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婚姻的法律(对于低俗婚闹的看法)

时间:2023-04-11 20:20:17来源:法律常识

低俗婚姻的法律(对于低俗婚闹的看法)

“闹洞房”本是新人结婚时烘托热闹气氛的一种娱乐方式,而如今,这样的婚俗娱乐在国内某些地方却频频被演绎成低俗婚闹,最后甚至触发恶性事件,令人既痛恨却又无奈。

五花八门的婚闹手段

2009年11月22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青年曾凡旺本将迎娶新娘,可厄运接踵而至。接亲途中,闹婚朋友将油漆泼了他满身,随后突发意外,他全身被烧焦。妻子李静没有等来蜜月车票,却收到了市里一家医院的病危通知。此后曾凡旺将参与婚闹的11位朋友全部告上法庭,该案被媒体称作“全国首例婚闹案”。

而时隔9年之后,相似的一幕又一次上演。2018年11月25日,贵州省遵义市青年艾光涛,在迎娶新娘回家的路上,遭遇朋友来“闹婚”,他们将鸡蛋、啤酒、墨汁砸泼向艾光涛,并脱掉他的衣服,将他用胶带固定在电线杆上,用竹条抽打……实在不堪忍受这种“闹婚”的艾光涛,挣脱朋友围堵之后转身试图穿过高速公路回家,却没料到,一辆飞驰而来的宝马车将他撞飞,致使他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还好最后性命无碍。然而好端端的喜事却险些变成丧事,留给当事人的是一辈子的伤痛和阴影。

程先生是遵义本地人,他向记者介绍,遵义当地以前为烘托婚礼气氛也仅仅是“闹新房”“闹新娘”,而近几年,年轻人却时兴起“闹新郎”。“并不是新娘家的人来难为新郎,主要都是新郎的朋友们,为了活跃婚礼的气氛,会对新郎设计各种整蛊的游戏,比如会向新郎泼墨水、面粉,会脱光新郎的衣服,或给他穿戴上奇装异服,让他游街等,他们认为这样会给婚礼增加欢乐的元素。”程先生说。

而这样的“低俗婚闹”现象在全国都不同程度存在。“网易数读”根据慧科新闻数据库的一份闹婚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7年我国婚闹现象最严重的省份是山东省,其次是云南、河南等地;婚闹对象最主要是新郎,其次是伴郎、伴娘以及新娘和双方的父母;婚闹的方式最多的是被捆绑辱打和扮丑,其次是被游街、被摸、被迫裸体,此外还有被迫玩低俗游戏、被迫公媳互动、被丢入水里等。

“其实我们当地人对这种低俗的婚闹也非常反感,觉得很不文明,不雅观,很多新郎新娘都不愿意,当地政府也一直在倡议文明闹婚,但还是屡禁不止。”程先生说道。

为何频频“走火入魔”

在我国婚闹习俗中,存在“三日无大小”的说法,即婚闹时可以不分长幼,而婚闹属于群体行为,群体的意识对个体的影响很大,并在个体间的相互刺激下容易发生非理性举动,这使婚闹行为变得相当自由、失去束缚。不论是“闹新娘”还是“闹新郎”,“低俗婚闹”这种群体狂欢行为特别容易失去限制和约束。

而顾忌到人情世故,被闹者往往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即使偶尔有公安部门介入,除非涉及严重人身伤害,否则也是不了了之。例如,2017年发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伴娘被两男子按在车内强行摸胸”事件,事发7天后涉事男子被警方控制,而伴娘因与两男子认识,并不打算追究他们的责任。

“在一些地方,低俗婚闹成为一种‘潜规则’,因为违法成本几乎为零,婚闹者不需承担后果。”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许多婚闹者实际上会借婚闹之机来获得精神上扭曲的愉悦感,满足一些扭曲的需求。他认为,低俗婚闹频发源于婚闹受害者家庭无维权意识,认为大喜之日控告婚闹者,易受到亲友质疑,也源于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当地相关部门对于移风易俗、杜绝婚闹的工作存在盲区,“这些原因都令婚闹者有恃无恐。”

山东青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吕义盛则认为,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婚闹短期内难以消失。适度的“闹婚”可以活跃婚礼气氛、增进嫁娶双方彼此了解,但“闹”的尺度没有统一标准,没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所以很容易“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的婚闹就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不仅仅给受害人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危害,而且对婚闹者而言,婚闹行为一旦涉嫌违法犯罪,自己的人生也会蒙上一层阴影;此外,对于参加婚礼的未成年人,也会树立不好的榜样,严重的低俗婚闹甚至会影响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秩序。

“毫无疑问是违法行为”

“婚闹被视为民间习俗,众人以为这根本不涉及违法或犯罪。实则不然,婚闹应有度,须与传统文化、道德、法律不相冲突。”山东省青岛市检察院检察官张丽娜指出,适度“闹婚”有助于烘托结婚气氛,但打着民间习俗之名,行侮辱、猥亵之实的“低俗婚闹”,不仅与传统文化、道德相悖,还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者刑事责任。

刘俊海也指出,区分婚闹中的个人玩笑行为、社交行为和侵权行为乃至犯罪行为的边界关键在于“度”。这个度在于不能违反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婚礼中,只要违背新郎新娘或男女宾等婚礼参与者的个人意愿,非法触碰他人身体,或是采取言语侮辱、性骚扰等行为,情节轻的构成侵权行为,情节重的构成犯罪。“如男性、公公对新娘及女宾的袭胸行为就已超越道德边界,这就是侵犯人权,侵犯人格尊严。”刘俊海举例说。

“低俗婚闹毫无疑问是违法行为。”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检察官助理张玮将低俗婚闹分为三类。一是调戏侮辱新娘或者伴娘。在张玮看来,女性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而借婚闹之机对新娘或者伴娘轻则调戏、重则侮辱的行为很可能构成强制猥亵罪或者侮辱罪。二是对新郎的脱衣虐打行为。刑法修正案九已经将强制猥亵罪的客体由“妇女、儿童”扩展到了“他人、儿童”,据此判断,对新郎进行脱衣游街等行为,也可能涉嫌强制猥亵罪,而直接以虐打为乐的婚闹行为更涉嫌故意伤害。三是对新人长辈的取闹。有些地方有“闹公公”“闹婆婆”的习俗,热衷于让公婆穿着奇装异服游街示众,这样的行为其实已经影响了社会秩序。

“通观这些低俗婚闹行为,借婚礼大纵其欲,借热闹大逞其能,将他人人格、尊严和身体作为取乐嬉闹的对象,必然触犯法律!”张玮说道。

依法惩治不能手软

那么,在婚闹事件中若出现严重后果,法律责任究竟该如何认定?

吕义盛表示,婚闹者具体要承担何种责任,这还要取决于其具体行为及后果本身。一般情况下,婚闹行为仅仅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那么婚闹者则可能面临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如果同时还给受害者造成财产方面的损害,则会面临民事赔偿责任。

而一旦婚闹中造成严重人身伤害,婚闹者还必须要承担刑事责任。张丽娜表示,在现实案例中大致会涉及两类罪名。“第一类是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例如,在婚闹过程中,若造成伴娘或其他婚礼参与者坠楼重伤或死亡的后果,那么导致该后果发生的行为策划人、积极实施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承担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

“第二类是强制猥亵罪。”2013年,发生在山东省泰安市的一起猥亵伴娘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年9月,16岁女孩高某应朋友之邀充当伴娘。婚礼当天在“闹伴娘”时,高某和另一个伴娘的衣物被七八名男子脱光并实施猥亵行为。此后高某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多次试图自杀,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结果显示,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该案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以强制猥亵妇女罪分别判处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有期徒刑一年不等刑期。

“这些居心不良者,将其无耻行为披上婚闹的外衣,然而婚闹也不是法外之地。”张丽娜补充道,低俗婚闹者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不限于上述情形,须结合具体案情具体分析是否涉嫌犯罪、涉嫌触犯何种罪名。

“既要追究行政处罚责任,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也得追究刑事责任。”刘俊海则将这三种责任概括为“婚闹者法律责任的三颗牙齿。”他表示,一旦婚闹事件发生严重后果,应当严格追究婚闹者的法律责任。除此之外,刘俊海还认为法律应“长出”第四颗“牙齿”,即信用制裁、失信制裁。“应当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于有不良记录的婚闹者,应将其纳入失信黑名单,将其曝光。”

将禁止性条款写入法律

2018年从地方到中央都在积极整治低俗婚闹行为。如2018年8月24日,山东省日照市发布《日照市组织开展遏制恶俗婚闹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方案》,部署进一步遏制低俗婚闹行为。2018年12月,民政部发文要全面推进婚俗改革,要鼓励和推广传统婚礼,积极倡导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反对利用婚姻敛财,抵制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推进社会风气好转。

那么,除此之外,治理低俗婚闹是否可以从法律法规上发力?刘俊海认为,杜绝低俗婚闹要移风易俗,建议出台杜绝婚闹的乡规民约。

“在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的同时,各地从根本上应就移风易俗问题改进治理方式,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抵制当地婚闹恶俗。”刘俊海建议,在各地乡镇组织村委会下,设立“反婚闹理事会”,由村民代表组成理事会,见证婚礼中各种不良行为,如有越界或低俗婚闹的,应及时制止,作出通报批评。

同时,刘俊海还表示,仅靠公安司法机关的治理难以进行有效约束,应当将乡规民约融入核心价值观,各地应当制定出台专门禁止婚闹乱象的乡规民约。此外,要提高婚姻当事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化维权意识。遇到低俗婚闹情况,及时报警,依法采取正当防卫措施。

“但解决低俗婚闹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写入法律。”刘俊海强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应当吸纳婚俗内容,对近些年的婚闹乱象作出禁止性规定,通过发挥法律的引领作用,弘扬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核心价值观。

“法治社会,没有什么可以成为违反法律的挡箭牌。”张玮表示,习俗不能成为违法的抗辩,祝福更不能成为恣意的理由。“谴责千次不如严惩一回。每一次极端婚闹行为被曝光都会受到近乎一致的谴责,但谴责过后非但收效甚微反而愈演愈烈。”张玮认为,脓包不挤不破,低俗婚闹不惩不除,应用法律的严惩为极端婚闹划上休止符。对此,他建议从两方面进行改进。

“一方面,必须破除法不责众的思维。”张玮称,低俗婚闹更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参与者众多。但是参与者众并不意味着集体无责,相反这样的行为越是得不到惩治就越是容易形成恶劣的示范。当法不责众成了哄闹者的挡箭牌,集体成为罪恶的包容器,只会让这种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低俗婚闹是对社会秩序的危害。”张玮表示,有人认为婚礼属于私人范畴,民不举官不究。但是低俗婚闹所伤害的人格尊严却直指社会底线因而具有公共属性,婚闹直接侵犯的是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健康安全,但是其背后却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践踏。张玮强调,特别是在婚闹者往往同当事人熟识甚至有亲戚关系时,被害人更容易碍于亲戚里道而不予追究或者谅解了婚闹者。但是作为公共利益,这些明显触犯刑法的行为却并不因受害者的谅解而自动湮灭,民不举官也要究,而且要一查到底,因为这不是为某一个当事人出气,而是依法严惩实实在在发生的强制猥亵、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等犯罪行为。

“低俗婚闹现象同现代法治文明要求尊重他人的追求存在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现象会逐步消失。”吕义盛认为,若要减少低俗婚闹,首先需从国家与社会的层面着手,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让婚闹者意识到他们眼中所谓的“玩笑”,其实是赤裸裸的违法犯罪行为,需为此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倡导清新婚俗,引导百姓逐渐放弃低俗婚闹陋俗。

来源:检察日报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房屋 土地 自诉 案件 补偿费 债务 当事人 打官司 公司 律师 离婚协议书 债权人 刑事案件 找律师可靠吗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交通 合同 甲方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最低工资标准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鉴定 车祸 债权 补助费 工资 财产 程序 人民法院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