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未注明债权人借据的效力

时间:2022-08-23 15:30:02来源:法律常识

2007-4-2

司法实践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借款人向债务人贷款,在撰写借条时,不标明债务人到底是谁,而只是写贷款金额、贷款日期及债务人的名字,从而造成债务人行为主体的争议。

如2005年4月20日人民法院报B2版发表过那样一则实例:2004年4月3日,史甲持李丙借条起诉到法院,称李丙借其2万余元,已偿还1万余元,规定李丙偿还下欠的1万余元,该借条为“今借到rmb2万余元,李丙。2002年5月9日”。李丙编造谎言,贷款2万余元是真,但这款是史乙的,借据都是打给史乙的,根本就不是借史甲的。此笔贷款已偿还史乙1万余元(给予有史乙收条),下欠1万余元没还史乙。史乙阐述,该2万余元是本人做为中介人由史甲出借李丙的,李丙归还的1万余元已转交给史甲。贷款时是史乙亲自将2万余元交到被告人李丙的,李丙将借条拿了史乙再转交给史甲。

[分析]:

借据做为债权凭证,具备借款协议的特点。借据上一般均注明借款方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和内容三个方面的知识,即债务人和借款人(行为主体)、贷款金额(行为主体)及债务人占有的权利和借款人压力的责任义务(具体内容)。一般情况下,借款方只涉及到债务人和借款人彼此行为主体,即便借据上未注明债务人,因借款方仅产生在双方中间,如果没有反过来证据证明拥有借据之人为因素非债务人外,一般可看做拥有借据的人即是债务人。此案史甲持未注明债权人的借据向李丙认为债务,第三人史乙证实借据的权利主体并不是史甲,反而是史乙。由此,史甲并不是该借款纠纷的债务人,其向李丙认为债务无事实根据。

从合同视角言,史甲与史乙中间并没有产生委托协议关联,史甲与史乙及李丙中间也未产生居间合同关联,反而是类似行纪合同关联。原因是,史甲并没授权委托史乙贷款给李丙的举动,在李丙向史乙贷款时,史乙也未向李丙表露借款方是史甲。史乙是以个人为名与李丙缔约借款协议,李丙只不过是以史乙做为借款协议的当事人,并没有将史甲做为借款协议的当事人。依据合同相对性准则,李丙有向史乙还款1万余元贷款的责任,史乙有向史甲还款1万余元贷款的责任,史甲无法直接要求李丙还贷。倘若李丙允许向史甲还贷,在史乙同意的情况下,应是债务出让,史甲变成李丙的债务人,可以向李丙要求还贷。

此外,本案即使不能评定史甲具有对李丙的债务,也无法依存性程序流程上裁定驳回史甲的提起诉讼。因驳回申诉史甲的提起诉讼,就是剥夺了中国公民依我国宪法的保护诉权,而应以史甲给予的证据不可以证实与李丙中间产生委托关系,其主张的债务不可以创立,从实物上裁定驳回申诉史甲的诉请。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法院 创作者:李克才)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