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影响婚姻家庭关系,婚姻中所有的苦,都源于这一点!心理大咖黄启团告诉我们如何破局

时间:2022-10-26 21:05:10来源:法律常识

被采访者:黄启团 文:贾方方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婚姻中所有的苦都源于恐惧


因为害怕被伤害,我们穿上了厚厚的盔甲。


盔甲保护我们的同时,也伤害了伴侣。于是,冷战、争吵接踵而至。自此,两个人躲在盔甲后,失了连接能力,也丢了亲密的可能性


恐惧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在外面的世界,我们有时必须穿上盔甲保护自己。


但是,爱人是陪伴我们一生的人,大家都穿着盔甲,爱从何谈起呢?


亲密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需要勇敢地冒险,试着在爱人面前丢掉盔甲,敞开心扉。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我试着从几个最常见的问题入手,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


倘若有人因此拥有了一点点勇气去冒险,这篇分享都是值得的。


01


盔甲下被压抑的“我”

我们先来看看藏在盔甲下的“我”是怎么对待自己的。


妻子辛辛苦苦策划了一场全家人的国庆游,结果丈夫却说要去陪朋友。妻子的失望和委屈可想而知,但她表现得很平静,温柔地说着:“你同学更重要喽!”“我跟女儿没地方去,就待在家里了!”丈夫听她话里有话,情绪一下就上来了。可不管丈夫如何发脾气,妻子都很克制,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婚姻里,有很多人像这位妻子一样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人和她一样,选择了压抑;有人选择把情绪隔离,变得很冷漠;还有人干脆把情绪忽略掉,用各种方式转移话题,成了所谓的幽默大师。


然而,情绪是一种能量,即便没有表达,也会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丈夫嘴上说着不生气,但话里话外都是对妻子的指责,嗓门震天响。妻子心里有委屈不说,但关门声音很大,给丈夫端杯水都能溅出水花来。还有人一辈子没发过脾气,也没和伴侣拌过嘴,突然有一天,疾病甚至是癌症找上了门。


情绪越压抑,爆发时就越激烈。我把总是压抑情绪的人称为“垃圾人”,因为他们可能大半辈子都是老好人,最后却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彻底爆发,婚姻瞬间陷入无可挽回的境地。如果夫妻两个人都压抑情绪,遭殃的就是孩子了。


为什么我们不敢表达情绪?本质上是因为害怕。害怕表达情绪会引发冲突,会被人嫌弃,会破坏关系……为了防止这些发生,只能选择远离情绪。


有一年我去泰国上课,一个环节是学员们互相按摩,老师要求被服务的一方必须精准地向服务的一方下达指令,比如力道重一点儿或轻一点儿,捏脖子或捶背等。练习结束后,老师让我们分享给出清晰指令后感受到的服务有什么不同。


有两个学员是一对夫妻,妻子分享时泪流满面:“这是我这辈子得到老公对我最好的待遇,结婚20多年来,他从没有像今天这么服务过我。”丈夫很委屈地抢过话筒说:“可是,亲爱的,以前你也没有跟我说啊!这点儿事情,你说了难道我还做不到吗?”


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故事。很多人不愿意或不屑于表达自己的需求,总期待伴侣主动去做。很遗憾,伴侣是另一个人,他不可能完全了解你的需求,即便是你的左手也无法准确地知道右手的想法。


02


盔甲外被忽视的“他”

我们再来看下穿上盔甲的“我”又是如何对待伴侣的。


提起丈夫,妻子哭得稀里哗啦,她说他理智得不像个人。看偶像剧时,她哭得妆都花了,丈夫毫不动容:“那是演给你看的,假的。”逛商场时,她看上了一款戒指,说真好看,丈夫拉起她就走:“好看又不能当饭吃,傻子才会花钱买这种东西。”吵架时,他总能用完美的逻辑和正确的道理把她噎得结结实实……


伴侣无法与自己共情,这是很多夫妻面临的问题。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对伴侣的伤害,也感觉不到伴侣的受伤:妻子已经气得跳脚了,丈夫该干嘛干嘛;丈夫被刻薄的话扎了心,妻子继续甩刀子……两个人就像海水与火焰一样隔离。


人天生是有共情能力的,为什么后来失去了呢?少数和基因有关,更多和成长环境有关,因为受过伤,因为有恐惧。比如曾经遭受暴力、被遗弃、被忽略等。丈夫因家庭原因早早当了家,虽然也有脆弱,但经验告诉他哭是没用的,甚至是有伤害的。于是,他渐渐学会了不流露任何情绪。


而一个不能表达情绪的人,是无法共情别人的。欧洲曾经流行过一种教育方法,把孩子交给佣人教育,不许孩子哭闹,也不许拥抱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受情绪影响,做事也更专注。这批孩子确实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他们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无法理解别人的情绪,大多没朋友、婚姻不幸福甚至没有婚姻。


如果一方缺乏共情能力,另一方就会很痛苦,不停抱怨,冲突不断。如果两个人都缺乏共情能力,也许会少很多冲突,却也少了亲密的可能。冲突是打开关系的大门,敢于冲突,才会有连接,才能更亲密。否则,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过是表面的和谐,遇到重大问题时,很容易分崩离析。


有位妻子在我的课上哭诉,说公司辛苦赚的钱全被丈夫败光了。在妻子的讲述里,丈夫不务正业,整日投机取巧,结果赔了个底儿掉。她说,自己没想到他竟是这样毫无理智、毫不上进的人,当初瞎了眼才会看上他。


丈夫真如妻子所说的这般不堪吗?在丈夫的故事版本里,他出身贫寒,在岳父创办的公司工作,妻子做总经理,他做副总。妻子常常嫌他这不好那不对,别人也怀疑他是靠关系上位的。于是,他试图用高风险投资来证明自己。


事实上,每种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如果我们只看到负面动机,就会和这位妻子一样,对另一半有诸多不满,非但不能让对方有所改变,反而会让其变本加厉。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正面动机,那么就可以用更健康的方式满足对方,他也就不必再做出具有伤害性的行为了。


这位丈夫的正面动机是证明自己,那么,除了做高风险投资,还能怎么做呢?我建议妻子不让丈夫做总公司的副总,而是做分公司的总经理。这样,他就不用应付各种非议,也不用担心因工作和妻子争执,能够心无旁骛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更好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后来,丈夫负责的分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和妻子的关系也变好了。



03


脱掉盔甲,遇见幸福的“我们”

穿上盔甲,本是为了安全,实则危机重重:“我”被压抑,“他”被忽略,“我们”无法亲密,也无法长久。


我们要勇敢地冒险,试着在爱的人面前放下恐惧,脱掉盔甲。具体怎么做呢?


  • 勇敢地呈现问题:呈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首先得承认问题的存在,否则,就会把力气花在掩盖问题上。丈夫瞒着妻子把私房钱借给了妈妈,妻子问他,他撒谎说借给了一位朋友。到了时间,妻子问怎么还没还,他说这个朋友总这样,妻子便质疑他为什么借钱给这种人,他又开始琢磨新的借口……如此下去,双方的隔阂必然越来越大。


如果勇于呈现问题,问题变成了桌面上的事情,也就能解决了。丈夫可以说:“亲爱的,真的对不起,我妈当时需要一笔钱供我弟读书,我怕你担心,又怕你骂我,所以就背着你做了这件事情。现在我弟还没出来工作,这个钱也没法还你,真的不好意思。亲爱的,怎么办啊?”当丈夫这么说了之后,妻子也能够理解:“没事,我就怪你不跟我说,说出来就没事了。”


  • 敞开“我”的脆弱:发出请求,唤醒对方的慈悲


勇敢地呈现问题并非易事,尤其是呈现自己的脆弱,因为这可能会让我们受伤。但我们必须勇敢尝试,因为这是我们要相伴一生的爱人。


妻子让丈夫在他的公司给侄子安排个差事,丈夫知道这孩子好吃懒做,就给他安排了小职员的位置。结果,妻子觉得丈夫不重视自己家人,非要他安排个领导职位,还说如果这点事都办不成,他这个老板就太窝囊了。


但无论是尊严被挑战而暴怒,还是担心婚姻出问题而妥协,其实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这位丈夫可以把自己的无奈、痛苦完完整整地告诉妻子:“亲爱的,你这个要求真的让我很为难。他什么都不干,我就让他当领导,有失公平,无法服众,公司难管。如果我真的这么做了,其实是在害他。万一我的公司关门了,他到别的公司怎么办呢?”只要妻子是爱丈夫的,她就能理解他的无能为力,不再强人所难。


当我们愿意敞开自己的脆弱和痛苦,就会唤醒伴侣的慈悲。


  • 觉察“他”的防御模式:看见对方的痛苦,唤醒自己的慈悲


很多人不敢打开自己,就把矛头指向了伴侣,错误地把伴侣这个人当成了问题所在。妻子总是无底线地付出,然后又无休止地抱怨。丈夫觉得她像个神经质的怨妇,拼命地想躲。可是,他越躲,妻子抱怨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破坏关系的不是人,而是防御模式:讨好。如果这个模式依然存在,解决掉这个问题,还会有下一个问题。


一个人为什么会有防御模式呢?凡是长刺的人,内心都是痛苦的。他一定是有一些无能为力的地方,需要这个刺保护自己。在妻子的经验里,只有讨好别人,才能安全地长大。因为长期压抑,她把对爱的需求全部转嫁到了伴侣身上,对丈夫期待很高。当丈夫不能达到她的预期时,她就会爆发式地讨要。


这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觉察:一个人的行为≠这个人,一个人的模式≠这个人。我们要把人与模式区分开,这样才能看见对方的痛苦,唤醒自己的慈悲,从而和对方一起对抗防御模式这个共同的敌人。


丈夫可以和妻子一起了解她的成长环境、防御模式的养成等,并协商好,当妻子再次出现这种模式时,丈夫要温柔地提醒:“亲爱的,我知道你陷入了讨好的防御模式,可不可以停下来……”在丈夫的理解和包容下,妻子会更愿意放下防御,和丈夫一起改变自己的模式。


记住,伴侣不是我们的敌人,模式才是。


04


学会平衡,“我们”才能更长久


盔甲下,“我”不敢表达情绪,不敢表达需求,无疑太没有自我了。这种模式在传统婚姻中非常常见,这和东方文化的集体主义有很大关系,讲究牺牲小我、顾全大局。


盔甲外,“我”不能够与另一半共情,不能看到他的正面动机,似乎又过于自我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妻出现这样的问题,夫妻一方上过心理课的尤为明显。这和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有很大关系,更多强调自我意识。


关于后面这一点,我想着重说一下。在心理行业做了25年,我发现上完心理学课后,学员的离婚率会大幅提升。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进步了,也希望伴侣来上课。可是,人大多是不愿意改变的,就像有人学习上了瘾,很难让他停下来一样。于是,上过课的人就觉得既然他不能和我同步,就只能离婚了。


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夫妻双方不一定要共同成长,只要有一方成长了,他就能够容得下对方更多的不同,看到对方更多的不易,也能够给到对方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而不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对方。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所以,完全没有自我或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都是不可取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我们要把中国文化和西方心理学融合在一起。


既要提升自我意识,表达自我的情绪和需求,呈现自我的脆弱和痛苦,也要保有大局意识,觉察对方的防御与痛苦,看见对方的正面动机。


如此,“我”才能顺利过渡到“我们”,婚姻才会幸福长久。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