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17:48:51来源:法律常识
今天是5月20日,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周五。对于情侣来说,也许是近年来热衷造节的社会捧红的又一所谓“情人节”。而对于房地产经纪行业或者贝壳找房的员工来说,或许隐约还记得,这是贝壳找房创始人左晖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去年5月20日,贝壳( BEKE.US )一则讣告:“今天万分难过,贝壳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因病离开了我们。”宣告了这位贝壳找房灵魂人物的逝去。当时,整个房地产经纪行业,包括贝壳找房员工、房地产经纪人都表达了不舍和难过。
转眼一年过去,左晖仍是贝壳备受怀念的灵魂人物,5月20日一早,贝壳也发布了“致敬老左”的文章,在文章中,贝壳CEO彭永东说道,老左用一辈子成就了这句话:“做难而正确的事”……这一年,我们独自面对每一次的“难”,在大量不确定性中寻觅并坚守“正确”。
彭永东同时也表示,如果提前给贝壳的2022年一个关键词的话,那会是“重生”。伴随着行业仍处于低位,市场规模、店面规模和从业者大幅收缩,贝壳正处于艰难的时刻,为了求生而采取的裁员措施也让贝壳陷入舆论的漩涡。
5月11日,在赴港“双重上市”的同时,贝壳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传出。据脉脉用户爆料,贝壳启动新一轮裁员,涉及产研、运营、中后台等多个部门,裁员比例达50%。后续据舆论发酵,贝壳裁员的脉络逐渐清晰。“不分业务,全部都裁,可以说是‘乱杀’。”一位被裁员工贝贝告诉燃财经。
对于裁员一事,燃财经曾向贝壳找房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但有内部人员向燃财经直言,“这一轮瘦身决心很大是真的。但这次调整各部门没有明确、统一的裁员比例,50%的数字不属实。有些职能部门本身没有多少人,与核心领域又不相关,所以比例可能就会高一些。但不能用部分部门比例代替整体比例。”
综合资料来看,贝壳目前主要的战略布局为“一体两翼”,“一体”即房产交易事业群,涵盖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赛道;“两翼”则是整装大家居事业群与惠居事业群。从各事业群的班委设置来看,房产交易事业群下设COO线( 运营 )、CTO线( 技术 ),以及财务、人力等业务线,整装大家居事业群则由家装、家居、战略投资为重点,租赁则分战略等。
“一体”的房产交易事业群似乎是这次裁员的重灾区,据“棱镜”文章指出,这一波裁员相当猛烈,几乎包括所有业务、产研、运营及职能线,普遍比例在50%左右,其中,“两翼”业务裁员比例为30%左右,相对较低。
同时,COO线和CTO线都被重度波及。“Tech星球”的消息显示,从贝壳员工处了解到,COO线和CTO线的裁员比例综合在40-50%之间。
“通识来讲,企业正常的人员流动在10-15%左右比较正常。但这也分企业,比如保险行业,营销员流动率非常高,就不适合这个判断。同时,这个流动率也包括正常的离职、辞职人员。”某猎头公司创始人向燃财经解释,“但50%的裁员比例肯定不正常。今年很多知名大企业都在大比例裁员,这就说明企业业务、资金等情况可能都不是很好。”
如今的楼市环境下,贝壳的快速收缩似乎在情理之中。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9%,销售额同比下降29.5%;5月18日发布的4月全国70城房价数据也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47个和50个,较上月分别增加9个和5个。
对于裁员,也有员工表示理解。燃财经看到,在知乎、脉脉等平台上,不少显示为贝壳找房员工的用户表示,“给的礼包还是比较合理,已经算比较不错的了。”
“赔偿是N+1,还给一个月缓冲期,我觉得挺厚道的。”COO线一位被裁员工可可告诉燃财经,“奖金部分也算进去平均工资,作为赔偿的基准了。”
但可可也觉得迷茫,有些被裁的员工去年还拿了新人奖彰,为何转眼就“阻碍公司重生了”?5月11日,在脉脉平台上关于贝壳裁员的发言下,有用户说道,“怀念老左。”以及“老左不在了,什么都变了。”也有人冷眼道,“他也会用别人的刀来砍人的。”
如果左晖在,11万贝壳员工的命运会不会不一样,答案不得而知,但贝壳的问题确实亟待解决。有消息表示,贝壳将此次裁员称为“重生计划”。然而问题是,大规模裁员能解决贝壳的问题,让贝壳重生吗?
近7个月三次裁员
从去年10月至今,7个月的时间里,贝壳陆续传出三轮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第一轮是2021年10月,贝壳上海裁员的消息传出。据南方都市报具体报道,贝壳上海被曝裁员200多人,其中研发团队、贝壳金服员工分别裁了100多人。此外据公开消息,当时贝壳全国裁员对象主要是一线房产经纪人、与核心业务无关的职能部门及研发部门,一次性优化了3万名以上员工。
此后,则是2022年3月,贝壳第二轮裁员的消息传出,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事业群要优化10%的员工,同时,新浪财经梳理,从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贝壳已有20多名中层、高层陆续离职,包括一名金融副总裁、两名总经理,另有高级总监和总监等,部分管理层放弃期权离开。
第三轮则是近期这一轮大规模裁员。“我们部门裁员50%,有部门裁员70%。” 可可说道。贝贝则说道,“上一轮裁员10%,这一轮裁员50%,很多业务干没了,很多管理层走了。”
对于前两轮裁员,贝壳曾有回应。比如2021年10月份上海地区的裁员,贝壳就对此表示,2021年以来,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对上海地区金融等部分业务进行调整。2022年3月的裁员则进行说明,各城市公司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及自身业务发展,进行组织动态调整,“中高层离职”为2021年下半年公司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对金融部门做出的调整,此前已公告。
但目前这一轮裁员,贝壳尚未对外有官方说法。
燃财经留意到,贝壳的人员调整并非集中在这三轮,而是从2021年10月开始,便已陆续、持续进行。比如在2021年10月上海裁员之后,深圳区域、重庆、杭州等地也被曝出后台职能部门裁员。在5月11日大规模裁员消息传出之前,4月份就有贝壳成都的人员表示,产研部门遭遇裁员。
至于最近这一轮裁员,来得突然却也早有迹象。棱镜文章指出,5月9日周一这天,多位正在赶deadline的贝壳CTO线员工突然被要求暂停手头项目,接着部门leader通知,要裁员,比例为50%。“措手不及,之前也没有裁员迹象。”一位员工告诉棱镜。
但燃财经看到,早在4月13日,就有用户在脉脉提问:“贝壳北京也开始裁员了吗?”有用户回答表示,“有指标,但没大范围开始。”以及“上月底4面完,然后通知锁HC( 名额 )。”还有“听说贝壳成都已经通知强制关闭职场了。”
多数员工接受了被裁这一事实,“我了解到的基本都签了。毕竟赔偿和缓冲期都还算可以了。还有没在裁员名单的抢着申请被裁,我知道还有抢成功的。”可可说道。裁员之后,员工也冷静开始了下一步,“拿着缓冲期工资找工作啊。挺好的,免费水、电、网办公,还有1分钱饮料,很多准备呆家缓冲的都回公司了。”
在人员调整的同时,贝壳的部门也在变动。比如“Tech星球”就指出,贝壳房产交易事业群COO线原本的12个中心就重新组合成了5个中心。一位员工也告诉燃财经,“我原本是在经纪人增长中心,上个月中心直接原地解散,人员也直接并到了客户赋能中心。”
对于此次裁员的原因,前文所述内部人士告诉燃财经,这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21年来,贝壳历经了很多行业内外部的复杂环境与挑战。外部有反垄断、中概股监管、平台经济、房地产周期等,自身来说也已快速发展三年多,企业组织和发展思路上需要根据新环境重新迭代。”
同时,也有组织架构调整,以及顺应变化的考虑。“随着贝壳发展聚焦一体两翼全新战略,适配于全新战略的组织调整一直在进行,因而带来部分人员优化。房地产市场下行,前线经纪人人数随着经纪人主动离职、贝壳主动收缩,均出现下降。因此,中后台支持、赋能人员也会随之下调、优化。”
失守的房产业务大本营
无论从何种表述来看,贝壳房产业务受挫、经纪人流失都是事实。
“行业转冷一时没有恢复,贝壳平台连接的前端作业经纪人减少,贝壳从后端支持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含组织和精简、聚焦效率,目的是实现一个合理的‘后端、前端人员支持比’,实现保持赋能支持的同时,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上述内部人士表示。
在贝壳,前线人员指一线经纪人,中后台则是指支持业务的产品、研发等部门。伴随着大市场的不佳,贝壳找房平台上的经纪人正在流失。2021年7月,燃财经曾在《房产中介离职潮,从深圳开始》报道房地产离职潮的情况,多家中介门店经营难以为继。从那时至今,房地产经纪行业的状况未有明显好转。
反映在贝壳,其平台上的经纪人数量也在减少。据贝壳找房2020年财报,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贝壳平台年末门店总数为46946家,年末经纪人总数为493088人。到了2021年,贝壳门店数量为51038家,较上年末增长8.7%,但经纪人总数为454504人,较上年末下降7.8%。
数据来源/贝壳找房2020年、2021年财报
制图/燃财经
“去年同期,入职平台的经纪人规模60万,但今年同期只有30多万。”另一位贝壳相关部门员工告诉燃财经。
市场形势不佳、业务受挫,经纪人开始对贝壳平台产生怨言,尤其是加盟门店。2022年3月,燃财经就在小红书等平台看到,有经纪人抱怨道,“贝系太卷了,只有开单才有流量支持,做得好的只会做得更好,做得差的完全没流量”。
有接近店东的人士告诉燃财经,“没业绩,就开始压榨这些加盟商了,动不动就找各种理由关加盟店的系统,各种交保证金,增加服务费用。”但也有人员直言,“也有做得好的。加入平台不就图海量房源、图挣钱。现在挣不到钱了,当然会开始抱怨。”
同时,还有其他平台在发力争夺房地产市场蛋糕。今年4月,快手正式成立房地产交易中心,并且定下了“今年跑通业务模式,突破百亿成交总额”的目标,开始招揽城市MCN、房产主播、开发商等。在快手之前,还有字节跳动的幸福里,以及天猫和易居合作的天猫好房等等参赛者搅局。
虽然现在这些平台尚未形成大势,但不可避免地分散了一部分注意力。“现在各种平台百花齐放,比如幸福里、看房网、天猫好房等等。我们经纪人也会使用其他平台。”广东某二三线城市经纪人表示,“我们和贝壳的合约快到期了,也在考虑要不要解约。”
经纪人的流失带 来利润的下降。贝壳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贝壳找房全年GTV( 成交额 )3.85万亿元,营业收入808亿元。但分业务来看,贡献收入的主力存量房业务疲态明显,2021年贝壳存量房业务收入319.48亿元,增速仅为4.52%,同时贡献的利润仅为118.24亿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5.4%。
此外,贝壳在港股上市资料中对近三年利润贡献率有过解释,存量房业务的贡献利润率由2019年的38.9%增长至2020年的40.9%,因为通过贝壳平台服务的存量房交易较多,并收取平台费及加盟费,不会产生大量的直接薪酬或佣金成本。2021年下降到37.0%,主要由于链家经纪人的固定薪酬成本及交易支持人员的薪酬成本占相对较高比例。
这一表述也印证了,贝壳正在流失非链家的、加盟的经纪人。
贝壳的“两翼”飞得起来吗?
2021年底,掌舵人彭永东对贝壳的战略重新设置,宣布进行“一体两翼”战略升级。目前来看,“一体”仍是贝壳的根本。2021年,存量房和新房业务对贝壳的营收贡献比为97.1%。贝壳寄予厚望的“两翼”所属的新兴业务和其他仅贡献了2.9%。
但在“一体”业务,存量房面临经纪人流失、利润下降的难题,新房业务似乎也有“表面光鲜”之嫌。这几年,贝壳不断发力新房业务。燃财经看到,近几年,贝壳找房不断在“423”、“双11”等节点打造“新房节”,进攻之势猛烈。
此后,新房业务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贝壳找房2020年财报显示,2020年贝壳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其中存量房营收306亿元,新房业务营收379亿元,新兴业务及其他营收20亿元,从数据来看,新房业务贡献收入占比达53.8%,这也是贝壳全年新房业务收入首次超过存量房业务。
但新房业务的背后似乎是“看起来很美”。
从贡献利润来看,2021年全年,新房业务贡献收入464.72亿元,但利润仅为89.47亿元。与其自身对比,新房业务营收增长了22.5%,但利润增长仅为9.8%,远跟不上营收增长。与其他业务对比,2021年其利润贡献率仅为19.3%,而存量房业务利润贡献率为37.0%,新兴业务及其他的利润贡献率则为79.2%。
贝壳寄予厚望的“两翼”业务更是难言乐观。在整装大家居业务,贝壳频频发力,2020年官宣“被窝家装”,此后2021年7月宣布收购圣都家装,并于今年4月完成收购。在港股上市时,贝壳还披露,2021年被窝家装已经向客户交付了超过3500个家装项目。在惠居事业群,即长租业务,贝壳于2021年11月推出了租住服务平台“贝壳租房”,并于2022年与乐湾公寓合作。
从财务角度来看,贝壳的新兴业务及其他表现不错,利润贡献率高达79.2%( 2021年数据 ),营收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7.8%和11.3%( 2021年数据 ),也比较一致。
但从绝对值来说,仍有欠缺。在2021年的808亿元全年营收中,新兴业务及其他仅贡献了23.32亿元,在226亿元利润中,新兴业务及其他也仅贡献了18.48亿元。
长远来看,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家装市场总规模约为3.54万亿元,5年间复合增长率超过11%。同时,家装行业也存在集中度低的特点,这些都是机遇。
但要做好家装并不容易。Fastdata数据显示,“2016-2020年,营收规模超1亿元的大型装企仅4000家,在逾10万家住宅建筑装饰企业中仍是极少数,超10亿营收的装修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至于长租业务,更是前途不明。
整体来看,家装、家居、长租业务可以算做未雨绸缪,为未来寻找可能性,但还难挑大梁。贝壳的前路,还是要回到房产主业来。而这一业务,不可避免地受大环境影响,在美股上市招股书以及回港上市的资料中,贝壳都在风险一栏言明,“我们的业务与中国宏观经济和环境和房地产市场同频共振”。
而中国楼市已经今非昔比。目前虽然市场环境已经有所改善,比如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5月以来有超40城发布了稳楼市政策,涉及降首付、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取消限售、放松限购等政策。
但购房者的信心仍待修复。一位购房者就表示,“对于买房,现在最大的担心不是房价的涨跌,而是我会不会有一天失业了,连房贷都付不起。”这一点从数据来看也有印证,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居民购房意愿的薄弱可见一斑。
危机来临,活下去才是企业的硬道理,裁员也是贝壳的求生之举。但如果楼市大势难向好,贝壳的麻烦仍不会结束。
本文源自燃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