奏的水平,同意收他为徒。自此,唐彬开始两地奔波学习古琴,到2012年,唐彬已练习古琴十年了。
“我很喜欢他们,第一次遇到他们的时候,一进门看到蔡珊弹琴的手势非常规范和扎实,就被吸引了。后来接触时间长了,他们教我弹琴,我教他们下棋。经过不断了解之后慢慢发现,我们仨不管是对弹奏的技巧还是对古琴的认识都很类似,创办琴社的想法属于一拍即合。我觉得他们应该会是非常好的古琴老师。”朱里钺回忆道。
两年后,三个人在上海一处弄堂里的小房间创办了“自得琴社”,以古琴教学为主。
酒香不怕巷子深,靠着圈中熟人的口耳相传,不少人到琴社来助力。比如古琴老师白无瑕,是一位从材料学转到历史系的二次元少女,最初因为喜欢游戏配乐才开始学习古琴;还有之前学习营养学专业的叶力嘉,学中药的殷屹浩楠等,还有其他乐器演奏者,如琵琶古津宁,打击乐陈曦……自得琴社从最初的三个人,开始逐渐壮大,不少老师也是“半路出家”,或是“完美跨界”的斜杠青年,他们在琴社弹琴、写字,自得其乐。
琴社变“诊所”,用美的方式去影响大家
早在2015年,自得琴社就玩起了短视频,他们拍摄了一部名叫《古琴诊所》的微电影,这一想法源自于琴社老师们的日常教学经验。
“我们开始教学的时候,经常接触到演奏习惯很不规范的学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纠正他们错误的音乐理念和不良的弹奏习惯。”朱里钺解释道。
他认为,自2003年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古琴表演,古琴文化迅速走红,并相应地产生了较大的市场需求,许多琴社应运而生。“可是,合格的教师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琴社的老师不论是专业院校毕业的,还是从业余学起的,均有着十年以上的演奏经验。而有些琴社在师资方面却是鱼龙混杂,很多学生非但没学好,反倒染上了很多不规范的演奏毛病。我那时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琴社真的像一个诊所,要不断纠正那些被外面教坏了的学生,他们就像是我们的病人一样。”
于是,借助唐彬的影视拍摄经验,他们把常见的演奏错误拍成短剧,讽刺了当时的乱象。在《古琴诊所》中,朱里钺穿着医生的白大褂儿,挂着听诊器、叼着香烟,给看病的古琴爱好者治病。比如古琴、古筝分不清楚,以及还指出当时许多古装剧里,古琴放反、弹错等问题……不过,拍摄了三集短片和一集番外,“古琴诊所”的b站账号不再更新,尽管现在还能看到有人在评论区催更,但自得琴社早已转变了想法。
“一方面,唐彬一手包办了视频的策划、拍摄和剪辑,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一直吐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与其我们一直去揭露丑的事情,不如我们做一些美的事情,用美的方式去影响大家,一旦大家接受了一个美的标准,那么劣质的事物自然就没有什么市场了。”朱里钺讲道。
2016年,唐彬喜爱的美剧《权力的游戏》第六季完结,他邀请几位音乐人,用洞箫、古琴、中阮、中东鼓等乐器一起改编了其主题曲。自此,自得琴社开启了古琴改编音乐的演奏之路,他们开始穿着中式衣服,或白衣飘飘,或黑衣如墨,用简洁的方式展现出古琴的美,琴社从此不断地被更多人关注。
《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全网播放量800万,YouTube播放量200万
朱里钺认为琴社的成员都很“佛系”,他们改编乐曲全靠自己喜欢,有时半年之久都没有心思改编,有时遇到喜欢的曲子,一两天便可排练起来。
一般他们选好曲目后,由唐彬负责改编,需要把每一件乐器和每位乐手都能在编曲中体现出来。然后乐手们先在录音棚完成乐曲的录制,再去摄影棚完成画面拍摄。最后,他们将画面与乐曲相结合,再进行混音、调制画面效果等工作,视频才能制作完成。
经过三年的积累,自得琴社的视频才真正地出了圈。
2019年5月,他们决定改编一首动画片配乐《空山鸟语》。这首曲子原本就有古筝和古琴的演奏,唐彬将之重新编曲,加入了框鼓、小打、长笛、颂钵,并让乐手坐成一排演奏。可是,等到真正拍摄视频时,乐手们穿着白色衣衫,又坐在白色的布景前演奏,画面显得冷清,体现不出乐曲的活力,也缺乏观赏性。
几经讨论,大家想到了相识已久的装束复原小组,该小组主要研究古代服饰,对服饰的还原度要求极高。他们为自得琴社设计了宋朝的服饰,乐手们穿上了朱红圆领袍、艾绿上衣、藕色绢衫、白色纱裙……试着坐在白色背景前表演,仍觉得有不和谐之处,“我们就又把背景颜色调整了一下,用了低饱和度的米色,呈现出一种年代感,像纸张泛黄了一样。”
《空山鸟语》一经播出,播放量迅速达到了100万,引发众多网友讨论。有些网友评价道,“太惊艳了,像是一幅随着音乐流动的古画!”“美得像一幅工笔画。”……此后,自得琴社一直延续“古装配古琴”的模式,改编着他们喜欢的传统名曲和现代音乐。他们在“出圈”这条路上,可谓是步履不停。
同年9月,唐彬追完喜爱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仅花费一小时就完成了配乐改编,推出了《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视频中的乐手身着唐朝服饰表演乐曲,并扮演着原剧中的人物。该视频在全网播放量高达800万,并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吸引了国外观众的关注,收获了200万播放量。网友们称赞道:“太美了,视觉盛宴!”“原来琵琶真能发出如此铿锵之声。”“有盛唐繁盛的光景,也有千军万马的紧张氛围!”……
不仅如此,他们还以同样的形式改编了《哈利·波特》主题曲、《哆啦A梦之歌》、献给儿童的《愤怒的小鸟》、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此外,还创作了《大夏》《长安幻世绘》《虞姬》《须尽欢》等乐曲,不断地给网友们带来惊喜。
重编古琴曲,自创推广传统艺术的“拿铁理论”
当自得琴社每每“蹭”完流行音乐和热点音乐之后,还是会接着给网友们演绎一首真正的传统古琴曲。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曲目约3000余首,且当中有许多并不能直接呈现出来,唐彬在编曲过程中需要将乐谱进行“翻译”,重新改编成大众更易接受的形式。
2019年底,唐彬改编了传统古琴曲《醉渔唱晚》。在视频简介中,自得琴社还给网友们做了科普:现今流传的《醉渔唱晚》源自清代川派的《天闻阁琴谱》,该本应是张孔山改编整理而来,与其余诸谱版本音调迥异,乃同名异曲。此本体裁短小,曲调精炼,形象鲜明。在此本的诸多演奏版本之中,犹以卫仲乐先生的演绎精妙绝冠。卫先生此曲时而跌宕疏放,时而潇洒豪放,实有“啸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趣……
唐彬很满意这首曲目的改编,且将演奏名改为《醉醉渔,唱唱晚》,运用现代的作曲手法,给古琴配上了多种乐器,如古筝、竹笛、巫毒鼓,对原曲进行了解构重述。《醉醉渔,唱唱晚》共分为“晨兴”“鸣榔”“唱晚”三个段落,讲述古代捕鱼达人如何在线“划水”的过程。观众可以在7分钟的乐曲中,感受渔翁从黎明到夜晚的生活,乐曲时而悠缓展现轻松,时而跌宕起伏展现风浪暗涌,好不热闹。唐彬在“唱晚”段落还加入了取自于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的《吉姆诺佩蒂舞曲》的和声,让整个氛围再次归于平静,直至落幕。
不仅如此,《醉醉渔,唱唱晚》中的演员着宋代服饰,还设计了相应动作,让观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拉网捕鱼的过程,也为整个视频增加了乐趣。自得琴社越来越熟练于古曲改编,他们用小合奏的模式,让古琴曲重新走入网友的视听之中。以此模式,他们还将收录了1425年的《神奇秘谱》中的古琴曲《泛沧浪》进行改编,同样增加了和声,将其乐曲的主旋律以小合奏的模式呈现。
从改编流行音乐,再到古曲新编,这是自得琴社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的重要方式。他们自创了一套“拿铁理论”:“我们把传统的高雅艺术比喻为意式浓缩咖啡——一个没有喝过咖啡的人,第一次喝浓缩咖啡就会接受不了,但如果加一点奶和糖,就可能更容易接受,等到喝惯了拿铁,也就会渐渐接受了浓缩咖啡。所以,我们在推广传统艺术的时候,希望通过做出贴近现代审美和欣赏习惯的改变,尽可能地被大众所接受。”
巡演门票总是“秒光”,观众喜欢穿着唐装汉服观看表演
朱里钺深知,在当今的视频时代,视觉的冲击比听觉更能带给人们更多的信息,自得琴社希望可以通过视觉效果,去更好地烘托音乐的氛围,“调动观众的各种感觉器官”。
2020年6月,《神人畅》的拍摄打破了自得琴社固有的风格。在此之前,他们的视频充满着明亮和诙谐幽默的气氛,而此次改编的《神人畅》却透露出独特的“暗黑系”风格。古琴曲《神人畅》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的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该曲主要讲述了昔日部落领袖“尧”在祭祀之时弹奏古琴,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
“既然是祭祀时弹奏的乐曲,我们更想让视频有种神秘感,所以白色的布景不适合表达乐曲,我们花了两天的时候把整个摄影棚刷成了黑色。”朱里钺解释道。不仅如此,他们还找来了舞蹈演员,希望能体现出祭祀的场景,舞蹈演员在编舞上参考了许多古代图案、绘画和文献资料,尽可能地符合古韵,与音乐完美融合。自得琴社在评论中写道:“舞者在全曲中就如同典礼中的巫者,时而敬雅的虔诚祝祷,时而热烈奔放的降神狂舞……”同时,装束复原小组为表演者设计了汉代服饰,并介绍道:“舞者身着乘云纹曲裾袍及绢质长袖中衣,纹样参考了马王堆汉墓出土乘云纹丝织物,头上的步摇据马王堆步摇残片复原制作而成……”
这次的新风格又让网友们震撼了一次,“仿佛看到了狂风大作,巫神祭天,古老而又神秘。”“神秘又熟悉,这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自得琴舍终于穿汉装了!期待其他朝代服饰!”……
除此之外,自得琴社还尝试过不同的拍摄手法。在他们的作品序列里,拍摄手法常以静止画面为主,而《醉成都》的拍摄是他们的又一次新尝试。《醉成都》将国乐和RAP结合,视频中的RAP形式的灵感来源于成都出土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以生活小剧场的形式让大家化身成都市民,从饮食游艺、日常家居和特色文化等方面,感受成都的生活乐趣。因此,他们采用了动态的移动横轴拍摄,运用后期制作将画面拼接起来,观看时如同在看中国的卷轴画一样。
尽管视频不断地在更新,但他们仍然认为音乐艺术更适合在现场观看。自得琴社从未放弃过线下演出,还曾收到过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演出邀请,但因疫情原因而作罢。当下,自得琴社仍在南方的诸多城市进行巡演,他们的演出堪称是“沉浸式体验”,乐手们身着与视频中一样的复原服饰在音乐厅中表演。由于网上的知名度,许多粉丝都关注着线下的演出,巡演的门票总是“秒光”,不少喜欢国风的年轻人还会穿着唐装汉服等复原服饰去观看自得琴社的表演。
年轻人,不仅是观众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自得琴社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对象。现在自得琴社的13位成员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此外的一些合作关系的乐手中还有00后加入。
“这是我们期待看到的年轻结构,虽然在创作层面仍旧由80后主导,但90后和00后的状态很轻松,思维活跃且不会有刻意的表达,让团队更有创新的动力。”自得琴社甚至还想继续招聘乐手,尝试加入新的乐器进行合奏,朱里钺接着说,“有更多的年轻人,我们就有更多的活力,去推广以古琴为核心的传统艺术,这一直是我们的初衷。只有让古琴艺术步入生活,才能让它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韩世容)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